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随行专家小组
作品:《换嫁?资本小姐对照组嫁首长躺赢》 这是什么意外之喜!!!
非研究岗位的人可能不知道这句话的含金量——研究员带学生和“带”学生,那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按照单位制度,每个研究员名下都可以挂着2、3个学生。
基础导师的作用大多数都是指导他们的论文,或者是部分试验成果的验证。
这是前者的带,是在论文指导上的带。
而后者的带,指的是有一类导师,她们手上本身就握有省部级或者国家级重点课题。她们的项目组有着充足的研究经费。
这类导师的“带”学生,是能给学生提供实验平台的带,是可以给学生灌资源的带。
周小青就是后者。
国家级重点项目!
舒糖前世跟导师参与过,但那时候她可不是导师唯一的学生!
她现在是周小青唯一的学生!
这是什么概念!关门弟子,老师独宠!
想到这,舒糖激动的心情无以复加,忍不住小口小口调整呼吸,平复心情。
小动作不断,看得周小青忍不住笑,“唐老和李主任都说你稳重,这么一看,也挺孩子气的。”
稳重是装的,毕竟科研单位,要求的是严谨。
舒糖脑子里还没想明白周小青这句话是不是批评,下一秒,肩膀上就被用力拍了一把。
“不过我喜欢!”周小青说。
伸出的手臂包裹似的把舒糖搂住,动作里带着点匪气,和讲台上端庄优雅的周教授形象不太符。舒糖愣了下,对上周小青的视线。
周小青赞许的眼神看过来,说:“就该这样!以后别装少年老成,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活力才可爱,以后在科学院听我的,咱们师徒俩横着走。”
这话就更霸气了。舒糖震惊地嘴巴张成大大的O。
不过转念一想,也合理。
周小青初次走进教室,能在面对全班质疑时泰然自若地应对,骨子里定是有一份霸气在的。
师徒俩聊了一路。
三十公里的路程,吉普车开了一个小时。
集训基地大门拉开,映入眼帘的是空旷的场地,和头顶轰鸣的战机声带起的黄沙。
这次全军大比武,全军分18个区举行各军种比武大会。
西山训练基地,是由24个集团军抽调组成的16支航空兵部队。
数百名飞行员云集在此。
前来接待的领导介绍着:“军委对这次大比武很重视,全军一共三万余人参加演训,比武项目3766项。”
“涉及咱们空军比武的项目分两类,陆地项目和空中项目。”
“陆地,考核飞行员的体能和射击,长跑短跑,旋梯滚轮,实弹射击。”
“空中项目,考察飞行员自由空战的能力,协同作战的默契,战术选择的抗压力。”
“你们也知道,培养一名优秀的飞行员不易,为了保证战士们的身体状态,所以组织上特批联勤保障中心的同志和你们科学院的人一起协调我们做好后勤工作。”
“应该的。”周小青点头。
瞥了眼舒糖后,话音一转问:“那这些战士最后有多少人能拿到荣誉?”
接待的领导思考了一瞬,说:“六人,这些战士会在数百架次的对抗空战演习中角逐6个金头盔的名额。”
大几百分之六。
听着好像还可以。
但舒糖没忘,这几百个人,本身就是个省军区挑出来的“尖子”。
领导在前面带路,“这个时间战士们还在分组训练,我先带你们参观一下。”
训练基地太大,专家小组只看了宿舍区,训练区,和食堂。
本就是出差,吃过午饭,大家没有寒暄,高效地进入到了工作状态。
首先是了解战士们的基础身体情况。
随行军医在专家小组到来之前就整理好了体检资料。
她把厚厚的两沓纸递过来,说明情况:“目前,除了高原地区的一组战士还在调整身体,其他人身体健康度都没问题。”
听到高原地区,舒糖瞳孔一缩,快速把手中档案分到军医标记的那页。
看到名字后,长舒了一口气——
是滇省军区的小组。
周小青说:“好的,我们一会去采集数据,辛苦你了。”
高原低氧环境对战士身体损伤程度的研究,一直是当下无法突破的课题。
科学院这次派来的专家小组一共四人,其中只有舒糖是以助理的身份随行,采集数据这等琐碎的小事,自然就落在了她头上。
“我现在就去。”舒糖起身。
她抢着干这活也有私心,想着万一在训练场上能远远看一眼徐西临呢?
比武分陆地项目和空中项目。
训练场也同样划分出了两块区域。
飞行基地涉密,科研人员不被允许去那里,舒糖按照刚才参观时的记忆,找到了体能训练场。
恰好一个小组六人刚从旋梯上下来,出来喝水。
“同志你好,问一下‘天空勇士’小组的人在训练场上吗?”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名字,看资料的时候,舒糖看见徐西临的小组叫“利刃”。
为首那人听见问路,有些震惊,看了舒糖一眼,回头,往训练场西南角上一指,“喏,最里面那组就是。”
他盯着舒糖衣服上的标识,问道:“你是科学院的?”
“嗯。”舒糖不愿多说,道谢,迈步离开。
等人走远了,李俊辉站在原地不禁问身边的人:“不是说这次科学院派来的是专家小组吗?这么年轻的专家?”
没有人回应他。
李俊辉疑惑着转头。
这一看,才发现副手苗建国根本没在听他说话!眼睛死死盯着舒糖的背影,一路跟出去好远!
“你也不怕把脖子扭断,看什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