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遇上陈娣
作品:《翻译穿越八零,携混混老公致富》 他们将大大小小的包裹和箱子搬上三轮车,送走了陈青峰和陈长河。
陈映雪跟着爸妈,一身轻什么都没拿,只是甩着双手,悠然自得地来了火车站。
到了火车站,人山人海,嘈杂声充斥着整个候车大厅。
人们手中提着大包小包,艰难地在人群中穿梭,寻找自己的车次。
三人却像没事人一样,两手空空,轻松地挤过人群,登上了绿皮火车。
火车上更是拥挤不堪,过道上堆满了各种包包和行李,连站脚的地方都几乎没有。
他们三人却毫不费力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火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伴随着窗外的雪景,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温馨。
陈映雪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体验到春运的热闹。
与前世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前世的她是个孤儿,每逢春节。
她只能独自一人,随便吃点东西打发时间。
而现在,她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兄弟姐妹相伴,还有许多朋友。
尽管火车里有些拥挤,空气也不太好,但陈映雪并不在意。
她享受这样的日子,觉得这样的生活才是真实而充实的。
四个小时的车程在不知不觉中过去,火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陈映雪和家人一起走下火车,迎接他们的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三人下站的地方是希图镇,再坐半个小时的牛车,就可以到石磨村。
陈爱民对这条路非常熟悉,他轻车熟路地领着媳妇儿和闺女。
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牛车停放的地方。
“老根叔,身体硬朗不?”陈爱民老远就看到了陈老根,热情地打招呼。
陈老根正坐在牛车上,看到陈爱民一家三口走过来。
赶忙从车上跳了下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哎呀,爱民啊,我好着呢,你们这是回村?”
陈爱民从兜里掏出两根烟,一根递给陈老根,一根自己叼在嘴里,然后熟练地给陈老根点上。
两人蹲在地上,一边抽烟,一边闲聊起来。
“嗯,牛车得什么时候能走啊?”陈爱民吐出一口烟,看着陈老根问道。
陈老根稀罕地抽着烟,回答:
“还得一会儿呢,估计得十点吧。”
白海霞站在一旁,看着陈爱民和陈老根聊得热火朝天,心里不禁有些无奈。
她觉得这两个大男人一聊起天来就没完没了。
于是她决定领着闺女去附近的国营饭店吃点东西。
大早上起来,白海霞就只喝了点稀粥,现在确实有些饿了。
国营饭店里人也不少,白海霞和陈映雪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空位坐下。
白海霞看着菜单,点了几样家常菜,有红烧肉、炒青菜和西红柿鸡蛋汤。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饭菜就被端了上来,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陈映雪尝了一口,味道还真不错。
就在陈映雪准备继续吃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声响。
她抬头一看,只见对面有两个人正缓缓地坐了下来。
“堂姐,你们也回村?”
陈映雪定睛一看,原来是陈娣和赵万贯。
她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陈娣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自己回村也就罢了,怎么还把赵万贯也给带上了?
她就不怕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和指指点点吗?
毕竟大过年的,谁也不想闹得不愉快。
陈映雪决定不去理会他们,继续埋头吃饭。
白海霞却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是啊,你们也回村吗?”
陈娣似乎并没有察觉到陈映雪的冷淡,反而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回应:
“是啊,我和万贯打算回村好好过个年呢。”
陈映雪听了这话,心里暗自冷笑。
这赵万贯都快 50 岁的人了,有什么好得意的?
赵万贯的目光还一直落在自己身上,让她感到十分不舒服。
赵万贯看看陈映雪,再看看陈娣,跟她堂姐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美女。
陈娣的目光落在了陈映雪面前的饭菜上,她撇了撇嘴,阴阳怪气地说:
“哟,堂姐吃的还挺丰盛呢。”
白海霞赶紧打圆扬:
“都是些家常菜,你们吃了没?也点点。”
陈娣哼了一声,“我们自然是吃过了,比这可好多了。”
正说着,饭店老板走了过来,“你们这桌的账结一下。”
白海霞赶紧掏钱,陈娣却突然站起来。
“这顿饭我们请了,就当是给堂姐一家接风了。”
赵万贯赶紧付了账,陈映雪心里明白,陈娣这是故意显摆。
付完账,陈娣又开始阴阳怪气。
“堂姐,这人生在世,找个有钱的,比什么都重要。
你看你长的再好看有什么用?你那工作是体面,可赚不了几个钱,有什么用?”
陈映雪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我自会做好自己的事,不像有些人,尽做些让人笑话的事。”
陈娣脸色一变,刚想发作,赵万贯赶紧拉住她。
“大过年的和气重要。”说完,拉着陈娣匆匆离开了。
这个陈娣真是给别人做小三,做出优越感来了。
白海霞吃完饭,又去打包了六个肉包子,准备给陈爱民和老根叔垫垫肚子。
陈映雪和白海霞吃完饭后,便回到牛车旁,白海霞把包子递给了陈爱民。
陈爱民接过包子,分给陈老根三个,笑着说:
“老根叔,尝尝这包子,味道不错。”
陈老根接过包子,咬了一口赞道:
“嗯,这肉香十足,好吃。”
这时,陈娣和赵万贯也慢悠悠地走了过来。
陈娣看到他们在吃包子,又开始酸溜溜地说:
“哟,吃包子呢,这能吃饱吗?”
真是倒了血霉了,走哪儿都能遇见她。
赵万贯则在一旁假笑着,陈映雪懒得理她,转头对陈老根说:
“老根叔,这雪下了这么久,村里路还好走不?”
陈老根摆摆手,“放心吧,村里前两天刚组织人清了路,能走。”
说话间,时间到了十点,大家纷纷上了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