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说我长得丑都行,我想死个明白
作品:《大院厂花被反派资本家少爷拱了!》 自己抓自己?
秦正刚懵头。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她的意思是自己犯了错。
秦正刚想起上次她说再过来纠缠就是耍流氓的那些话,一颗心寸寸下沉。
自己……
真的做了令人讨厌的事吗?
“宝珠同志,对不起!我,我只是想找一个彼此了解对方的机会。”
白宝珠:“对,你想要机会,那你有想过别人是不是也跟你一样需要这个机会?你知不知道,你今天的行为已经让我身边的同事有些误会了。
我俩明明什么都没有,他们却在想是不是已经谈了,甚至是要结婚了,我是不是又要搬回区政家属院里面了,以后跟邹家人抬头不见底头见,可有热闹看了。”
秦正刚张了张嘴,他想说,你不想住这儿,可以跟我去部队啊!
或者我们搬出来去我奶奶那儿住,我奶奶说了,我只要结婚,那套房子就给我做婚房。
总之,怎么样都成。
至于我家里,我那天过来找你时,已经跟他们通过气了。
我爸妈,我奶奶,我哥我姐,他们都知道我想追求你。
这些年我谁也没看上,家里还以为我心理有点问题,如今你出现了,他们像是看到曙光一样举双手赞成。
但显然,现在谈论的重点不是这个。
白宝珠直视着他,“你明白我的苦恼跟意思吗?”
秦正刚明白的,他是脸皮厚,遇到不想放弃的事情就装傻,但不是真傻。
但是现在,自己都让她觉得麻烦跟苦恼了,继续下去,他根本得不到喜欢跟爱,而是厌烦跟恨。
秦正刚的神情变得落漠起来,他盯着眼前的人沉默片刻,问她,“我俩真的不行?”
“嗯。”
秦正刚:“那,最后一次,你能告诉我具体原因吗?就算说我长得丑都行,我想死个明白。”
白宝珠沉默,好一会,她说:“可以。但你得答应我,以后不再纠缠。”
秦正刚:“好。”
白宝珠:“你不丑,很阳刚,很正气,虽然我对你的性格了解不多,但相信你也是一个正直的人。
我不愿意接受你,原因之一是我对你没有男女之情。
再者就是,我俩的身份跟家庭条件不太合适。
我跟邹家耀的事,你应该也知道吧。
感情跟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人不应该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
我承认我的看法过于片面,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邹家是邹家,你们家是你们家。
但我不想再花精力跟时间去赌,或者是做点什么。
很累。”
没有长篇大论,白宝珠的理由简单明了。
秦正刚盯着自己脚尖,声音闷闷的,“我,我知道了。”
她不喜欢自己,没有化学反应。
白宝珠舒了一口气,“再次谢谢你早上出手相助。那么,秦正刚同志,再见。”
白宝珠转身走了。
他是个好人,如果可以,她也不想找到上面或是他单位去。
今天秦正刚这头倔牛没跟自己杠,想来也是明白了。
白宝珠松了一口气,进办公室后已经把这事放下,开始想工作了。
公路斜对面,秦正刚默默站在那棵大树下,第一次尝试到了痛心的滋味。
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吗?
杀人于无形。
秦正刚也不知道在树下站了多久,直到交通岗的大爷换班准备回去了,路过的时候叫他,“小秦,你怎么傻站在这儿?”
秦正刚的表情落漠又拧巴,扯着嘴角笑着的样子比哭还难看。
“施大爷,我,我这心里难受,堵得很。”
大爷拧眉,“啥事呢孩子,跟大爷说说。”
秦正刚:“我喜欢的优秀女同志,她不喜欢我。”
大爷恍然。
也是,铁血男儿,不怕困难跟牺牲,唯一就是为情所困了。
施大爷:“走,陪我喝一杯,解解闷。”
秦正刚:“非特殊情况,我们不喝酒。”
“那喝汽水?”
秦正刚:“先前不是才喝了。”
施大爷:“那你说怎么的,我陪你。”
秦正刚笑,指了一下自己的红袖章,“我这还有志愿者工作呢。施大爷,谢谢你啊,后面有空我再过去找你。”
秦正刚骑着车子走了。
施大爷摇头叹息,“这孩子,伤得不轻。”
……
中午。
李麦红到育儿所这边给白宝珠送饭。
今天有瘦肉跟猪肝,按小女儿的要求做了汤。
只不过大女儿要奶孩子,送过来的这份没有放辣。
吃完饭,白宝珠送李麦红去坐车。
路上的时候,李麦红跟女儿说,早上她买菜的时候遇上隔壁院的媒婆了。
那人想给白宝珠介绍个死了媳妇带俩孩子的,李麦红说不用,结果媒婆阴阳白宝珠离婚了,只能找这样的,被李麦红骂了一通。
“什么人呢,真是的!三十出头媳妇就没了,都不知道是不是克妻,这种人也好意思介绍给你,我不骂她骂谁。”
白宝珠:“妈,你就当耳边风,理她们干嘛,多累啊。”
李麦红:“也不是说不理,要是有好的,咱们也得看看。”
白宝珠笑,“妈,看啥呢,以后我陪着你不是挺好的。”
李麦红说她,“结了婚又不是不能陪我!你看你妹跟小凌,不是天天都过来陪我么。关键不在于结不结婚,关键在于要找个好的。有些时候啊,还是得有个男人在身边,不然人家就会觉得你好欺负。”
离婚不可怕,选错了也没关系。
年轻不知人心险恶,谁都有吃亏上当的时候,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问题。
结婚有结婚的好处,男人除了能暖床,还能遮风挡雨。
所以,关键不在婚姻,是要挑个好的。
……
新远纺织厂。
周五这天,厂里为这次下乡援建的几位同志送行,特地在广场上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欢送活动。
郭副厂长跟王莹出席。
下乡的三位技术员跟胡秀兰都戴了大红花,行囊也背好了,简单的仪式之后,厂里会派车送他们去车站。
这次的活动除了厂领导跟少量送行的职工,还来了一些家属。
陈文光跟刘梅也来了,夫妻俩看着又背又拎的儿子一个劲地叹气。
两个月前儿子还是厂里的优秀技术员,受人尊敬,前途无量。
谁能想到如今会走到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