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 章 外商

作品:《翻译穿越八零,携混混老公致富

    陈爱民和白海霞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疲惫写在脸上。


    姐弟三人早已煮好了挂面,每人碗里还卧着一个香喷喷的鸡蛋。


    看到父母归来,陈晓林急忙起身,快步走进厨房。


    又为他们煮了两碗热气腾腾的挂面。


    从老家回来,他们乘坐客车颠簸了整整四个小时,此时早已饥肠辘辘。


    陈映雪和楚铮姐弟俩迫不及待地将陆家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讲给陈爸陈妈听。


    两人嘴里含着面条,眼睛瞪得浑圆,满脸惊愕地问道:


    “所以说,陈娣最后真的嫁给了陆坤?”


    “嗯,结婚证都领了,估计陆家今晚就要分家!”


    陈爱民和白海霞听后,震惊得合不拢嘴。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平日里与自家闺女一起玩耍的国玲玲,竟然会和陆鸣搅和在一起。


    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隔壁的国婶儿是白海霞的好友,她肯定会去询问这件事吧?果不其然,白海霞忧心忡忡地问道:


    “你国婶儿知道这事儿后,没被气坏吧?”


    “妈,您又不是不了解国叔国婶儿,重男轻女。


    只要彩礼给得足够多,他们应该不至于气坏。”


    楚铮抢先开口,撇撇嘴很是不屑。


    白海霞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感慨万千,然后抬起头,一脸郑重地嘱咐两个儿子:


    “你们大姐明天早上四点的火车,你们俩可一定要记得去接她,千万别睡过头!”


    一想到那个让她头疼不已的大女儿,白海霞就忍不住摇头叹息。


    陈映雪的大姐,那个被爱情冲昏头脑的傻姑娘。


    居然跟着男人去乡下挖了整整七年的野菜!


    一个女人,如果年轻不懂事,被男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那还情有可原。


    但都已经过了七年,脑子里的水似乎还是没有倒干净,那就是没救了!


    “知道了,妈,您放心吧,我们明天三点就去火车站等着,绝对不会误事的。”


    楚铮抢先开口跟他妈保证。


    他大姐跟着王旭白下乡的时候,陈映雪和陈晓林、楚铮都才9 岁。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大姐的面容在陈映雪的记忆中已经有些模糊。


    不过,陈映雪却始终记得当年她大姐为了那个男人,像疯了一样扯着嗓子跟爸妈吵架的情景。


    那时候的她,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恋爱脑,为了所谓的爱情,连父母都可以不要。


    陈映雪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毫无底线的舔狗,而她这大姐,简直就是舔狗中的战斗机。


    舔得连爸妈都不认,七年都没联系过家里。


    “爸妈,我明天得跟王厂长一起去看看进口的机器,还要接洽外商呢,所以就没办法去接大姐。”


    陈爱民听到是厂里新机器的事,脸色变得格外凝重,他放下手中的茶杯语重心长地说道:


    “闺女啊,这次的事情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帮着厂长仔细看看合同。


    厂里的那些机器都已经老化,这批新机器对咱们厂来说可是至关重要!”


    “好了,你们都赶紧去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


    孩子们听话地回到各自的房间,屋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家里的两个儿子都搬出去住了,他们的房间现在空出来了,你收拾收拾,给大闺女住吧。”


    陈爱民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摸出一支烟,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给自己倒了一盆洗脚水,把脚泡进去:


    “映雪这丫头,性格要强,看不上她大姐为了一个男人要死要活的样子,心里肯定是瞧不起她大姐!”


    白海霞一边收拾着桌上的碗筷,一边说:


    “咱们的小闺女确实有自己的主见,独立自主,不像她大姐那么软弱。


    大闺女离了王旭白就活不下去了似的。


    谁能看得起她?这么多兄弟姐妹,她是大姐,哪一个跟她亲近?”


    陈爱民沉默了一会儿:


    “这丫头,就是嘴硬。等她大姐回来,让她们多相处相处,说不定映雪的看法就会改变呢?”


    白海霞不置可否,她自己都没有大姐样儿,底下的尊重她才有鬼。


    第二天凌晨三点,楚铮和陈晓林准时起床,顶着浓浓的困意去了火车站。


    陈映雪早早起身要去厂里,她昨天跟唐海生约了在门口见面。


    果然唐海生就在门口等着了,他们得先去厂里,了解厂里机器基本情况。


    进口设备的需求清单,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确保信息准确。


    王厂长这两天带着这三个外国人,吃喝玩乐,约定了今天上午七点谈正事。


    他们俩到钢铁厂时,王厂长早已率领众人展开热烈的讨论。


    王厂长一见到陈映雪和唐海生,便立刻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他快步上前,分别与两人紧紧握手。


    “映雪啊,这次来的外国佬可真不少呢,一共三个,还带了个翻译。”王厂长满脸笑容地说道。


    待两人入座后,王厂长稍稍叹了口气,接着说:


    “其实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合同里的那些陷阱。


    上次我们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了个翻译,可谁能想到他对这些机器的专业名词一窍不通。


    不仅如此,合同也没有被准确地翻译出来,好多关键条款都含糊不清。


    尤其是后续的安装和维修部分,根本就没有明确地写进合同里。”


    说到这里,王厂长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抱怨:


    “更糟糕的是,那个翻译连说明书都看不懂,最后我们还得额外花钱请他们的人来安装。”


    这时,坐在一旁的财务人员忍不住插话:


    “可不是嘛,买了一堆铁疙瘩回来,却没人能安装。


    得求着他们的人来,而且还推三阻四的,真是让人恼火!


    映雪丫头,你的英语水平咋样?”


    陈映雪自幼就在这片区域生活,上学也是在钢铁厂的学校。


    因此厂里的领导们对她都颇为熟悉,可以说是看着她长大的。


    陈映雪前世的工作就是跟外国人打交道。


    后世的英语词汇可比现在多多了,她吃饭的家伙就是几门外语。


    对这个领域她是有绝对的信心。


    “各位领导放心,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众人看他们俩这么有信心,才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