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分析

作品:《别叫我歌神,我只想回去搞科研

    凌落知道,故阳自然是不信的。


    他将手机拿过来,指尖在屏幕上划了几下,点开其中一条被顶得很高的黑帖。


    【卓同宇是不是老糊涂了?就张明辉那首歌,全程嘶吼,毫无美感,也能吹上天?还说什么‘超越音乐本身’,我呸!我看是收了落幕的钱了吧!】


    下面一水的附和。


    【就是,唱得跟杀猪一样,我听得耳朵都快聋了,就这还一百分?齐翰泽也是个没脑子的。】


    【楼上的,你看看卓同宇和肖汝谦的话,那才叫诛心。什么叫‘华语乐坛沉寂太久了’?合着以前的歌都不是歌?他们俩一个歌王一个金牌制作人,说这种话不是打自己的脸?】


    【我看他们就是想捧那个落幕,故意拉踩整个乐坛,制造话题度罢了。恶心!】


    【心疼我家哥哥,辛辛苦苦做的音乐,被他们一句话就给否定了。】


    故阳看得火冒三丈,差点把手机给捏碎了。


    “这帮人是瞎了吗?《无名之辈》有多好他们听不出来?卓老师和肖老师那是真情实感,他们怎么能这么扭曲!”


    “冷静点。”凌落抽走手机,神色依旧平静,“这不是听不出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将润喉糖递到故阳嘴边,示意他含一颗。


    故阳将润喉糖就这凌落的手含在嘴里,这才口齿不清的问道:


    “什么意思?”


    旁边的索彬彬和张明辉也凑了过来,坐在两人身边。


    凌落靠在沙发上,慢条斯理地分析道:“卓老师和肖老师今天说的话,你觉得只是在夸《无名之辈》吗?”


    故阳愣了一下,仔细回想了一下。


    卓同宇说:“这种力量,同样超越了音乐本身。”


    肖汝谦说:“华语乐坛,沉寂太久了。我们需要这样的声音。”


    这么一想,好像确实不只是在夸一首歌。


    凌落继续道:“他们是在肯定一种更贴近大众、更注重情感共鸣的创作方向。而这种方向,恰恰是现在主流市场最欠缺的。”


    “现在的市场,被什么占领了?流量偶像的口水歌,短视频平台的洗脑神曲,还有各种为了炫技而炫技的所谓‘大歌’。这些歌的背后,是庞大的资本链条。这些人做音乐不是为了表达,而是为了赚钱。”


    “卓老师和肖老师的话,无异于当众给了这些人一巴掌。所以这件事,是他们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被人黑很正常。”


    故阳瞬间懂了。


    这不是简单的粉丝互撕,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针对卓同宇和肖汝谦的舆论围剿!


    那些被《无名之辈》抢了风头的公司,还有被卓同宇的话刺痛的资本,他们不敢直接攻击落幕,因为落幕现在是流量密码,动落幕的代价有点大。


    但卓同宇和肖汝谦不一样。


    他们是前辈,却长时间没有更进一步,很多人都觉得他们老了,所以造谣成本更低,效果搞不好也会更好。


    因为把他们拉下神坛,就能顺便把他们赞扬过的《无名之辈》和落幕一起踩进泥里。


    “那……那怎么办?”张明辉皱着眉头,连忙问道。卓老师他们年纪大了,如今却因他们这些小辈受到牵连:“我这就上号,给他们澄清。”


    “没用的,”索彬彬摇摇头,他经常被人黑,都黑习惯了,知道这里面,他们回应,对方更开心,“跟那些水军和被煽动的粉丝对骂,那只会让事情越闹越大,正中他们下怀。他们巴不得我们下场,把水搅得更浑,这样他们才有更多可操作的空间。”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卓老师他们被黑?”故阳皱着眉,心里堵得慌。


    卓同宇从京城赛区开始就一直很欣赏他,后来又力挺张明辉,现在因为他们而被攻击,他心里过意不去。


    凌落看着故阳焦急的样子,安抚的捏了捏故阳的手。


    他家的小傻子,总是这么善良。


    “放心吧,我早就让邵辉看着点网上的动态了。”


    说着,凌落拿出自己的手机,在通讯录里找到了邵辉的号码,直接拨了过去。


    电话几乎是秒接。


    “凌总。”邵辉的声音一如既往地不着调。


    “邵辉,现在安排公关部的人干活。”凌落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休息室里却异常清晰。


    “明白。”


    说完,邵辉直接挂了电话。


    故阳眼冒问号:“干什么活,怎么干?”


    凌落伸直腿,一边将手机揣进去,一边解释道:


    “只是让他们去微博买了两条热搜,#卓同宇出道二十周年#,#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卓同宇#。”


    “就……这就完了?”索彬彬结结巴巴地问。


    “完了。”凌落把手机丢到一边。


    “不是,凌落,”故阳凑过来,还是没想明白,“买热搜我懂,可为什么是买这种?现在不是应该发声明,或者甩证据,跟他们硬刚吗?”


    凌落抬眼,看着他,耐心地解释:“你说的硬刚,是最低级的公关手段。对付一群没有理智的乌合之众,你跟他们讲道理是没用的。你越解释,他们越觉得你心虚。”


    “舆论战,打的从来不是真相,是人心。”


    “那些黑子想把卓老师塑造成一个‘晚节不保、恰烂钱、打压后辈’的油腻老前辈形象。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形象。”


    他顿了顿,声音很轻,仿佛四年前轻声教故阳最头疼的作业。


    “至于怎么打破,就是要把他最光辉、最深入人心的形象,重新拉回大众视野。卓同宇不是今天才出道的流量,他是拿过双料歌王的实力派,是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记忆。他的歌,陪伴了一代人的青春。”


    “当#那些年我们一起听过的卓同宇#这个话题冲上热搜,那些曾经听着他歌长大的人,会是什么反应?”


    故阳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他仿佛已经能看到那个画面了。


    那些平时不上网冲浪的八零后九零后,在刷微博时,偶然看到了这个话题。


    他们会点进去,看到熟悉的歌名,听着熟悉的旋律。


    他们会想起自己穿着校服,在MP3里单曲循环这些歌的青涩岁月。


    他们会想起毕业时,在KTV里和同学朋友勾肩搭背的无忧无虑。


    那是他们的青春,是他们回不去的过去。


    这种情怀一旦被勾起来,是无比强大的。


    当他们带着这种滤镜,再去看那些辱骂卓同宇的黑帖时,他们会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