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天下,究竟谁主兴衰?

作品:《综武:人在七侠镇,侍女黄蓉

    “这二十四式武技,其实也可视为一套完整的功法,现场有不少人也曾修习过类似的法门。”


    “如今在九州大地,这套武技更是判断时节变化、气候流转的重要依据。”


    “一旦将这二十四式修炼至巅峰,实力便可媲美陆地神仙的极致境界。”


    “更可吸纳天地间的生机灵气,延年益寿,滋养肉身。”


    “他凭借五品灵阵师的身份,迅速在江湖中崭露头角,被人尊称为‘神工’。”


    “然而就在龙一笑外出探寻修炼之法时,早已被臭名远扬的绿野仙宗盯上。”


    “那绿野仙宗名义上属正道,背地里却行邪魔外道之事。”


    “加之其宗门老祖碧池仙子身负重伤,急需大量生机之力疗伤续命。”


    “龙一笑刚踏入绿野仙宗地界,碧池仙子便有所感应,化作一名风姿绰约的妇人前来诱骗。”


    听到此处,四周武林中人不由得心头一震,情绪波动。


    但众人目光却不敢随意游移,只敢偷偷瞥一眼眼前峨眉派的道姑。


    灭绝师太虽年岁已高,却容颜不衰,气质出尘,仍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毕竟身处天机楼这等场所,众人很快收敛心神,低声议论起来。


    “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玄奇的功法,今日真是长了见识。”


    “靠练武技竟能提升修为,最让人震惊的是还能延长寿命?”


    “这《神农诀》竟有这等奇效,莫非已是九州第一功法?”


    “若是练成者自带大神通,岂不是近乎无敌?不知姜稷前辈是否已修炼成功。”


    “姜稷前辈二十岁才开始修炼,却已达武王大圆满,我十二岁入门,如今四十多岁仍停留在先天初期,难道真是天资不足?”


    “这《神农诀》虽强,但门槛极高,并非人人都能觉醒神农之体。”


    “倒是有些门派,嘴上说着正义,暗地里做的事却见不得光。”


    “那绿野仙宗的老祖究竟是何等修为?不过这名号听着就有些不对劲。”


    眼下天机楼接连曝光一位位武王大圆满的存在,个个惊人无比,令众人羡慕不已。


    可这些终究离他们太远。


    对大多数人而言,能修到陆地神仙之境已是毕生所求。


    作为普通人,也只能感慨几句罢了。


    九州大地深处隐藏的强者究竟有多强?手中握有何等神器?与他们并无太大干系。


    而那些本已站在巅峰的陆地神仙们,脸上却写满落寞。


    他们中不乏当年惊艳一方的天才,如今却卡在陆地神仙大圆满多年难进一步。


    若非天机楼现身,或许世人永远不知,这天地间竟真有仙踪存在。


    此刻他们只能感叹命运弄人,也开始思索:为何九州修行之路愈发断绝?背后究竟藏着什么隐秘?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李长安身上。


    仿佛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眼神里重新燃起希望。


    “天机公子定是知晓九州动荡的真相。”


    “如今灵气并未枯竭,甚至比从前更为浓郁,可上古传承的功法却几乎失传。”


    随着一位位仙级人物现身,众人终于看到了转机。


    尤其是亲眼目睹大唐皇朝护国神将袁天罡,渡过六九雷劫,突破至武皇之境,震撼无比。


    此时,袁天罡立于人群前方,将手中七星龙渊剑缓缓背于身后。


    若再戴一顶斗笠,活脱脱便是行走江湖的孤侠身影。


    听完李长安所述,面具下的袁天罡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冷意。


    “这神农之体的确玄妙,不知实际效用如何,与我的药王之体相比,谁更胜一筹?”


