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以后哥养你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一行三人回到家里。放下巧儿,周明远停好自行车,开始解开绳结,卸下几个布袋子。“大娘,这可都是好东西,先弄进去再说”。
大娘满脸好奇,也不再问,一手提着一个布袋就往房里走,“老二、老三,把油灯点上,小远回来了”。
“嚯,这都是什么呀?小远,这小女娃是谁呢?”随着这欢喜又清脆的声音响起,小娘白月薇就从房里跑了出来,没有一点二娘柳疏桐的温婉恬静。
“总算回来了。儿在外,母担忧。小远,下次尽量早些回来”。二娘柳疏桐这时也迎出门来,脚步略显急促,但拍着胸脯,义正严辞。
“好了好了,老三快去做饭,让我儿好好歇歇”。得,护食的大娘打岔道。在她眼里,这儿子就没有任何的不是。
但她也不跟二娘针锋相对,因为这柳疏桐才是这一家最具权威、最高地位的人物。
周明远知道,这三个奶娘都是打心眼里疼她的,只是这三人出身、性格、经历不同,对自己的关爱方式不一样。
就说大娘秦红英,哪有她说的那么轻松简单,不然为何站在村口,翘首以盼的等着他。虽是满嘴唠叨,但没有一句埋怨他的话。对周明远来说,大娘就是慈母。
二娘柳疏桐出自官宦之家,自小受到的都是儒家礼仪,言行举止一派严谨。又是周明远的教习先生,更是严师的做法,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可以说,二娘就是严母。
小娘白月薇天生的性格大大咧咧,不受礼法约束,表达感情最是爱憎分明。对周明远,没有大娘二娘那么界限明显的母子关系,但又不缺乏感情的深厚。确切点的说有姐弟之间的亲情,又有犹如爱人的依赖。
“小娘,等会”。周明远从感慨中回过神来,急忙拉住去做饭的白月薇,从布袋里开始拿东西,“,拿这些煮点大米饭,嗯,做个红烧肉,炖个大白菜,下个猪肝汤,咱们娘儿几个也开下荤,哈哈”。
看着周明远掏出来的东西,把三个奶娘惊得目瞪口呆。三张美若桃花的俏脸,既有激动的红晕,又有诧异的发白。
一旁的巧儿满嘴流着哈喇子,猪肉、猪肝、面粉、大米、盐、糖......房里除了吞咽的口水,鸦雀无声。
别说,这些物资确实惊世骇俗。在这样一个乡下农村,没人见过这么丰厚的东西。就算过年,全村凑在一块也没有这么多、这么齐全。
“小远,财不外露、怀璧其罪的道理你是懂得的。快,我去锁门,大姐,你们赶紧把这些东西藏好咯”。
到底是二娘柳疏桐这种底蕴深厚的官宦小姐,见过世面,深谙人性。最先反应过来后,抬脚到外屋,把大门从里栓好,还拿了根大柴棍把木栓顶住。
等大娘和周明远在地窖里、床底下、屋檐下,林林总总的把东西藏好,小娘和二娘也把饭菜做好端上了桌。
别说,这菜香味,闻着都能让人陶醉,小巧儿更是垂涎欲滴。在这家里,做饭弄菜历来都是小娘的专利。
不是因为年纪最小,而是听二娘说,小娘做姨太太的时候,为了讨好地主老财,跟着府里的一个主厨学了一手好厨艺,南北菜式样样精通。
只是自从来到柳村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她的用武之地。不过,一些野菜、棒子面,都能千方百计做出点花样。
“来,今晚咱也喝回酒”。周明远拿着两瓶酒坐上了桌。
“儿,我喝二锅头,你们喝那什么汾酒”。大娘是练武之人,性子暴烈,所以还是喜欢二锅头的辣劲。
“嗯,这汾酒就我们喝了。二娘小娘可不是一般人,不是好酒,怕是辣嗓子,喝不下去,哈哈”。
“去你的,散装地瓜酒、高粱酒,我以前也是喝过的。”小娘白月薇翻着一双大白眼,拿起汾酒就往碗里倒。
别说,这白月薇曾经做过姨太太,高档酒也是喝过的,更不要说官宦小姐二娘柳疏桐。
“巧儿,你别吃这么急。你先就着猪肝汤,泡着米饭慢慢吃”。不同于巧儿着急忙慌的狼吞虎咽,大娘几个一脸的镇定淡然。
虽然好多年了,家里没有过这么丰盛的吃食。但他们这会更想知道的是,这周明远就一天的时间,怎么能折腾出这么多稀罕物来。几人既有欣喜,又有担忧,生怕他投机倒把,不走正途。
“来,咱娘儿几个碰个杯,先吃口菜,我给你们好好交代。不然,你们都吃不安心”。周明远看大娘几人的神情,心里知道他们的担心和疑虑。
不待大娘几个问话,就提杯喝了一口酒,开始慢慢的把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一讲来。当然,有些物资购买淘换的,模糊不清的带了一嘴。不然,有些东西较真起来,几张嘴也说不清出处。
等周明远把这些事情讲完,饭也吃得差不多了。
“嗝儿,那黄玉妍是不是以身相许了”?小娘白月薇打着饱嗝,起身收拾碗筷,横着眼睛戏谑道。
“咳咳,小娘,没那事”。
“自古英雄救美,儿女情长的也不是没有”。大娘也是曾经的江湖儿女,这番话不难理解,言辞之间有一些对儿子的骄傲,甚至是得意。
“小远,拔刀相助要量力而行,以后要注意自身安危。另外,与这玉妍姑娘要平等相处,绝不能挟恩图报。不然,有失侠义,成了小人”。
二娘柳疏桐心里虽是欣慰周明远的义举,但更多的是为周明远的为人和品行考虑。
周明远颔首答应,看着冰清玉洁的美二娘道:“二娘,这巧儿妹子是个可怜人,家里以后也不缺口吃的,咱就把她养着,你看行吗?“
“嗯,可以。等会你拿点东西去老村长家走一趟。让他开个介绍信和情况说明,等明天去乡上治保委,把她的户口记在咱名下,免得言不正名不顺”。
为什么找二娘说这事,是因为这家里的大事,历来都是二娘做主决断,毕竟学识、见地、才能都摆在这。
虽是家里的老二,但自古都是能者为先、达者为师,二娘才是家里的主心骨。就连大娘秦红英一个武人,都对她有些发怵。
“巧儿,以后哥养你,你愿不愿意?”
“哥,我,我愿意,呜呜呜”,巧儿噙着泪花,把头埋在周明远怀里。
这一刻,她是真的开心。从此以后有了家,再也不用四处流浪,天天饿得发昏。
“老三,你带丫头去洗漱一下”。大娘点着头对白月薇吩咐道。
白月薇拉起巧儿往自己房间走去,心里就瞎琢磨,该不是臭小子弄来个童养媳吧?
“二娘,今天弄回来的布匹,拿出来都做一身衣裳,巧儿妹子那身真是破烂不堪了”。
“好,你先去老村长家跑一趟”,拉起周明远的手去往存放东西的内屋,“我跟你合计下带哪些东西”。
别说,这二娘的小手居然嫩滑滑的,完全不像一个乡下干活的农家妇女。
又想起收养巧儿的事,这陈家的族人该不会闹什么幺蛾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