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他只要施点儿恩情,这丫头自然得听他的话

作品:《带着空间找亲妈,她竟是隐藏大佬

    李广宽刚下地回来,脚底还沾着泥巴。


    回到大队办公室时顺手将门半掩,动作娴熟地从怀里摸出一包香烟。


    那可是过滤嘴香烟,他不舍得抽,只在鼻子底下闻了闻。


    闭着眼吸了一口气,然后将烟小心翼翼地塞回了衣袋里。


    这可是堂妹李小莲寄回来的稀罕物。


    今上午公社周书记给苏梨送奖状,临走时他递了一根给他。


    并说这是他京都的团长妹夫特意给他寄来的。


    周书记看他的眼神都多了一点儿亲切。


    俗话说朝里有人好做事,自己不求他苏景和办事,但有他这个团长妹夫的名头也好听不是吗?


    他从抽屉里翻出烟斗和旱烟叶,哧啦啦地点燃,吸了两口。


    屋里便弥漫出一股呛人的草烟味。


    他坐在桌子后,紧皱眉头,脸色阴沉,心里琢磨着昨晚的事。


    他知道苏梨悄悄进了牛棚,去见了方澜。


    虽然表面上他装作没看见,但心里却记下了这笔账。


    不过,他没有急着声张。他有更重要的事要盘算。


    他又想起李小莲前两天写来的那封信。信里有一句话尤其刺眼:


    “苏梨临下乡时,老苏给了她三千块钱和五百斤粮票。


    李沫下乡时,家里没钱了,七拼八凑才给凑出了三百块。”


    三千块钱!


    五百斤粮票!


    李广宽嘴角微微一抽,烟斗的火星闪了几下,他重重地吸了一口,心里头烧得更厉害了。


    那可不是个小数儿。


    现在,整个红星大队账上也没有三千块钱。更别提那五百斤粮票,拿出去换什么不行?


    苏梨那个女娃娃带着这么多钱和票来到红星大队,没有寄存在队里,也没有上交组织。


    呵,果然和她那个妈一样,是资产阶级的作派!


    他心里盘着,那笔钱和票,得想法子攥到他手里。


    可问题是,苏梨那丫头不好对付,滑得跟泥鳅一样,明着抢怕是捞不到好。


    他得找个拿捏她的法子,逼她乖乖交出来。


    李广宽正在深谋远虑。


    “李书记!”


    门“砰”的一声被踢开,钱小雨风风火火冲了进来 ,


    “我要举报苏梨!她挖社会主义墙角,非法占有集体财产,私自跑去洼塘捞鱼吃!”


    李广宽皱了皱眉头,抬眼瞅了瞅眼前这个新来的钱知青,心里只觉得头疼。


    这姑娘才来了三天,今天闹、明天吵,这一嘴告状能顶广播喇叭用。


    昨天下午没有被苏梨摁水缸里淹死,着实是她祖坟冒青烟。


    门口又探进来一个姑娘,穿着粉红色的衬衣,脑后一根长长的辫子,一看文文静静的,正是于婷。


    “李书记,小雨她也是一时着急,话说得重了点。”她笑得温柔,声音软绵绵的,


    “我们都是一起下乡来的知青,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苏梨也不是故意的嘛。”


    李广宽瞥了她一眼,心里冷哼一声:


    这丫头,倒是一脸菩萨相,面甜心苦,说话滴水不漏,句句不离苏梨“也有错”。


    听着像劝,实则拱火。如果没有你添柴,钱小雨这把火能烧起来吗?


    这于婷他也略知一二,听说她爸在京都粮食局,是个不小的干部。


    这种娃娃一看就是见惯风浪的,脸皮子薄、算盘精。


    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她在旁边拱火,才把钱小雨推上来当枪使。


    可谁让钱小雨自己蠢呢?


    李广宽慢悠悠地吐了口烟,脑子却“嗡”地一下亮了。


    这事或许可以利用一下。


    可要是让整个知青院的人都孤立她、排挤她,苏梨还能怎么办?


    自然得求他这个书记出面。


    到那时候——


    他只要施点恩情,这丫头自然得听他的话。


    钱?票?还不是乖乖地送到他手上。


    李广宽心里算盘拨得飞快,脸上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模样:


    “举报的事,要讲究证据。钱知青,你亲眼看见她捉鱼了?”


    “亲眼,她不但抓了好几条,还做了吃了,我们知青院的知青都看见了。”


    钱小雨看见李广宽似是要为她做主,心中兴奋,嘴巴就像机关枪一样一顿输出。


    李广宽轻轻点了点头,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这事我记下了,得好好查查。”


    而心里,已经开始盘算——怎么让这扬“孤立风波”烧得再旺一些。


    于婷看目的达到,拉了拉钱小雨的袖子:


    “小雨,李书记是位公平公正的好书记,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


    说完,她眼神扫过李广宽的脸色,又若无其事的垂下眼睑。


    李广宽面色无波,心里却禁不住呵呵,就说这丫头是个精的,这明显话里有话啊!


    两人前脚刚走出大队办公室,后脚一个油头粉面的小伙便晃着身子踱了进来。


    来人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衬衣,脚下踏着双锃亮皮鞋,头发抹得锃光瓦亮。


    一进门便扫了一眼刚才两个姑娘离去的方向,眼睛立马一亮。


    “爹——”他吊儿郎当地开口,“那个穿粉红衬衣、梳个长辫子的姑娘,是新来的知青?模样可水灵得紧,嘿……”


    李广宽抬头,瞅见自己那不省心的儿子李跃进,眉头顿时皱得老高。


    这小子两年前在公社学着李胜利拉起一队“红小兵”,如今混了个公社委员会主任。


    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可那点“本事”不全用在正路上,整天不学好,光招惹那些大姑娘小媳妇。


    还美其名曰“打群众基础”。


    “你别惦记!”李广宽黑着脸,抽出一口旱烟, “那个于知青不是你能招惹的。”


    “咋啦,她啥来头?”李跃进不以为意,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撇了撇嘴:


    “还能比我那团长姑夫厉害?再说,有背景的谁来这穷山沟?


    我看就是个长得好看的小知识分子。”


    李广宽瞥了他一眼,冷哼了一声:


    “她爸是京都粮食局的大主任,你要真敢碰她一根汗毛,怕是连你这主任帽子都保不住。”


    “啥?”李跃进脸色一变,一下子站了起来,随后又慢慢坐了回去,脸上露出一丝奸笑 ,


    “爹,那要是我成了他女婿,那不是就能调到县里去了。”


    “你给我老实点!”


    李广宽狠狠瞪着他道,“那丫头也不是省油的灯,你真敢招惹她,怕是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行吧!”李跃进站起身,不耐烦地嘟囔一声,


    “反正这些知青都得靠我们吃饭,走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