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秦淮如进城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周家妹子,你们太客气了。淮如能嫁到周家,是她沾光了。”


    “亲家,我们肯定把淮如当女儿养,你们尽管放心。只是小远请假来提亲,明天还要上班,就来不及办酒,让淮如受委屈了”。


    “哎哟喂,亲家,心意我们都感受到了。这么厚重的彩礼,我们秦家八辈子都享受不尽。小远工作要紧,不用费力了”。


    秦老汉安排老婆子和弟媳妇一起去做饭。让亲家母、女婿吃餐饭,淮如再跟去城里扯证,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周明远提着几个布袋子,招呼秦淮如和岳母去了里屋。掏出20斤细粮、30斤粗粮、2斤红糖、20个鸡蛋......


    把两母女看的瞠目结舌、惊喜连连。这周明远的手笔,不止是秦家在村里大大的露脸,更让秦淮如感受到了男人对自己的看重。


    等周明远出去找自行车放袋子,秦母拉着秦淮如的手,就低声的交代:“乖女,你可是好命,这小远是个顶尖的好男人。以后,你可要勤快着点,把男人伺候好喽。下班回来前,准备热茶热饭,晚上温柔点、主动点,让他知道你的好,哈哈......我跟你说”


    这秦母越说越低,秦淮如越听越脸红,两母女一阵嘀咕,才拿着些吃食出来做饭。


    晌午饭整了一大桌菜(这个年代农村平时一天两顿饭,半上午一餐稀的,半下午一餐干的),基本上都是周明远带来的。


    村长、秦家一个族中长辈、淮如二叔一家人(原剧秦京茹父亲一家人)作陪。


    秦二叔的女儿秦京茹,典型的美人胚子,周明远暗自感叹秦家的基因是真的好。


    秦京茹眨巴着大眼睛,满是羡慕地看看她姐,一会又偷瞄一下这个姐夫。心里想着,以后也要嫁到城里,找一个姐夫这么好看又有钱的人。


    周明远塞了一把奶糖给秦京茹,让这小妮子有空来四九城她姐姐住。


    秦二婶在灶屋里帮着做饭,不停地嘱咐大侄女,以后在城里帮秦京茹也介绍个好人家。


    人逢喜事精神爽,秦淮如的脸上就没停止过笑容,时不时的去看那手表。这做梦都没这么想过,居然还能带上这么贵重的手表。


    周明远给几个爷们每人发了一包大前门,又拿出两瓶二锅头上桌。这些人乐得咧着大嘴直笑,毫不吝啬的夸起了这母子俩。


    好烟好酒,好饭好菜,一个个地吃的满嘴流油。


    秦老汉今天是风光无限,婚嫁的规格已经达到了这个年代的天花板,超过了城里大部分家庭水平。


    在村里人无比羡慕的恭维声中,秦老汉一家人将周明远三人送出去好远。秦母拉着秦淮如的手,再三交代早点怀个娃。


    这么远的路程,几人也不能腿着去。周明远让秦淮如坐在前面大杠上,二娘坐后面。秦淮如就像是靠在周明远的怀里,耳边传来热烈的阳刚之气,酥酥麻麻,身体软得像一只小虾米。


    周明远今天格外精神,轻松地驮着两人就到了南锣鼓巷街道办。


    王淑梅见周明远来了,忙招呼起来。昨天他娘俩给的布袋子,可惊喜了一晚上。


    “小远来了,这是......”


    “王主任,这是我养母柳疏桐,这是我对象秦淮如。”


    “没人叫王姨。”王淑梅嗔怪道。


    几人连忙互相寒暄,王淑梅更是喜欢这对好看的婆媳。


    周明远把来扯结婚证的事一说,王淑梅喜笑颜开,恭喜了一番。周明远顺手就将一袋奶糖放在了办公桌上。


    另外又提了一小袋子水果糖,跟着王淑梅去另外办公室办证,给其他办公人员都分了几颗糖。


    “王姨,每次来都给您添麻烦,让您受累了”。


    “哎哟喂,还客气上啦。小远,我们进去说几回话”。


    “好”。


    王淑梅刚还开心的笑容,进屋就有点沉重,压着嗓子把情况说了一遍。


    原来今年大旱,各地产粮稀少,相比往年更加惨淡。刚刚接到通知,城里马上开始实行城市户口定量定额限购粮食,分配生活物资。那许多群体将会出现非常困难的窘境。


    特别是伤残军人无法劳动工作的;烈士遗孀年龄大的或遗属未成年的;孤寡老人......


    还有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城市户口,但拖家带口人员多的。比如闫埠贵这类,就他一个人有工作,全家6口人吃他一个人的定量。缺口大了,有钱去黑市高价买粮,没钱等下个月的份额。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就是接下来几年的主旋律。


    “王姨,如果只是照顾这些特殊困难的家庭,咱们街道一个月需要多少粮食?”


    “我统计了一下,有18户32人,按一人20斤粮食,一个月得最少600来斤”。


    “王姨,我想想办法,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但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


    “小远,你尽管说”。


    “这缺粮可能不是这一会的事,我能想办法为街道办做点事,但不想被任何人知道。否则,各种领导来找我,我哪个也得罪不起,还要承担风险”。


    “嗯,小远你放心,王姨以人格担保,此事你知我知。不能让你为街道作贡献,还得担惊受怕,这不是寒了你的心嘛”。


    “王姨,我先去联络,给我一点时间准备”。


    “好,小远,王姨真不知道怎么谢你,可帮了我大忙”。


    “你不是让我叫姨了吗?还生分啦?哈哈”


    “行,好小子,那我不跟你客气了”。口里虽然这么说,但心里确实感激。这种难题,城里哪个单位都没有解决的法子。


    “王姨,今天我结婚,虽不办酒,但也要有个简单的仪式。您要不嫌弃,等会来我家吃个便饭,也算是请您这个领导做个见证”。


    “好,没问题,等会我就来”。卸下这个心病,王淑梅如沐春风,眉眼含笑地将一家三口送出了街道办。


    “二娘,淮如,这就是95号大院,走,我们进去”。


    今天刚好周六,这门神闫埠贵就守在院门口。


    “三大爷,今天休息啊”。


    “哦,是小远啊,昨天我和那些老嫂子们可把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辛苦了您,来抽根烟。这是我养母柳疏桐,这是我爱人秦淮如,刚刚办的证”。


    “好,好,恭喜小远。这结婚大事,是不是在院里摆几桌啊?”闫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一脸期待的望着周明远。


    哼,这三大爷,无论大小事,都能找到机会算计。要是摆酒,一家六口送个一两角钱,那就赚大发了。


    “三大爷,我前天才刚参加工作,还没有领工资呢。您要方便,借我个二三十元?”


    闫埠贵这时就傻楞了,这你结婚办酒,怎么还有我的事呢。再说才第二天见面,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没那么熟吧。


    “哈哈,小远,莫说笑了。三大爷那点工资,一家人吃嚼都不够,哪有余钱哟,爱莫能助啊!”


    “呵呵,行呢,回见”。


    这老抠搜,只有以牙还牙才能治伏。想白吃白喝,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