第50章 逛黑市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你咋来了”?田密羞涩地将口罩从耳后取下,露出一张精致的脸,眼里带着甜甜的笑意。
“来看你呀”,周明远将一个布袋递给她,田密顺手接过来。哪知道这么沉,差点全部掉在地上。
“都是啥啊?”
“喂你这个小馋猫的”。
“哼,去值班室坐会?今天我好忙”。
“那就不去了”。
“真不去?”
“哈哈,那还是去吧”!
“我没勉强你哦”,田密扭着小柳腰,周明远跟着去了值班室。
两人不敢大动干戈,浅尝即止。腻歪了一会,周明远约好下班带她去老莫餐厅吃饭,把田密开心的又送上一大波香吻。
下午周明远继续研读病历,越看越有味。各种疑难杂症都不是书本都有的,让他大开眼界。
中途胡大姐来了一趟,给他送了一个病理室资料架的目录。递过来的时候,还在周明远手心里挠了一下,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下班之前,周明远去秦副院长办公室汇报了一下学习情况,老头非常欣慰,没想到他年纪轻轻竟然沉得住气,又语重心长地鼓励了一番。
在医院门口外面,和田密默契地互看了一眼。各自隔着几米远的距离,一路骑行到老莫餐厅(莫斯科餐厅)。
这个时候,还是刚刚试营业阶段,还没有多少人来消费。正式开业是在第二年的十月,作为国庆献礼,展示两个国家的友谊。
层高7米的鎏金穹顶,带着浓厚的苏式风格。规模宏大,400个座位(含12个包间),苏联厨师18人、中国学徒24人。
在蹩脚的俄语交流当中,两人点好菜,交了钱和票(外汇券)。桌上摆着大小碟子,放着刀叉和餐布。
田密新奇地到处打量,兴奋又有点胆怯。
再过几年,等“老莫吃三回,媳妇娶进门”流传开来,你就知道带一个女孩子来这种高档餐厅的杀伤力。在这里求婚成功率超90%,俗称婚恋天花板。
黄油鸡卷 7.20,罐焖牛肉6.80,基辅鸡卷8.50,冷酸鱼3.20,红菜汤0.85,奶油烤杂拌2.50,伏特加4.50/两,一餐消费一个月工资。
这种消费能力和约会代价,打动一个女人那是分分钟的事。这种形式体现在后世,格外具有明显效果。
最先上桌的是一个“苏式社会主义拼盘”(土豆沙拉+红肠),周明远解释了一下,然后两人小口小口地吃起来。
“你怎么会俄语的呀?”
这年代会外语,那是被人当做真正的知识分子,特别让人崇拜与尊敬。
“我看的书,然后和厂里翻译学了一下口语”。
轧钢厂有2名翻译,专门负责机械资料和老大哥派来的专家进行工作翻译。周明远经李怀德的牵线认识,在办公室跟他们瞎聊了几次,对于口语掌握基本驾轻就熟。
“你真厉害”。
“这有什么,我厉害的地方多着呢”
“你......”
两人浓情蜜意地吃完晚饭,周明远骑车送田密回了家,在离家还有几百米远的地方就不舍的告了个别。
有些规则,两人都很默契地遵守,谁也不想互相破坏。
周明远骑车回95号大院的时候,路过不远的黑市,趁时间还早,好奇地就想去逛一逛。在路口交了1角钱,周明远拿出块手绢系在脸上,跟一个西部牛仔一样。这也是防止被人认识,恶意举报。
昏暗的街道两侧,都是摆摊的,卖粮食、卖鸡鸭鱼肉、卖票、卖草药的......就像赶大集,非常热闹。不过没有吆喝声音,砍价都是比划手指。
这种私下交易属于“投机倒把”,严重的错误行为,一旦现场抓获,没收、罚款、坐牢、开除公职。买的、卖的人都是提心吊胆,随时要做好撤退的准备。
转了一大圈,没看到什么稀奇玩意儿。到了一个摆些旧物件的摊位,周明远蹲下身子仔细瞧了瞧,用跟着二娘学习《鉴宝》的知识,才发现这是几个宫里出来的把件。
“这多少钱?”
“120元”。
周明远起身就走,这尼玛才几十年的小玩意,把他当傻子。
“别,你倒是还价啊”
“10元”
“啊,哪有你这样还价的”。
“10元卖不卖吧”?
“30元,这可是稀罕的物件”。
“8元,不卖就拉倒”。
“哎,咋这么急呢,行吧,给你”,这老头子一脸无奈,生怕8元都没人买。好歹也要开个张,赚两个中间费。“我说,有好货,不知道有没有兴趣?”
“哦,什么好货?”
“你跟我来”,看这买主虽杀价厉害,但一身装扮和气度甚是不凡。如今这年代,有闲钱买这种东西的,那都是不一般的人。
周明远没有任何担心,跟着就往胡同里面走。那老头带着又拐了两个口子,有规律地敲了几下门环,小门打开就出来一个彪形大汉,长着一脸络腮胡子。
“六爷,有人来看货”。
“老规矩,先交50”。
老头就跟周明远解释起来,原来这叫验身,证明有这个购买能力,才有资格进门验货。不然就会被人怀疑是摸底的,或者是来搅局的。做这一行,谨慎无比。
周明远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大黑,数了五张给老头。老头转交给看门大汉,然后就被领着进了前院的一间正房。
正房中央一张大桌,坐着三个人,坐在正位的是一个留着八字小胡须的一个中年胖子,眼睛贼溜溜地打量着进来的周明远。
“陈爷,我带人来瞧货”,老头满是恭敬。
“行,你去吧”。老头点头就出去了。
这叫陈爷的起身拱了拱手:“这位爷,不知道想要点什么?”
“那就看你们有什么值得我要的”。
“嚯,口气不小。走,带你掌掌眼”。然后出门领着周明远往后院走去,后面跟着两个跟班。
等进屋关了门,点燃煤油灯,屋内几个大货架,上面摆了一些玉石物件、瓷器、卷轴、首饰、兵器、香水、香烟、白酒,还有几个大箱子。
周明远一样一样地仔细观看,挑了几幅书画、一对瓷器、一些首饰。
陈爷看这人胃口挺大,开口试探道:“这位爷,您手上这些家伙什可不便宜。”
“哦,说说,多少钱?”
“这位爷,您挑的可都是我这儿的上等货色。这是王X之的字、这幅画可是徐X鸿大师的、这对瓷器可是宋代的,还有这些首饰是宫里皇后娘娘御用的,加起来最少得2000元”。
“1000元卖不卖?”
“哟,这位爷怎么说的,这货可都是无价之宝。如果你有“黄鱼”(金条)咱还可以打个8折,这是我最实在的价了”。
周明远两世为人,对于这些东西并不是太看重,但能淘一些东西留给子孙也是好的,将来也不用去做牛马。
其实在这个票证时代,很多东西有价无市,黄金就是民间隐秘的硬通货。现在黄金是1两=31.25克(旧制16两=1斤),官方标价105元,1两金≈3个月工资(工人月均工资约35元)。但黑市溢价能达到官价200%,150-200元之间。
其实这个特殊的时期,很多遗留下来的旗人、落魄贵族,就靠甩卖家里的古董来买粮过活。1克黄金在黑市换得20斤粮票,1对耳环(10克)能换得3支进口青霉素,可见这时候的黄金还是非常值钱的。
作为后世来的周明远,也曾看过龙国用128吨黄金向瑞士秘密购买精密机床的秘闻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