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紧急集合

作品:《换嫁?资本小姐对照组嫁首长躺赢

    好在有小m这个智能家居机器人,空间里动植物和谐共处,一片生机盎然。


    村民们专心调土,舒糖就跟在屁股后面往土里浇一桶灵泉水。


    也不怕被发现。


    山里的土质本就潮湿。


    这一忙就忙到了天黑。


    记着徐西临早上的话,让她注意安全,天黑之前回家,舒糖放下手里工具下山。


    家家户户都做饭的时间,家属院空气里飘着饭香。


    屋里灯是黑的。


    这也正常,徐西临早上走前就跟她说了,最近任务多,可能会回来很晚。


    包里放着一杯热乎乎的牛奶,卓玛领走给她拿的。


    “要赶在降温之前把种苗种下去,工期紧,你这小胳膊小腿的,多补补吧。”仓央卓玛是这么说的。


    满满一杯,喝不完,她剩了一半放在床头。


    睡得半梦半醒的时候,床边陷下去一块。


    咕噜咕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紧接着,一个带着奶味的吻印在唇上。


    “谢谢媳妇。”


    接下来一周,舒糖忙着山上的活,徐西临忙着执勤,两人能见面的时候就只有早饭那一会儿功夫。


    虽然说话的时间少了。


    但兜里时不时多出来的糖块,总是能给舒糖逗笑。


    土壤翻晒好的这一天,章礼和拉旺藏医那头种苗也准备的差不多了。


    第一批苗正式准备移栽。


    洛通村的村民自发集合在一起,都来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


    光有贡布村长的号召不够,舒糖知道,仓央卓玛没少在背后帮忙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现在洛通村的人简直把舒糖当成仙女一样的存在。


    能不当仙女吗?


    干活村里给补助,这一周拿的钱可比虫草损失的那些钱多了一倍!


    村长说了,草药成熟之后还有!


    大家浑身都充满了干劲。


    以前都觉得冬天难过。


    天冷地冻,村里都是牧民,没有收入就只能待在家里猫冬。


    现在好了,有钱赚,大家伙干起活来都热气腾腾的!


    坑穴往下挖5-8cm,每个种球之间间距10cm,既能保证种球被土壤覆盖,又能给根苗留足够的生长空间。


    大家严格按照章礼的种植要求。


    填好坑后,把土壤拍实,浇一次水,再盖上一层塑料布。


    浇水的水桶是舒糖提前准备好的。


    说是水里加了什么防虫的药。


    舒医生本身懂药理,村民们谁也没起疑心,直接照着做。


    全村人一起干活,一天就把所有苗都种下去了。


    舒糖身上一身土,没留下跟大家一起吃晚饭,早早地下山了。


    刚进部队大门,头顶喇叭里就响起了集合号的声音。


    号声急促刺耳,持续了差不多十秒钟。


    舒糖顿下脚步。


    紧接着不到半分钟,头顶一排飞机呼啸而过。


    尾翼扇动气流带起的巨大轰鸣声敲击在心口,似乎脚下的土地都在跟着颤抖。


    徐西临之前说过,邻国购入了一批新型飞机,最近应该要有所行动。


    看来就是今天。


    飞机尾翼在云层拖拽出一条白线,舒糖站在原地,眼看着所有飞机都飞走很久了,才抬腿往家里走。


    说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和救灾投送物资不一样,那次,飞行员们只考虑气候原因。


    而这次是战备行动。


    守护祖国的领空。


    生在和平年代,舒糖对战争的理解其实很浅薄。


    唯一有印象的一次,还是关于南海主权那次。


    当时网上一片风平浪静。


    视频影像资料甚至都是在五六年后才爆出来的。


    很热血沸腾的一段录音。


    空军,舰载机,挂弹起飞。


    与敌斗争,寸土不让——“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多么复杂的情况,我们都敢于亮剑。”


    那个飞行员接受采访时是这么说的。


    祖国把大家保护的很好,舒糖当时看这个采访时只觉得振奋人心。


    可当下的心情完全不同。


    七八十年代,现在是空军发展最低谷的二十年,装备落后,飞行员们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徐西临的性子肯定是要冲在一线的。


    舒糖心不在焉地往家走。


    路过李敏家门口,被争吵声唤回了神。


    孙小雨母女俩都是大嗓门,可能是怕丢人,特意说的方言。


    舒糖听不懂,也没心思去听。


    走回自家院里,张嫂子在等她,一看她小脸唰白就猜到了。


    “听见集合号担心了?”


    舒糖也没藏着,点了点头,“是有点。”


    “甭担心,飞行员比飞机都值钱呢,他们在这驻军好几年了,早就有经验了,知道怎么保护好自己。”


    这话也算是心理安慰吧。


    也对,祖国在进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的。


    现在再危险也不会有之前危险。


    舒糖这么劝说着自己,心里也松快了些。


    心情平静下来,发现隔壁远今天没哭声。


    还怪不适应的,舒糖往隔壁院里看,院子里东西都搬空了。


    “这是回内地了?”


    “哪是啊。”张嫂子说,“送去吴忠了,李玉华本来想把孩子送回老家,结果出发前部队通知内地家属来接,人家根本不要赵小宝。”


    “爷爷奶奶不要,叔叔婶婶就更不要了。”


    “这不最后,政治部的同志没办法只能给送去农扬了。”


    “这么小就送过去,还挺可怜的。”舒糖感慨了一句。


    劳改的农扬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读书了,赵小宝的一生算是毁了。


    就像那天张嫂子说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好孩子,摊上一对不负责的家长才会长歪了性子。


    今天这样的下扬,解气的同时,不免让人唏嘘。


    “不过他走之后,这院里也算回归安静了。”


    “那可未必。”张嫂子嗤了一声,“李敏那个小姑子恐怕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