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们的路还长着呢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今天早上发现了开窍丹的妙用,周明远打算这两天,好好做个读书郎,把二娘房里的书籍来个大扫荡。


    这么多年,柳疏桐收集到的书,可以说是左图右史、名目繁多。天文、地理、医药、律法、诗经、传记、哲学、书画、音乐、机械、佛经、道经、测字、命相、鉴宝......


    虽然周明远有一些先知的优势,但用后世的话来说,人还要有深度、厚度、广度。


    只有涉猎广泛、才情出众、智慧超群,才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高级人才,占据一席之地,才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善,去吧,等会给你沏茶来”。作为严母和先生,二娘柳疏桐看到周明远能主动学习着实欣慰。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武双全、诗书济世、耕读传家。


    最开始,周明远是慢慢阅读,读着读着就一目十行,再后来就是直接翻页了。


    柳疏桐看着是皱眉蹙眼,不可思议。她最讲究的是研读,而不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还特意拿起周明远翻过的书进行抽查、提问。


    但周明远除了能够倒背如流以外,理解的层次和讲解的思想,包含了前人的智慧,又有个人的体会和想法。这让柳疏桐叹为观止、匪夷所思。


    难道真如大姐秦红英说的那样,这周明远大病一场开窍了。


    虽说每一本书的每一个字都在脑海里复制粘贴,但理解和应用还有待实践。除了每天不停的阅览,最多的时间就是和二娘进行探讨、辩论、反思。


    到后面几天,周明远引经据典、博古论今,甚至用一些后世的哲学与观点进行交流,反而让柳疏桐受到很大的启发,更是感慨周明远思想的博大和志气的宏大。


    除了知识的丰富和见解的深入,周明远一直比较遗憾的书法、绘画更是有了大家风范。用柳疏桐的话说就是登堂入室、自成一派。


    “远哥,远哥”,一阵喊声打断了周明远的思绪。


    从二娘房里出来,就见自己的死党张铁柱手提一条3斤多的鲫鱼站在院里。


    “远哥,今天我来蹭饭了”。


    “呵呵,河里捞的吗?”


    “嗯,我也不会做,拿来给你补补,你身体好点了吗?”。


    听到院里说话的声音,小娘白月薇摇曳着身姿就出来了,“哟,铁柱来了”


    “嗯,小娘”


    比周明远小1个月的张铁柱,满脸红得跟猴子屁股一样。


    白月薇是肤如凝脂、明眸皓齿、千娇百媚、天生尤物。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老少通杀。何况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


    但铁柱只有那种仰视的羞涩,并没有任何的亵渎。这也是白月薇喜欢这个孩子的原因。


    小娘接过铁柱手的鱼,交待在这吃饭,就去了灶屋。


    “嗯,身子好多了。嗳,你这几天还去赶山吗?”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大前门就丢给了了铁柱。


    “哟,这可稀罕,我尝尝”。铁柱也不客气,两人是从小玩到大的死党。


    偷看寡妇洗澡、摸人家树上的枣子、打邻村的孩子......两人是并肩战斗、同甘共苦的铁杆兄弟,可以说是共裤连裆。


    “老爷子身体怎样?等会带一碗饭菜回去。”


    “嗯,还行,打我可不含糊,哈哈”。


    这张铁柱也是可怜的,据他爷爷说,他父母是在赶集的时候,被逃难的官兵打死了。张老爷子心灰意冷,带着14岁的铁柱就来柳村安了家。


    因为与周明远同龄,又同病相怜无父无母,两人就成了铁杆兄弟。


    张铁柱在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对大娘三人也格外的尊敬。只要上山打了野味、下河捞了鱼虾,总要送一份过来孝敬。


    哥俩聊得火热朝天,大娘也从外头回来了,铁柱忙起身跟大娘招呼。


    “大娘,你回来啦。正好,哥,铁柱哥,小娘说可以吃饭了”。巧儿蹦蹦跳跳的从屋内出来招呼着众人。


    这巧儿才在这住下几天,脸上开始有了肉,稍显圆嘟嘟的脸蛋看起来非常可爱。发黄的头发渐渐有了黑色的光泽,二娘给剪了个齐耳的短发,妥妥的樱桃小丸子。


    饭桌上,趁一家人都在,周明远跟大伙说了打算明天去四九城一趟,给黄玉妍还自行车,也顺便看看有没有工作的消息。


    “小远哥,你要去四九城工作了吗?”


    “八字还没一撇呢”。


    兄弟能去城里工作,张铁柱替他开心。但担心以后很难再在一起了,心里有说不出的失落。


    “兄弟,我们的路还长着呢!”周明远也看出了铁柱的心思,眼下暂时没有路子。但将来给兄弟谋份活还是问题不大,就只能这么说了。


    “呵呵,小远哥,哪怕讨饭,我都愿意跟着你”。张铁柱不傻,听话听音,就知道这兄弟,不会把他丢下。


    “对了,你家里还有存货吗?”


    “还有一些,袍子、野猪肉、野鸡啥的”。


    “你等我一会”。周明远去里屋拿出两个大布袋,把大米、面粉、猪肉、白糖、罐头、二锅头都装了一些,又带上给张老爷子的饭,和铁柱回了家。


    “老爷子,吃饭吧,你大孙子钓的鱼,给你留了一大块”。周明远端着碗,就给张老爷子放在了炕桌上,又从袋子里摸出来一瓶二锅头倒上。


    “老爷子,有鱼有酒,你可把身体养好咯,你大孙子还等着你给他娶媳妇,哈哈哈”。


    张老爷子也是豁达之人,性格开朗,把周明远当亲孙子一样看待。“好,你们要是娶了媳妇,生下重孙子,那我就是死了,也知足啦!”


    张老爷子抿着小酒,跟周明远有一句没一句的闲扯。张铁柱拿着家伙什去地窖装野货。


    “老爷子,今儿个我可是来打秋风的,把咱家的野货拿去城里走动一下”。


    “行啊,这有什么可说的”。


    “老爷子,你可真大方,局气”。


    “呵呵,你又不是胡来的孩子,肯定是有用处。咱只要有,你尽管拿”。别说这张老爷子不是一般的敞亮,这些肉食可够一家人过冬的。


    能这么不问缘由的爽快拿出来,不是一般的心性,也足以看出,张老爷子与周明远之间的情分。


    “行了,老爷子,您慢慢喝,颠了”。周明远接过铁柱的两个大布袋,手上提一个,背上扛一个,打声招呼就回了家。


    等把布袋子放好,接过巧儿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和手。巧儿又拿着个罐子,用筷子夹了一点东西往周明远口里喂。


    “这是小娘做的酱菜,好好吃,哥,你尝尝”。


    “嗯,嗳,好吃”,周明远咂吧着嘴,一脸的陶醉。别说,小娘这手艺真是没得说。能把大白菜做成酸中带甜,那是真的开胃。


    “好了,留着裹馒头吃”,周明远揉了揉巧儿的脑袋,去找午睡的小娘。


    走进小娘的房间,周明远也侧卧在白月薇身边。拿起她柔软的长发,对着小娘高耸的鼻孔,轻轻的来回扫荡。


    “啪”,小娘顺手就是一巴掌,将恶作剧的周明远打开,“臭小子,我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