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有所耳闻
作品:《我在七十年代当咸鱼》 “奶奶,咱们队上又来新知青了?”
“嗯呐,来了四个。怎么,你碰见了?”
“碰见什么了?”
余婶子喂完猪进来,没听清老儿子和他奶奶说的什么?
“庆林问是不是来新知青,我问他是不是碰到了?”
余奶奶看着老孙子吃饭,也没忘了回答儿媳妇的问题。
“庆林,你碰见哪个知青了?”
庆林喜欢去河里游水,那边离知青点近。
“我也不知道是谁,一个小丫头片子,看上去十四五岁的样子,长得倒是挺白。坐在河边哭鼻子,还挺好笑的!”
余庆林现在想起那个小丫头片子红红的鼻头,还想笑。
“什么小丫头片子,你这嘴怎么说不出好话。
你说的应该是清妍,小圆脸,圆眼睛,看着显小。
人家就比你小两岁,挺懂事的一个孩子,你下次见到她,别又嘴欠,听没听到?”
清妍应该是累狠了,第一次割麦子,手上一定会起泡。
“看着不像十七岁了,哭的可伤心了,鼻子通红,哈哈……”
看着哈哈大笑的儿子,余婶子瞪了一眼,使劲往他后背上拍了他一巴掌。
“唉呀我的娘啊,我是你亲生的吗,拍的这么使劲。”
“亲生的,奶奶亲自接生的。”
余老太太看着庆林刷宝,也跟着凑趣。 他家庆林多好,从小就活泛,只要他在家,家里就热热闹闹的。
余大队长要是听见老娘这样说,指定站出来反驳,那是热闹吗,那是鸡飞狗跳。
余庆林吃完饭,把饭碗刷干净,就回屋了。
这次抓到的野猪,队里会给记工分,还能奖励几块钱。
不过,他也不差这几块钱,这几年,他偷偷卖猎物,也攒了一些。
不过,这是他的私房钱,谁也不知道。
现在,家里没分家,他可不能拿出来。不是他小气,兄弟姐妹多的家庭,谁能不为自己考虑。
他大哥跟着他爹处理队上的事情,有时候,也会有入账,他可没交工。
二哥在部队,每个月会往家寄十块钱,其他的就没了。
三哥腿不好,做木工,偶尔也有进账,他也留着呢。
所以,他自己挣的钱,当然也自己留着。而且,要是他爹知道他偷偷卖猎物,那不得扒了他的皮。
余庆林不愿意上工,累得要死,挣的工分也换不来多少钱。
他也知道,队里婶子大娘看不上他,觉得他好吃懒做,不是养家的货。
他根本不在意,愿意说啥说啥,他也不会少了一块肉。
至于影响找对象,他更不担心,就他们附近的姑娘,他还没相中呢。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一通,困了,睡觉,明天还要干活呢。
麦收的关键时刻,他不会偷懒,这点轻重他还是知道的。
至于那个白白净净的小丫头片子,余庆林笑过也就忘了。
清妍呢,跑回家属院,先把衣服搭在院子里的晒衣杆上,顺便缓缓。刚才跑的有点快,气喘吁吁的。
不过,那个小年轻嘴可真毒。
虽然长得不错,身材也挺好,但是,不会说话,也是一大缺点。
芯子是老阿姨的清妍不会像这时代的小姑娘那样,看见光着膀子的男人就害羞的不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人也不例外,谁不喜欢好看的景色呢。
“嘶……”
一不小心,又碰破一个血泡,清妍疼的直咧嘴。
幸好,二道沟大队比较人性化,干多少活拿多少工分。
不然,就清妍一整天都落在最后,其他人一定不乐意的。
“红姐,你手起没起泡?我这有药水,涂上一点。”
再一次感谢奶奶,想的真周到,帮她准备了常用的药。
“我也起了两个泡,破了,真挺疼。
谢谢清妍,又沾你光了。”
钱小红已经不羡慕了,羡慕不过来,清妍的家人是真的心疼她,准备的东西真齐全。
“红姐你也很照顾我啊,快来,我给你涂。”
曾经干了一辈子护士,涂个药,还是手到擒来的。
“希望明天会好一点,我感觉自己的腰都要折了。”
清妍躺在炕上,热乎的炕真舒服,热点也能忍受。
一觉到天亮,清妍她们吃了早饭,一路小跑着去了扬院。
“庆哥,咱们今天挨着知青点的人,正好看看新来的知青长什么样?”
“大军,你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怎么总惦记女人?你看咱们庆哥都不着急,你着什么急?”
杨树踢了高大军一脚,这小子,从小就喜欢往小姑娘身边凑,长大了,也那德行。
“杨哥,我什么时候说看姑娘了,新来的知青,也有男的。”
高大军挺委屈的,他喜欢看好看的姑娘,只是看,又没做什么坏事。
“行了,你俩嘚啵起来没完了,一会又被点名批评了。”
余庆林已经看见昨晚的那个小丫头了,怎么看,都不像十七岁了。
庆哥发话了,高大军和杨树都闭嘴了,利索的挥舞着镰刀,赶紧割麦子。
他们虽然不喜欢干活,不代表他们不会干活。
从小在村里长大,哪有真不会干活的。
没一会,三人就割了一大片,捆好的麦子已经有不少了。
“庆哥,歇会,喝口水。”
高大军渴了,拿过自己的水壶,咕咚咕咚喝了个痛快。
这水壶还是庆哥帮他们换的,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虽然是旧的,但是用着方便。
“庆哥,你看那个知青,一直在干活,就是这速度太慢了。
她看起来没多大,怎么就来下乡了呢?”
杨树看着一直落在最后的那个小知青,一直没停,就是速度上不来。
“管那么多干什么,干你的活得了。”
余庆林能没看见吗,那个小丫头一直落后。
“得了,咱们庆哥发话了,赶紧干活。”
三人又弯腰割麦子,动作那叫一个快。
快中午的时候,牛车过来了,大伙把上午割下来的麦子装车,拉去扬院。
这一片都割完了,就剩清妍前面的一趟了。
牛车有限,装不了那么多,剩下的,其他人挑着,抱着,往扬院送。
“你这速度,是不想下工了?”
余庆林去撒了一泡尿,回来以后,地里就剩小知青一个人了,还有一趟没割完的麦子。
“你是余婶子的儿子?”
清妍刚才听老知青聊天说了,那三个人,最高的就是余队长家好吃懒做的小儿子。
“怎么,想套近乎,让我帮你割麦子?”
“哪有,只是听他们说你是余队长家的小儿子。”
大队长口中的瘪犊子,清妍对这句话印象深刻。
“让开一点,别挡害。”
余庆林昨天听他娘话里话外的,挺稀罕这小丫头的。
这么一趟麦子,够她割到下午的了。
余庆林唰唰……麦子迅速的被割了下来。清妍松了一口气,她真害怕自己一个人留在这割麦子。
有人帮忙,她也不能待着,拿起旁边的草葽子捆麦子。
余庆林割完麦子,也帮着捆麦子。
没一会,所有的麦子都捆好了。
“行了,把这些送到扬院就完事了。”
余庆林拿起扁担,一边挑起几捆麦子,走在前面。
清妍抱着剩下的两捆麦子,踉踉跄跄的跟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