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清积雪
作品:《我在七十年代当咸鱼》 清妍也不想那些了,走一步看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想多了,也没用。
马上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孩子们缠着大人要新衣服,要鞭炮,要头绳。
大队广播通知了,明天要开始清路上的积雪了。清理从二道沟大队到五林公社路上的雪。
前一阵,大雪封路,牛车都走不了。
临近过年了,大伙都想着去公社买点年货。
这次清雪活动,除了上了岁数的老人和年纪小的孩子,都要参加。
钟大夫留在队上,清妍跟着去清雪。
早上吃得饱饱的,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棉手套,清妍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
“陈清妍,你这捂的也太严实了,离老远看,还以为是大狗熊呢。”
余庆林在村口看见陈清妍她们一行人,嘴欠的说了一句。
“捂这么严实你都能认出来,余庆林,你眼神真好使。”
清妍可不管那些,不捂严实了,冻得可是自己。
“各组点名,看看谁还没到。”
余队长的话,在二道沟大队还是很好使的。
各组统计好人数,大伙拿着工具,开始干活。
二道沟大队周围还有三道岭大队,三棵树大队和鱼脊岭大队。
其中鱼脊岭大队在最里面,路最不好,也是最穷的大队。
这次清雪活动,四个大队一起行动。
先把各大队自己的那段清理出来,在一起清理去公社那段。
清妍她们知青分在一起了,十个人,各自拿着工具,开干。
几百人一起出动,扬面还是很震撼的。
十个八个人一组,负责一段路。
也不复杂,只需要把道路上的积雪清走,清到道两边就行。
路上的积雪都到了膝盖,深的地方甚至都到了腰。
清妍拿着木掀,奋力的撮着雪。现在铁器也紧张,村里的铁锹数量有限,不能人手一把。
“清妍,你怎么样,冷不冷?”
红姐本以为这样的天气在外面扫雪会冻得够呛,没想到,干起活来,还真不冷。
“红姐,我不冷。你呢?”
“我也不冷,活动起来以后,身体反而热乎了。”
“咱们平时不怎么出来,总感觉会很冷。不过,干完活,得回去喝碗姜汤,不然容易受寒。”
这才开始,体力还很足。干到下午,体力下降,身体里的热量也减少,被风一吹,很容易感冒。
“妈呀,好凉,好凉……”
“唉呀,嫂子,对不住了,对不住了,没看清……”
有人不小心,把雪扬到别人脖子里去了。
这么多人一起干活,一些小事故,避免不了。
不过,都是一些小插曲,没什么大事。
清妍她们分的这段路还算不错,离村子不远,积雪没那么厚。
男知青用锹把最上面的那层被风吹硬的雪层铲走,其他人拿着木掀,簸箕等工具把下面的雪撮走。
人多力量大,路上的积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清理干净。
在没有铲雪机,没有各种机械设备的帮助下,看着人工一锹,一铲,一簸箕的干着,能有这样的速度,可见这时候的人们,劳动力是真的强。
“大家加把劲,前面马上要和三棵树大队,三道岭大队汇合了,咱们不能被比下去。”
民兵队的罗队长嗓门大,这嗷唠一嗓子,估计其他两个大队的人都听见了。
清妍隐约听见东西两个方向传来的喊声,具体喊的什么,没听清。
“罗队长,咱们二道沟大队啥时候被比下去过。”
“就是,咱们二道沟大队别的没有,能干的人最多。”
“二道沟的老少爷们,抡起膀子,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真爷们!”
……
一群大老爷们,口号喊的震天响,震得道路两旁树上的积雪都洋洋洒洒的落了下来。
“女同志们,领导人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咱们也不能落后是不是?”
妇女主任张英子也喊了一声。
“那是,咱们二道沟大队的妇女能顶半边天,能干得很。”
“大姑娘,小媳妇们,加油了!”
经过两位村干部的激情动员,刚刚还有些萎靡的社员,又充满了激情。
干了半天活计,清理干净的路段差不多有七八里路了,大伙都有点累了,也饿了。
“老罗,你这嗓门能把老虎吓跑,离老远就听你嚎嚎。”
“好像你嗓门小似的。废话少说,赶紧干活,早干完早回家。”
“老罗嗓门大,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行了,咱们赶紧干,完事了回家吃饭。”
三个大队的民兵队长碰头,相互寒暄两句,就开始安排人干活。
三个大队的人加起来可不少,感觉乌泱泱的都是人脑袋。
清妍也看见了其他两个大队的知青,郑向前他们都认识,相互寒暄两句。清妍和红姐没有往前凑,继续清雪。
鱼脊岭大队的人还没到,应该是他们自己的那段路还没清完。
三个大队,千八百人凑在一起干活,扬面热闹的很。
都是十里八乡的乡亲,彼此都认识。
这三个大队,都有迎来嫁娶,很多人细数下来,都是姻亲。
你家女儿嫁给他家儿子,他家侄子娶了你家外甥女的……
男人们边干活边说今年的收成,说山上雪大,有没有弄到野鸡,野兔,傻狍子什么的。
妇女们离得近,话题不在乎儿女嫁娶,婆媳妯娌关系,反正能说的很多。
年轻的大姑娘,小伙子们,你偷瞄我一眼,我偷看你一下的,都没闲着。
这样热闹的扬景,几十年以后很难看见了。
那时候,大家都忙忙碌碌,低头生活。
低头看手机,低头走路,不喜欢和人接触。
年轻的人不想结婚,结了婚的也不想生孩子,宁愿养一条狗儿子,猫闺女的。
清妍的情绪也被感染了,刚才还有些疲惫的身体,仿佛被注入了能量,又有力气了。
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十多里路的积雪被清理干净了。
虽然还有一些零星的雪沫,但是,不影响牛车通行,步行的话,也不那么费劲了。
而且,还有一种交通工具可以通行了,那就是马爬犁。
清妍第一次见马爬犁的时候,还挺惊讶的。
二道沟大队有马她知道,也见过,还坐过马车。
但是,这马爬犁,她还是第一次见。
没有轱辘的物件要怎么前行,清妍没见过。
后来,才明白,爬犁下面装有铁条或者光滑的硬木,可以让其很好的在冰面或雪地滑行。
而且,做爬犁的木料都是硬度很强的榆木或柞木。
南北的地域差异,生活环境,习惯的不同,造就了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