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面圣

作品:《笼鹤槛花

    “之后你是什么打算?”


    等把梅瑾萱送走,楚清怡重新回到灵堂,脑袋里回想的还是这句话。


    什么打算?


    她还能有什么打算,当然是继续进行之前的计划。


    楚清安用自己的命给她铺了路,就算前方有刀山火海她也要走下去,让宁安侯府走下去。


    楚清怡从怀中掏出一张叠得整齐,雪白柔软,可以透出背面清隽字迹的纸张。


    这是一封信,一封墨迹还很新的信。


    她站在灵堂的门口,小心又用力的捏着这信,深吸一口气,抬头看着弯成一线的月牙。


    古人都喜欢用月亮来表达思念,团圆。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是啊,就因为世间万物流转,诞生又消亡,唯有这轮明月常挂高空,亘古不变,静默看着那些悲欢离合,所以才有此意象吧。


    而这小小的宁安侯府,虽然没有经历沧海桑田那样长远的时间,但这段沧海一粟的短暂时光,也被头上那明月静默的照耀着。


    白练一样的月光打在楚清怡的身上,仿佛昔日的景象都被月亮记录下来,此时又被它投射回这一方天地。


    “春天快到了,来一人一支桃花簪。”


    温柔的女声在这院中响起。


    楚清怡循着声音看过去,就看到一个穿着鹅黄裙子,笑容温婉的女人。


    她手里拿着三个略有不同的做成桃枝样式的绒花簪子,正分给身前三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


    “那我要这个开得最大的!”


    个头最高的女孩率先伸手。


    没想到她身边的女孩,在她说完竟也去抢同一支。


    “我也要这个!”


    个高的女孩眼疾手快,把簪子拿在手里:“我先挑的,就是我的。”


    另一个女孩根本不听,霸道地抬手就去抢:“我就要这个!”


    手里还拿着两只簪子的女人,无奈地打圆场:“好了,言儿,就把东西让给妹妹吧。”


    “我不!”女孩拒绝:“她说要我就得给,凭什么?惯得她!”


    女人生气,竖起眉目:“你说得什么话!?”


    屋内走出一个雪青色衣裙的女人,听到女人的骂声,笑着劝道:“嫂嫂,本来就是安儿不对,怎么还骂上言儿了?”


    抢东西的女孩一听,急了,对着雪青衣裙的女人抱怨地叫了一声:“娘!”


    高个女孩更得意了,对着身边人做了个鬼脸,一溜烟跑进了屋。


    气得抢东西的女孩尖叫一声:“楚清言!”


    随后,一提裙摆也追了上去。


    楚清怡的视线追随着女孩的背影,望进屋里。


    三个长相有些相似,都很英武的男人正坐在桌前饮酒。


    两个小女孩跑到他们身边,围着桌子追逐着。


    高个女孩,还想后面挑衅地喊:“还追我啊!小短腿!哈哈哈,你追不上!“


    气得后面人哇哇直叫。


    正在这时,面容最年轻,也最显俊美白净的男人突然一伸脚,正好把跑过来的高个女孩绊了个踉跄,差点跪到地上。


    ”三叔!“


    高个女孩稳住身体,恼怒地叫了一声。


    使坏的男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哈哈大笑起来。


    这么一耽误,身后的女孩赶上,伸手就抓高个女孩手里的东西。


    高个女孩机敏一转身,再次跑出屋子。


    喝酒的另外两个成年男人看够了热闹,文雅一点地说:”言儿,安儿,小心点,别摔着。“


    年纪最长地则喊道:“安儿,跑快点!大伯支持你,给那丫头一个教训!”


    引得跑在前面的女孩,回头大喊:“老头,闭嘴!”


    这两个如蝴蝶般轻盈灵巧的身影,一路穿过庭院,一前一后的来到楚清怡的眼前。


    楚清怡下意识地想要伸手去牵住他们。


    但是她俩却绕过她的身体,从她身侧跑了过去。


    楚清怡跟随着她们回头。


    呼……


    一阵风刮过,那些欢笑人影全部消失,在楚清怡眼前的还是那个昏暗的,挂着白幡挽联,纸钱飘洒的灵堂。


    没有别人了,只剩下她一个。


    看着那些被风吹散一地的纸钱,楚清怡才猛然记起——今天,是楚清言的头七。


    而今天,也是楚清安的忌日。


    黄沙断戟旌旗破,太平康衢浸红痕。


    高堂晓月今犹在,故人头七葬新坟。


    楚清怡呆立着,盯着灵堂里那个大大的奠字,许久没有动弹。


    二月的晚风已经带上


    暖意,但是吹在楚清怡身上,却让她骨栗心寒。


    ......


