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高考志愿
作品:《换嫁?资本小姐对照组嫁首长躺赢》 豁出脸皮最后胡编乱造了一通,这事才终于算过去了。
舒糖小声嘟囔:“以后可不能让张嫂子乱说了。”最后受苦的都是自己。
徐西临听闻,闷声笑了下,侧过身来,支着胳膊,撑起上半身,捏起舒糖额边散落的一缕碎发,缠在指尖绕来绕去,“我倒是觉得挺好的。”
烤着火的中午,卸掉高考的疲惫,舒糖躺着躺着就又困了。
“不起来吃个饭吗?”徐西临问她。
舒糖摇头:“昨晚睡前喝的那碗粥还没消化呢,不饿。”
她说完,脑子里一下涌出徐西临说甜的画面,偷偷侧了下头。果然,看见徐西临眸光闪了一下,她急忙打岔。
“对了,张嫂子刚才说过几天一起吃饭是什么意思?是部队有啥活动吗?”
徐西临指着柜子上的日历,“是要过年了。”
今年二月九号过年,日子将近,怪不得院里一天比一天热闹。
舒糖后知后觉,“对啊!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她侧过头,迫不及待地问:“你快跟我说说,咱们部队每年都是怎么过年的?”
徐西临顿了顿,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单身的,大家聚在在礼堂一起守岁,包饺子。有家属的,带着家属吃完午饭就回家属院,自己过。”
“就没了?”舒糖意思想问更多的细节。
徐西临理解有误,想了想说:“啊,部队过年会给大家发票,到时候凭票领东西。”
没经历过这些,舒糖很是好奇,问:“可以领到什么?”
徐西临顿了顿,认真回忆,“我还真记不太清了,之前跟大家一起在中队过,票都是给别人的。”
他想了下,说:“去年好像是半斤花生,半斤瓜子,一斤白糖还有肉。”
“东西不多,图个喜庆。”
舒糖点头,非常同意他这句话,“过年就应该这样,热闹!”
她像小孩子一样,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问徐西临:“那是不是马上街里就有卖年货的了?到时候可以跟嫂子们一起去逛街?”
徐西临看她孩子气的眼神,也跟着笑,“藏族人有自己的春节,这头的街恐怕没有京市热闹,买不到什么东西。”
他怕舒糖失望。谁料舒糖根本不在意,“逛街嘛,逛的是气氛啦。”
在她记忆里,过的最热闹的一个春节就是千禧年那年。
万家灯火,鞭炮齐鸣,那一年,没有烟花爆竹禁燃令,智能手机没有面世,春晚也还没有这么无聊。
他们全家人都围在电视机前看节目,大人们把桌子挪到客厅,擀皮包饺子,小孩搬个小板凳,边打扑克边看春晚。
十二点赵本山老师的小品演完的那一刻,就是全国人民放鞭炮的指挥号。
烟花在天空炸开,时不时有人放几个二踢脚,能震响一条街的汽车报警器,大人们捂着小孩的耳朵,冻得原地跺脚,天空被照亮成白日。
小时候关于春节的记忆太温暖,以至于后来禁燃令颁布,大家守在客厅里无聊的玩手机,抢红包,一对比,舒糖都觉得这年过得有些太冷清了。
好久没过过这么有年味的年了,舒糖恨不得时间过得再快些,“下周末,我喊上卓玛跟嫂子们一起去市里。”
看着她嘴角翘起的弧度,徐西临也跟着笑,“行,都听你的。”
难得休息的周末,两人就这么抱着,在床上躺了一整天。
人睡饱了,气血就足。
周一一早,舒糖就惦记着山上的药,想要去医院之前先去村里看看。
卓玛猜到她的心思,先一步跑来,“章礼带着大家提前罩了保暖布,放心,幼苗没被雪压到,好着呢。”
这消息宛如一记定心丸,安了舒糖的心,“那我晚上再过去看看。”
“行,你先去医院,不急。”
医院里。
办公室同事看见舒糖露面,一窝蜂地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
“舒糖,你考试顺利吗?”
“是啊,舒医生你发挥得怎么样?题难不难?”
“我这几天听广播里说,有的省份已经下通知书了,你这录取结果年前能知道吗?”
苏院长站在最外围,不光挤不过一群年轻人,更是插不上话。
舒糖被热情淹没,笑着打断大家:“考试很顺利,考试题也没有想象中的难,录取结果肯定要年后才知道了,大家先别激动。”
同事们安静下来,这时张玲玲才终于得空,问了一句:“那舒糖,你报考的是什么大学啊?”
当下没有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考生信息,志愿和分数全都是纸质档案。所以,为了节省录取步骤的工作量,高考是先填报志愿,才去考试的。
志愿已经填完很久了。
但医院同事们为了不在考前给舒糖施加压力,就一直没问。憋到了现在。
苏院长听完张玲玲的话,往前挤了一步,“对啊,舒糖,你报考的,是咱们藏市军区干部学校……还是?”
这关系着舒糖明年会不会离开这里。
大家目光共同聚焦在舒糖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