    “那些披着正道外衣、行尽卑劣勾当之人,实在该诛。”


    尽管袁天罡如今仅处武皇中期,但他对自己的药王之体毫无动摇,自信不输任何人。


    如今他距离武王巅峰境界仅一步之遥,突破也只是早晚的事。


    袁天罡心中暗忖:“修为的提升,除了功法之外,还需几分机缘与气运。”


    他始终记得当初是如何跨过武境门槛的。


    若非大唐国运庇佑,那三重天雷绝难安然渡过;若无天机公子所赠的大黄丹,恐怕早已在雷劫之下形神俱灭。


    虽心怀感激,但他更是不良人之首,执掌大唐第一势力。


    当大秦皇帝嬴政得知修炼《神农诀》中的二十四式武技可延年益寿时,一向冷峻的脸上也不由得浮现出一丝笑意。


    “眼下各大皇朝虽都收到了消息,但各自所得内容必然不同。”


    “大青皇朝的李莲英,以及参与血食培育之人,必须尽数铲除。”


    “我大秦铁军,寸土不让。”


    “这小皇帝年纪虽轻,手段却不可小觑。”


    然而嬴政盯着手中密报,眉宇间仍透出几分迟疑。


    “一旦战端开启,若南汉与北宋联手,恐无人能制。”


    话虽狠厉,但形势逼人,不得不防。


    此前南汉皇帝刘秀破解五品灵米的育种之法,已悄然打破九朝平衡。


    此事尚在可容范围之内,可自从七千年前的灵米始祖姜稷重现世间,原本不起眼的南汉,如今竟成了最棘手的对手。


    不过很快,嬴政的目光又落回天机楼变故之上。


    “这《神农诀》,恐怕真有长生之秘。”


    “姜稷前辈可谓一波三折——刚觉醒神农之体本是幸事,转瞬又得更大造化,人生起伏,莫过于此。”


    “武技虽妙,贪多反而难精。”


    “如今各皇朝之势,亦如风中残烛,摇曳不定。”


    望着天边渐散的晚霞,嬴政轻轻一叹。


    大唐皇朝内。


    李世民握着军情急报,神色凝重。


    一边是十八年前的旧恨未雪,一边是九州风云变幻莫测。


    想要有所动作,只能静待远赴西洲的武起归来。


    眼下集结于大青边境的大军,连一位半步大天尊都未必能伤其分毫。


    凡俗之躯,终究难敌仙道之威。


    但天机楼异动,却引起了他的深思。


    他看向身旁神色低沉的魏征,以及满脸愤慨的单雄信,缓缓开口:


    “这一仗,不是想打就能打。


    局势瞬息万变,早已超出朕所能掌控。”


    “此刻目光当投向南汉。


    天机楼虽通晓天下隐秘,却从未插手皇朝纷争。”


    “这是万幸。


    若其出手干预,九朝皆无还手之力。”


    这些话,沉重却真实。


    谁又能保证自己每一步抉择皆无差错?


    一直沉默的单雄信忽然接话,声音干涩:


    “一切听凭陛下决断。”


    短短一句,却让魏征心头一震,仿佛从阴霾中回神。


    他望着眼前二人,终未言语。


    这般情景,他只在十八年前见过一次。


    如今虽各有无奈,但比起彼此对立,已是好转。


    魏征心头稍安,再度将目光投向国运天幕。


    大明皇朝。


    朱元璋抚着膝前天龙剑,凝视国运天幕,低声自语:


    “这九州天下,究竟谁主兴衰?”


    那些沉寂数万年的古老存在,怕是也要现身了。


    如今单靠一个皇朝之力,已难以立足天下,纵然拥有武王巅峰强者亦是如此。


    至于那些潜藏暗处的势力……究竟强大到何等地步,朱元璋心中毫无底数。


    大元皇朝。


    忽必烈举起桌上的烈酒,一口饮尽,目光紧锁天幕变幻,淡淡开口:


    “南汉如今已是众矢之的,看似人人可取,实则胜负仍系于天机楼一念之间。”


    “南汉皇帝刘秀想必已启程前往天机楼,真正的风暴,才刚开始。”


    “姬越名义上西行,实则极可能已踏入大明境内。”


    “而且来得这般仓促,恐怕其他皇朝的国运强者也已动身前往大明。”


    “眼下天机楼可谓群贤毕至,不知将掀起怎样的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