    三天之后,楚清怡如约,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走进皇城大门。


    因为递上的帖子只说,请求面见帝王。


    所以皇帝没有太正式,就在两仪殿里接见了她。


    楚清怡到底是一介妇人,还与乐阳伯府有婚约,为了避嫌,梅瑾萱陪侍在帝王左右。


    其实看到楚清怡求见的帖子,李惑就有些猜测。


    他认为,楚清怡是为了齐阳侯府的事来的。他也做好了,重罚齐阳侯府,补偿楚家的准备。


    可没想到,楚清怡跨入两仪殿得见龙颜,怀里竟还抱着婴儿。


    李惑自认见识广博,也不禁愣了一下。


    很快他反应过来,心里对这个婴儿的身份有了八成把握。


    果然,楚清怡行礼叩见之后,也不起身,就跪在地上,低头恭敬陈述:


    “这孩子,是我兄长宁安侯的遗腹子。他母亲是从小服侍宁安侯的婢女,因宁安侯未曾大婚,所以没有抬房。宁安侯重伤,得陛下恩准回京养病,这才也跟着回来。当时就已经有七个月的身孕了。幸得上天怜见,如今瓜熟落地,诞下麟儿,终于使宁安侯府香火延承。”


    楚清怡说了一大堆,但是李惑并不接话。就摩挲着沉香木椅子上的雕龙扶手,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梅瑾萱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


    楚清怡吞咽了下口水,无声的压力让她额头留下冷汗,膝盖也微微抖动起来。


    就在她几乎要跪不住的时候,皇帝终于说话了:


    “你今天来,是想让朕把爵位赐给这个孩子?”


    温和冷静的声音,好像很亲切。但却让楚清怡的汗得更多了。


    她脑袋里飞快闪过梅瑾萱嘱咐她的话——


    陛下不喜欢别人对他耍心眼,更不喜欢别人要挟他。所以,他要是问你,是不是想让孩子袭爵,你就大方承认,也不要多提什么。楚家的功绩,没有人比陛下更清楚。如果他愿意顾念,那不用你说,他自然会表现出宽容。你提了,反而不美。


    楚清安咬咬牙,破釜沉舟地回答:“是。民女是想请求陛下,让这孩子继承宁安侯爵位。”


    话落,殿内再次沉寂无声。


    咚咚咚……


    楚清怡都能听到自己胸腔里疯狂跳动的声音。


    她感觉有什么就堵在她的喉咙口,这安静再持续一会她就得吐出来。


    紧张得吐出来。


    幸好,梅瑾萱解救了她。


    梅瑾萱没说话,只是捧起茶盏喝了一口。把那白玉盖子放回杯身上的时候力道有点重,发出清脆的铛得一声。


    有了声响,让楚清怡觉得好受了一点。也吸引了李惑的注意力。


    眉目精致秀美的帝王,斜目瞥向穿着宝蓝底镶银绣福运莲花长裙端坐的女人,她自然地把茶盏放回身边方几,好像刚刚那一声根本不是她故意的。


    李惑心里本就疑惑,此时还有什么不懂。


    他似笑非笑地看向梅瑾萱问:“贵妃之前就知道此事?”


    梅瑾萱直视那双似乎时刻都在泛着潋滟秋波的桃花眼,坦诚不讳地说:“知道。”


    她转头看向楚清怡:“之前楚三姑娘进宫就跟我提过这事。说她心里恐慌,自从宁安侯离世后就有许多人在侯府外窥探,前几天还抓了好几个孙家的仆人,在侯府门前大摇大摆地探听消息。要臣妾说,宁安侯府世代为国尽忠,这样做法的确令人心寒。”


    李惑抓住重点:“孙家?”


    梅瑾萱对他妩媚一笑:“对,就是陛下心里想的那个孙家。云麾将军,孙威。”


    李惑神色不变,但是如果细看就会发觉,他眼中的笑意已经没有了。


    梅瑾萱拂了拂自己发鬓:“其实不光臣妾知道,我看这宫外的事,贤妃妹妹比臣妾知道得更多呢。前几天,贤妃不还特意到玉竹阁等陛下么?臣妾斗胆一猜,定是跟陛下说了孙将军。”


    梅瑾萱再次去看李惑的眼睛,今日画得鲜嫩的嘴唇,却如林中蝮蛇,对外吐着毒液:“她无非就是那么几句话,说孙将军为人愚笨,但却忠心。呵……依臣妾看,他家下人都敢打着贤妃名号,在外面对侯府张牙舞爪,的确愚不可及。不过,忠心嘛……”


