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巫妖封神的想法

作品:《洪荒:先天芭蕉树,再无芭蕉扇

    话音未落,一旁静立的伏羲已上前一步,他袖中的双手正掐算不休,无形的先天八卦虚影在他脚下若隐若现,推演着天道轨迹:


    “陛下所感,或源于三百六十五尊星辰之主尚未归位,亿万星辰军阵布设未成。”伏羲的声音带着洞悉天机的缥缈。


    “天道运转自有其律,天庭欲代天行权,执掌洪荒秩序,则星主之位绝不可空缺。


    唯有星斗阵列圆满,引动诸天星辰伟力,方能理顺洪荒灵机,使万物运行归于正轨,这是天庭根基所系。”


    青寰心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如沸水翻腾:


    “缺失之物,何止是星主?周天星斗固是筋骨血肉,然维持天庭运转与诸神权柄的‘真灵’,犹在鸿钧道祖手中的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天庭正神的神职之名,需由封神榜敕封方可定鼎秩序,这才是天庭真正的魂魄!


    此刻,一个无比大胆、近乎疯狂的念头在他识海中骤然闪现,如惊雷划破混沌迷雾。


    定了定神,斟酌着字句,徐徐道:


    “伏羲道友所言极是,星主之位,关乎星辰秩序,确乃天庭基石之一。”


    话锋骤然一转,带着一种洞穿迷雾的锐利:


    “然而,维系天庭运转、确立诸神权柄、勾连本源天道的,却另有一重更为要紧之物——那便是代天道敕封神位、收拢真灵、定下神职权柄的无上宝物!”


    目光扫过帝俊、太一、伏羲、女娲,缓缓吐出那个足以震动洪荒的名讳:


    “此物,当在鸿钧道祖手中,名为——‘封神榜’!”


    殿内瞬间死寂,唯有星辰运转的细微嗡鸣。


    “封神榜?”


    帝俊眼中精光大盛,似有无数念头在急速推演。


    青寰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将那个惊世骇俗的构想徐徐铺开:


    “吾有一念,或可解巫妖死结,规避量劫之危于万一……


    若吾等请得道祖首肯,于巫妖量劫之初,便提前开启这‘封神之局’,又将如何?”


    语气带着一种破开迷障的决然:


    “凡陨落于量劫之中的大能者,无论巫妖,其真灵皆可受封神榜接引,登入神道,充当天庭正神!


    以此法,一则保留巫妖两族元气,使其精英血脉不灭,根基犹存!


    二则天庭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之位得以圆满,天庭权柄顷刻稳固,灵机自成循环!三则……”


    微微一顿,目光变得无比深邃:


    “天庭众神皆出自封神榜,受道祖符命敕封,其神职权柄源于天道,其真灵亦受榜文约束。


    如此一来,天庭便天然矗立于洪荒各方势力倾轧之外,真正成为代天行权、超然物外的至高存在!


    不受各方巨擘大能私心之算计掣肘!”


    就算洪荒以后进入圣人时代,有着巫妖两族的天庭,肯定比没人用的昊天强上一筹……


    而去还得看5位圣人的面子…………


    青寰看向帝俊,眼中燃烧着足以改变洪荒大势的火焰:


    “道友,此策虽属惊天逆想,然时机稍纵即逝。


    若能得鸿钧道祖允可,吾愿亲赴紫霄宫,恳请道祖赐下封神榜,开此亘古未有之局!”


    凌霄宝殿之内,星辰之力仿佛凝固了。


    帝座的赤金光辉、混沌钟的幽玄气韵、先天八卦的推演轨迹。


    皆在那一句“封神榜”与“提前封神之局”的惊世构想之下,短暂地失去了色彩。


    帝俊的手指死死扣在了帝座扶手上那象征太阳本源的符文之上,指节隐隐泛白。


    眼中的帝皇威严被一种更为原始的震撼所取代——那是对颠覆固有洪荒规则的强烈冲击,更是对一线可能存在的生机的本能攫取。


    脑海中无数念头如星河爆炸般冲撞:


    巫妖血仇真的能以此种方式化解?


    量劫之力岂是封神榜所能轻易束缚?


    鸿钧道祖……会应允这近乎挑战天道时序的谋划吗?


    然而,那“保留元气”、“天庭超然”、“根基不灭”的图景,又带着何等致命的诱惑!


    东皇太一怀中的混沌钟,第一次在他无意识的状态下,发出一声极其轻微、却足以撼动时空根基的嗡鸣,


    钟体上流转的混沌气息骤然紊乱了一瞬。


    那向来高傲、唯力是尊的眼神里,第一次清晰地映照出浓重的疑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


    若战,混沌钟下自当血流漂杵;可这封神之道……将生死血斗的敌手尽数纳入天庭框架?


    这简直是对根植于血脉深处的骄傲法则的颠覆!


    可行吗?能信吗?


    伏羲脚下那玄奥流转的先天八卦虚影猛地一滞,推演的天机轨迹瞬间变得模糊混沌,仿佛被一股沛然莫御的伟力硬生生搅乱。


    素来平静智慧的面容上掠过剧烈的波动。


    “封神之局……强行嵌入巫妖量劫……?”


    喃喃低语,带着前所未有的震惊与不确定。


    “天道棋盘之上,横空落下的一枚规则之外的棋子!祸福……难料!难料至极!”


    试图重新推演,无数卦象却如陷入泥沼,吉凶交织,混沌一片。


    女娲凝视着青寰,那双能赋予泥土生命、造化万物的双眸深处,倒映着难以言喻的复杂光芒。


    她掌心温养着生机的造化源气微微动荡,一丝极淡却极其真实的忧虑掠过心头——


    “哥哥为此搅动天机,恐已引动天道反噬……”


    她目光中更有一种洞悉宿命的怜悯与凝重。


    封神榜一旦展开,犹如天命织机被强行扭转,无论成败,洪荒众生都将迎来一个面目全非的未来纪元。


    青寰立于殿心,承受着四道足以令星辰失色、众生俯首的目光。


    那是四位洪荒顶尖存在所有的惊疑、震撼、考量与审视汇聚成的无形洪流,冲击着他的道心。


    清晰地感知到那源自帝俊权柄、太一至宝、伏羲,女娲,更洞悉着四人心中翻腾的惊涛骇浪。


    然而,脊背挺直如撑天之柱,目光坚定如亘古星辰。


    要知道,自己投下的这枚“封神”之石,已无可挽回地砸进了洪荒命运的长河。


    静默在殿中流淌,每一息都如同神山挪移般沉重。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无声地汇聚于帝座上的那道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