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今年的目标,一万亩
作品:《边疆部队大院来了个资本家娇小姐》 营部作为指挥中心,任务就是要保障这场轰轰烈烈的开荒大会战。
此时的营部会议室,灯火通明,墙上挂满了地图。
烟雾缭绕中,周营长、新来的卢教导员、还有各连连长、机耕连和基建连的负责人,一个个脸色凝重,正开着“开荒作战会议”。
这新来的教导员卢成昆,是个四十多岁的老兵,接了之前那位张教导员的位子。他往桌子前一坐,气场就不一样,开口就是一记重锤。
“同志们!”卢成昆声音洪亮,压过了所有人的窃窃私语,“今年,师部给我们三营下了死命令——必须完成新增一万亩耕地的硬任务!”
“啥?!”
“一万亩?!”
底下瞬间炸了锅,连长们全都猛地抬起头,眼珠子瞪得溜圆。
去年,全营上下豁出老命,带足了机械才开了三千亩!累得人仰马翻!
今年倒好,指标直接翻了两番!这不是要人命吗?
虽说三营比去年多来了了几百个知青,但那些城里来的娃,是出了名的身娇体弱,镐子都拿不起来,指望他们完成目标明显不可能。
连长们最清楚一线的劳动力,听到上面下了不切实际的指标,个个愁眉不展。
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卢成昆表情严肃,冷硬地说:“这是领导们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这个指标,是要向首长表明,我们兵团屯垦戍边的决心和功劳!”
这话一出,谁还敢吭声?
周营长一直沉默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他的表情。
直到卢成昆的话音落下,他才把烟头在烟灰缸里用力摁灭。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后勤李股长的脸上。
“李股长,”周营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稳,“今年的春播种子,备齐了吗?”
李股长立刻站起来,脸上愁云密布:“报告营长,出事了!之前几个连队闹情绪,有人偷偷把仓库里的麦种给泼了水,发霉了一大半!现在全营拢共凑出来的好种子,只够种六千亩地,还差着四千亩的口粮呢!”
“什么?!”
“种子被毁了?!”
“这帮败家玩意儿!”
会议室里再次响起一片倒吸冷气和低声的咒骂。
种子是庄稼人的命,更是兵团人的命根子!这比直接打他们一顿还狠!
卢成昆的脸色也变得极其难看,这节骨眼上出这种事,简直是打他的脸。
周营长却像是没听见这些骚动,他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他顿了顿,目光再次变得锐利起来,“卢教导员传达的师部指标,是‘一万亩’,是命令,是军令!我们三营的战士,没有完不成的任务!”
他先给卢成昆戴了顶高帽,让卢成昆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紧接着,话锋一转:
“但是,”周营长加重了语气,“打仗不能光靠喊口号,得有枪有炮!种子就是我们的‘炮弹’。现在‘炮弹’不够,我总不能让战士们拿着空枪去冲锋吧?”
他站起身,双手撑在桌子上,身体微微前倾,气场全开。
“所以,这件事,我周某人会亲自去师部汇报!把我们的困难,把种子被毁的实情,原原本本地向上级反映!请求师部,要么给我们补齐种子,要么,允许我们实事求是,调整今年的开荒计划!”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表明了坚决执行上级命令的态度,又把完不成任务的皮球,踢给了种子不足这个客观现实。
底下的连长们听完,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一半。
营长这是在给他们争取活路啊!虽然一万亩的大山还压在头上,但至少,给开了一个活口。
卢成昆虽然心里不痛快,觉得周营长这是在变相地讨价还价,但周营长说的句句在理,他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只能绷着脸,闷哼一声,算是默认。
周营长见状,不再看他,而是目光如炬地扫向所有人,声音陡然拔高:
“都听好了!不管最后指标是多少,活儿,一刻都不能停!机耕连,给我把拖拉机开到最硬的地上去!基建连,水渠、道路,给我连夜抢修!各连队,从现在起,给我拿出‘与天争时’的劲头来!谁要是敢掉链子,别怪我周某人的军法无情!”
“是!”
“保证完成任务!”
震天的吼声在会议室里回荡。
周营长继续有条不紊的布置着工作,
“这次大会战一共四十五天时间,春分前,所有土地必须完成粗平;清明前,水渠必须通水;谷雨前,必须全部完成播种!”
“后勤,保障要到位,战士们吃什么、用什么,不能出一点岔子!卫生所,组织医疗队下地巡诊,广播站,把宣传搞起来,把战士们的士气给我鼓起来!”
一场围绕着“一万亩”的硬仗,就在这紧张、压抑又充满干劲的气氛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散会后,连长们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彼此都无心打招呼,着急忙慌的就要往回赶。
李峰从后勤领了一批新镐子,扛在肩上,却感觉有一座大山压在心头。
他脚步匆匆地离开了营部,甚至没来得及去看一眼顾清如、周红梅这些老七连们。
分到连队一千多亩的指标压下来,他知道,每一分每一秒,都耽误不起。
营部开会的同时,卫生所也正在开会。
冯所没回来,由陈老代为开了一个简短而严肃的“战前动员会”。
“同志们,这次开荒,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打仗,我们的战场,不在荒地上,而是全营上千号战士的健康。我们的任务,就是守住他们的健康。”
“大会战期间,我们的工作分两块,一是保持营部坐诊,解决干部、机耕连、基建连的日常伤病。”
“二是下连队巡诊!这是重中之重!顾清如,你们几个年轻人,要背上药箱,定期去各个农业连队的开荒现场。哪里最苦,哪里最累,你们就要去哪里!”
陈老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一个圈在最北边的几个连队,另一个圈在了营部周围。
他指着第一个圈,“人员分配上,顾清如你有自行车,李三才体力好,你们倆一组,负责距离远的连队。”
“至于营部大本营,由郭庆仪和蒋文娟负责,这里同样重要。”
“是!”四个人齐声应和。
陈老分工的时候,顾清如仔细留意了一下地图,看到劳改农场开荒的范围也在她负责的圈里,心下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