    她的话顿了顿,说出四个字:“犹未可知。”


    梅瑾萱能够感受到,李惑审视的目光正在打量着她。但她却一点不怕。


    天地为鉴,她可没有暗中打探皇帝言行。


    不过是,这两人携手同行的第二天,满宫都传遍了,贤妃将要复宠的消息。


    至


    于形容孙将军的话……


    那就更好猜了。夸武将无非就那几个词,将心比心,换做是梅瑾萱,她也那么夸。


    梅瑾萱坦荡荡地微笑。她可以感受到,李惑内心正在变化。


    这证明了,她的确逐个击破之前贤妃的设计,她的话压过了贤妃的话,在李惑的心里占了上风。


    不过李惑,也不是那么好掌控的。


    就算梅瑾萱在这边几乎剥夺了孙威介入赤北军的机会,但是李惑也没有松口就让楚清怡带来的孩子袭爵。


    毕竟,除了孙威还有很多选择不是吗?


    之前楚清怡在承乾宫里大点兵,其他六家也都上书隐晦表达过自己的心思。


    李惑不再去看梅瑾萱,转而对着楚清怡柔声开口:


    “你先起来吧。宁安侯一爵,事关重大,还需慎重处理。”


    随后,李惑对着刘宁海吩咐:“传兵部尚书胡重山,骠骑将军顾准,辅国大将军陆永生,镇军大将军周怀远,怀化将军吴乾,归德将军卢广安,沛国公,安定侯,平阳侯,乐阳伯,新阳伯,到两仪殿议事。”


    听到没有孙威,梅瑾萱还问了一句:“陛下,不传孙将军吗?”


    李惑斜眸看她。


    梅瑾萱甜甜地说:“臣妾就是觉得,贤妃妹妹辛苦一场,让她白忙总是不好。”


    李惑没说话,凝神打量着梅瑾萱。


    他知道,她肯定是不想让贤妃和孙家如愿的。但是她究竟心里打着什么算盘,李惑却是不能第一时间猜测出来。


    梅瑾萱双手托起李惑的茶盏,捧到他的面前。


    李惑挑了下眉毛,笑了一声,单手接过。


    他就看看,她到底要搞什么鬼。


    李惑:“传,云麾将军,孙威。”


    刘宁海:“是。”


    其实梅瑾萱在听到“乐阳伯”的时候,心里对宁安侯之事就有了六成把握。


    而现在,孙威也按照计划来了,她心里的成算更多了两分。


    剩下两分,便要看上天的旨意了。


    梅瑾萱想着站起身。


    她对着李惑躬身告退:“臣妾最近偶感风寒,是时候回去吃药,就不打扰陛下议事了。”


    李惑点头。


    后宫不得干政,梅瑾萱的确不能再留。但是听说她病了,李惑还是多问了一句:“宣过太医了吗?可严重?”


    梅瑾萱对着李惑眨了眨眼:“陛下看臣妾就知道了,不严重。已经让齐居正看过,陛下放心。”


    李惑颔首。


    梅瑾萱在路过楚清怡身边时,特意停下,询问李惑:


    “陛下,这孩子刚出生不久,恐怕不适合久待在这大殿里。而且,一会儿陛下与众位大臣商议国事,孩子若是哭闹起来,也是打扰。不如,让臣妾把他带回承乾宫悉心照料。”


    李惑倒不在意一个孩子,况且梅瑾萱说得有理,便欣然应允。


    梅瑾萱弯下腰,去接楚清怡怀中的孩子,正好楚清怡抬头,两人对上眼睛,梅瑾萱对她眨了一下眼。


    梅瑾萱抱稳孩子,直起身:


    “陛下,不如臣妾再叫一个太医,给这孩子检查一下可好?臣妾想着,这孩子母亲之前一直在那西北苦寒之地,后来又经历变故,不知会不会留下什么隐患。不管能不能袭爵,这孩子毕竟也是宁安侯血脉,还是稳妥一些,也不辜负陛下与宁安侯君臣一场。”


    对此,李惑也没有意见。很是大方地吩咐:“叫齐居正和徐锐去承乾宫。”


    徐锐,小儿科的翘楚。


    梅瑾萱盈盈一拜:“谢陛下。”


    梅瑾萱利落走了。衣摆擦过还跪在地上的楚清怡,留下一阵梨花香气。


    楚清怡侧头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心里知道,刚才那一大番话,其实是在提醒她。


    不然以梅瑾萱的身份,想传太医哪还用陛下首肯。


    她又想起楚清安死的那天夜里,梅瑾萱临走前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