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6 章 复试

作品:《科举兴家:带着全家改换门庭

    直到第二日清晨,窗外的阳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落在脸上,他才缓缓睁开眼。


    伸了个懒腰,昨日的疲惫竟消散了大半。


    胳膊腿也不酸了,只觉得浑身轻快,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顾远山坐起身,听见院子里传来顾三水和张大娘说话的声音,意识渐渐回笼。


    他穿好鞋袜,这才往外走去。


    ……


    “小山子,你醒了?”顾三水见状,赶忙上前探了探他的额头,见没发热,才放下心来。


    天知道,昨日见着儿子回来那副疲惫模样,他心里多么焦急。


    不过是去一日,精神就如此萎靡了。


    这还不算,这今日还得去考。


    这着实让顾三水提心吊胆,生怕儿子像先前的顾远丰一样,一病不起。


    可顾远山第二日还要考试,顾三水便也不敢多言。


    半夜,他还去顾远山屋里悄悄看了两次,见顾远山睡得香甜,也没有发热的迹象,才稍稍放下心来。


    如今瞧见顾远山精神抖擞,人也恢复了往日的正常,顾三水一直担心的那颗心才终于松懈下来。


    ……


    “阿爹,我没事,我感觉好很多了。”顾远山抿唇笑了笑。


    他也不知道昨日这是怎么了,突然就感觉很疲惫,只希望赶紧睡上一觉。


    原先还有些担心会病倒,谁知睡一觉,已经好多了。


    “好了就成,好了就成。”顾三水呢喃着,催促他赶紧去吃饭,等会儿还得去考场考试呢。


    顾远山点头应是,这才进了灶房吃饭。


    灶房里弥漫着淡淡的米香。


    桌上摆着一盆舀出来的白粥,一小碟酱菜,还有四个水煮蛋。


    那白粥熬得浓稠软糯,米粒在碗中舒展成一朵朵小花。


    入口顺滑,带着谷物特有的清甜,从舌尖一路暖到胃里。


    一小碟酱菜被切成细丝,整齐地码在盘中,颜色鲜亮。


    夹一筷入口,咸香中带着微甜和一丝爽脆,恰好中和了粥的清淡,让人胃口大开。


    两个水煮蛋刚剥好,蛋白洁白如玉,蛋黄呈诱人的金黄色。


    轻轻咬一口,蛋白细腻弹滑,蛋黄则粉糯香甜,带着恰到好处的油气,为这顿清淡的早餐增添了几分醇厚。


    这顿简单的早餐,虽没有晚上的大鱼大肉,却十分清爽。


    顾远山胃口大开,连喝了两大碗白粥,才作罢。


    ……


    等他吃得差不多了,沈叶初才出来。


    他眼底下满是青黑,哈欠连天,瞧着该是没睡好。


    想来也是昨日累着了。


    两人简单打了声招呼,顾远山就起身去收拾考篮了。


    其实考篮也不需要怎么收拾,将今日需要的饭食和水放进去,再检查一遍用具就行。


    ……


    待准备妥当,一行四人又朝着考棚出发了。


    经过官差的严格搜查,顾远山提着考篮,攥紧衣裳带子,往考舍里走。


    望着澄澈的天,顾远山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将昨日收起来的雨膜给拿了出来。


    虽然昨日没有下雨,今日的天气瞧着也比昨日的好一些,但万一下雨,他的辛苦就白费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


    还是将雨膜给搭建好,才安心。


    说干就干。


    顾远山麻溜将雨膜给搭建好,又将考篮给披上一层油布,这彻底安心。


    外面巡逻的官差见了,也只是顿了顿脚就离开,并未多加阻拦。


    本来号舍里搭建雨膜的人就少,如今大家瞧见顾远山搭了,便也有效仿的,纷纷动起手来。


    当然,也有一些不信邪的,暗暗骂了声儿“多此一举”,便安静待考。


    其中,坐在顾远山左侧的仁兄便是其中一位。


    看着隔壁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考舍,他撇了撇嘴,又翻了个白眼。


    昨日那样阴沉的天气都不会下雨,今日这样好,又怎么会下雨。


    隔壁怕不是个傻的吧?


    想着想着,他又露出一丝笑来。


    傻的好啊……傻的就不会和他争抢院试的名额了!


    顾远山可不知道隔壁考舍的兄弟内心戏这么足,他搭建好了雨膜,便安心等着官差入场。


    ……


    今日的复试,要考的是四书一篇,策论一篇,再加上律法两道,最后,竟还有一小段默写《孝经》的题。


    《孝经》的题不多,也就写个两百多字。


    对于重新温习过的顾远山来说,这是送分题。


    但对于许多不是今年考上童生的考生来说,他们看着眼前出现的《孝经》题,已经懵了。


    毕竟《孝经》已经许久未曾出现在科举上了。


    除了今年参加了县试、府试的学子知晓,他们有些可能会关注府试的诗题,但大多数还是只研究院试的题型的。


    这次院试上千人,里面三十几个是今年参加府试的学子,有一些是主动了解过相关考题的,其余的大部分人,可都不知道科举的题型变了的。


    只此一题,便又能刷下来一大批考生。


    对此,顾远山自是庆幸的。


    虽说这道题分数不高,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他就稀罕这些唾手可得的分数!


    ……


    四书考的是《中庸》里面的片段,难度中等,和昨日两篇比起来,不算啥。


    顾远山顺利答完,又将两道律法和《孝经》题给写完,这才看向那道策论题。


    “肉刑之刑惨也,后世悯其体肤之断而去之。然罪有大于髡、黥者,遂无等以处置,一加而至于死。於戏!断者诚不可续,较死不犹近轻乎?若是变肉刑之惨而反重之,岂法之得就惨与重,奚适为可?”


    此题目聚焦肉刑制度,思考废除肉刑后对于某些罪行的量刑是否过重,让考生探讨肉刑存废与刑罚轻重的合理设置。


    也是一道不常见的题。


    看来云梦县的题型到底是落后的。


    顾远山暗暗叹了口气。


    在云梦县,除了方佑程会带着他们更加深入地探讨各种关于策论的问题,孙秀才和钟秀才出的题,不是关于求学,就是关于民生,都是科举的高频考点。


    可出了云梦县,来了德安府,顾远山才发现,科举的策论题,早已不只是局限于民生、求学了……


    从府试的士大夫行为,到今日院试的刑罚轻重探讨,都是之前不曾想过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