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漂亮的大小姐,肯定不愿意吃蒜汁吧?
作品:《资本家小姐搬空家产嫁军官养萌宝》 乔珍珠挑挑选选,最后选了一包光明邨鲜肉月饼,一盒子城隍庙绿豆糕,一袋三十个大白兔奶糖,一瓶花露水,一盒友谊雪花膏。
吃的是给孩子的,花露水全家都能用。
而友谊雪花膏,是专门给黄秋英的。
把这些都装一个竹编的篮子里,乔珍珠又去看陆淮,“张政委抽烟吗?”
陆淮笑了,“部队里就没几个不抽烟的。”
“那你怎么不抽?”
“我就是那极个别的!”
“那给张政委拿两包牡丹牌的吧!”
陆淮点头,“行,都听你的!”
同样是香烟,牡丹牌的要四毛九一包,除了香烟票之外,还需要三张工业券。
张政委毕竟是政委,又是去他们家蹭饭,总不能也给两包大前门。
两人收拾好东西,锁上了院门,一起朝着张政委家去了。
走了五十多米,就到了一个小院儿门口。
院门是敞开着的。
这个年代,只要是白天,很少有人关院门。
院子里的树荫下,三个男孩儿正蹲在地上玩儿。
听到动静,都抬头看了过来。
“陆叔叔!”
“爸!陆叔叔来了!”
“妈,还来了一个漂亮的姐姐!”
黄秋英笑着从屋里走出来,没好气的看了小儿子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呢!这是你们陆婶婶!”
“嫂子,他们没见过我,不认识也正常。”
乔珍珠说着,走到树荫下。
三个男孩儿年龄不等,最大的看起来八九岁,最小的五六岁。
三人都没穿上衣,下身穿着宽松的军绿色短裤,每一个都很瘦,瘦的肋骨清晰可见,胳膊和腿儿都细长细长的。
张政委的收入并不算少,可每个月的津贴要寄给老家的老人,还要养活媳妇儿和三个孩子。
三个男孩子,也都是能吃的时候,油水有限,不瘦才怪。
不仅他们三个瘦,这年代大部分人都瘦。
就连黄秀英,其实也不胖,她只是骨架大一些,脸上有肉,皮肤又白,这才让人觉得她白白胖胖。
事实上,黄秀英也就是正常身材。
乔珍珠看着三个孩子,三个孩子也看着她。
乔珍珠把篮子里的大白兔奶糖拆开,拿出三个,给了他们三人一人一个,“大白兔奶糖,尝尝!”
三人看到大白兔奶糖的瞬间,眼睛都在放光,可却都没有伸手接,而是眼巴巴的看向了黄秋英。
黄秋英有些不好意思,这三个兔崽子,净让她难做!
乔珍珠也眼巴巴的看向了黄秋英,“嫂子,你不愿意让孩子吃我给的东西吗?”
黄秋英被乔珍珠的眼神看的心都要化了,赶忙道,“这怎么会呢——”
她的话还没说完,乔珍珠就对着面前的三个孩子眨了眨眼,“快拿着!你们妈妈同意了!”
三个孩子迅速的接过了大白兔奶糖,拆开就塞进了嘴里。
直到了这个时候,才含糊不清的道谢。
“谢谢漂亮婶婶!”
吃都吃了,黄秋英也只能瞪了他们一眼,招呼乔珍珠进屋。
乔珍珠进屋前,把篮子给了最大的那个男孩儿,“拿着吃去吧!你们妈妈刚刚同意了!”
说着,还冲着他们眨了眨眼。
这个院子的格局,和他们家一模一样。
只是张家的人多,东西也多,显得更有生活气息。
黄秋英搓了搓手,“珍珠啊,我不知道你也来,所以做了手擀面,你要是不喜欢吃,我给你蒸米饭...就是可能要等的时间长一点。”
“嫂子,我喜欢吃手擀面!特别的劲道再说了,这大夏天的,就适合吃手擀面!”
乔珍珠说的是实话。
不论是米还是面,只要好吃她都喜欢。
黄秋英有些怀疑,但乔珍珠都这么说了,她也没再多说什么。
面条早就已经擀好了,就在一旁放着。
一个灶台上是两口锅,一大一小。
此时小锅里面是已经熟了的浇头,大锅里的水也在不停地翻滚着水花。
锅足够大,所有的面条可以一锅煮出来,也不用担心会黏在一起。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吃的面粉,都不是精面粉,不是白色的,反而有些泛黄。
但是麦香十足。
煮好的面条也有些发黄,粗细和筷子差不多,过了一遍凉水之后盛在碗里,面香扑面而来。
浇头是番茄辣椒炒茄丁。
浇上一大勺,再配上一些荆芥和蒜汁,别提多香了!
不过黄秋英在放蒜汁的时候停住了。
“珍珠,你不吃蒜汁吧?”
从沪市来的金樽玉贵养大的漂亮大小姐,肯定不会愿意吃蒜汁吧?
“我吃啊!”
乔珍珠一脸的理所当然。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
黄秋英瞬间笑了,“和我想的一样!”
口中这么说着,她还是没有放太多的蒜汁。
万一乔珍珠只是不想让她尴尬,所以才说吃呢?
乔珍珠见了也没说什么,双手接过碗的时候说了一声谢谢,这才捧着碗往隔壁屋里去。
她这么个大肚子,上炕并不是很方便。
就在旁边的板凳上坐了。
把碗里的面搅拌均匀,连面带菜吃上一口,别提多满足了!
这种手擀面,乔珍珠前世好像也就是小的时候吃过。
不得不说,是真的很好吃!
她吃的专注,直到一碗面都吃完了,这才心满意足的抬起头。
刚一抬头,就看到两大三小五张脸,正一眨不眨的盯着自己看。
乔珍珠有些疑惑,“怎么啦?怎么都盯着我看?”
“没....”黄秋英赶忙道,“我就是看你够吃吗?要不要再给你盛一碗?”
“不用了嫂子,我吃饱了!”
这碗很大,一碗面得有三两了,再配上浇头,着实不少了!
吃过饭后,乔珍珠和陆淮很快就告辞了。
黄秋英也知道他们两个刚回家,应该有不少要收拾的东西,也就没留他们。
直到将夫妻两个送出门,这才想起来,乔珍珠之前给了儿子一个篮子,着急忙慌就进了屋。
“建军,你婶婶给你的篮子呢?”
张建军赶忙跑进里屋,不一会儿就拿了个篮子出来,将篮子交给了黄秋英。
黄秋英低头一看篮子里的东西,倒抽了一口凉气,“好家伙!怎么给了这么些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