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
作品:《大院厂花被反派资本家少爷拱了!》 白小彤将信还给陆芝,轻声安慰她,“脚大怎么了,走路又稳又快,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他还以为旧社会裹小脚呢?什么人啊!真是的。别理他,满脑子都是腐朽的封建思想,也是他不在这边,不然我得拿着这信去街道举报他看不起劳动妇女。”
夏家在海城,是那边的大户人家,几十年前,夏家弃商从军,这些年一家人的日子倒是过得挺好,没有受到动荡的波及。
虽然白小彤还没看夏庭远写的退亲信,但大体情况也能猜到了。
夏家肯定是瞧不上这边了,不想遵守诺言呢。
对,看不起这边的不单单是夏庭远,是整个夏家。
但凡夏家人有点良心,退亲这种事就不是夏庭远一封信了事,而是夏家长辈拎着厚礼,登门道歉。
瞧不起谁呢,等后面陆家平反起来了,闪瞎那些人的狗眼。
白小彤咬牙切齿的,又对陆芝说:“娶不了你,是夏家的损失,夏庭远不是良人。你安心等着吧,时机一到,缘份自然有了。”
在白小彤的预知梦中,陆芝以后挺能干的,还上大学了。
她结婚晚,但嫁得挺好,对方也是大家族,男方长什么样子迷迷糊糊的没怎么看清,但绝对不是姓夏,好像姓魏。
被安慰了一下,陆芝的心情好了不少,撇嘴道:“其实我也没想过嫁到他家去,那么远,回一趟家都难,我才不过去呢。
六七年没见了,他长得是扁是圆我都不知道,哪有感情可言。
这亲事他要退就退了,谁稀罕啊!
可这人居然在背地里嫌弃我,心胸狭隘,令人作呕!”
白小彤赶紧点头,“没错!所以,你也别难过了,那种人,不值得。”
陆芝:“我才不是为他,我是生气。如果以后……”
如果以后有机会,她定要将今日的屈辱还回去,可想到目前自家的情况,又不敢夸下这个海口。
白小彤:“肯定有机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人这一辈子长着呢,谁知道明年什么情况。这怒气你攒着,早晚给他还回去。”
陆芝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白小彤,“二嫂,你真好。”
白小彤笑,她也觉得自己人美心善。
这会,陆凌将夏庭远写过来的退亲信看完了,转头递给白小彤。
白小彤拿着看了眼。
啧啧啧,这字写得真不错,一看就是特有文化的人。
整整三页呢,废话还挺多。
白小彤看信,陆凌在旁边问奶奶跟大伯关于这件事情的想法。
温晗茵:“该来的总是会来的,我没有什么想法,叫你俩过来,就是通知一下这个事。”
陆献跟着点头。
蒋菊花却不太开心。
“那小芝以后怎么办?要嫁给谁啊?她都快二十一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这方面的考虑,陆芝这个年龄可以看亲了。
只是陆家目前的情况,真要看对象绝对看不上什么好人家,大家自然不想随便把陆芝嫁了,有些话忍着没说。
蒋菊花性子直,想到什么说什么。
陆献又拉了媳妇一下,“好了,家里会安排,你别急啊。”
蒋菊花抿唇。
温晗茵:“夏家退亲,是单向通知,所以我们也不用回应什么,记住以后没有这件事就行了。”
温晗茵还笑着对夫妻俩道:“时间也不早了,你俩回去休息吧。”
陆凌沉默,看了眼还撇着嘴的堂妹,点头道:“好。”
这会,白小彤也将那封退亲信看完了,放下信,跟几人打了招呼,小俩口拉门准备回去了。
等到两人离开,温晗茵让陆芝靠近,轻轻拉着她的手说:“小芝,你是孙辈里唯一的姑娘,是奶奶的宝贝,奶奶最疼的就是你了。
夏家,倒退几十年,在我眼里就是个小货商,生意做得差才去从了军,现在有点本事就忘本,我看他们家的辉煌最多延续十年八年,这亲事退了对你来说也是好事。
小芝,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
只要我们陆家人坚韧不拔,生生不息,便有重新站起来的那一天……”
小院外面。
陆凌没有骑车,拉着媳妇的手,就这么慢慢往十六号院那边去。
后街的路灯少,巷子里显得有些昏暗。
陆凌带着白小彤,时不时开口提醒她小心脚下。
两人离开后街的小巷来到外面的主路上。
白小彤问他,“你很不开心?”
平时只要跟自己在一起,他的眼里就有光,脸上有笑意,但是现在,他整个人都沉闷起来了。
陆凌紧了紧媳妇的手,点头道:“有点,看了那封信,心里很不舒服。”
夏庭远写过来的退亲信,满满三页,关于退亲,他有解释原由,也道歉了,还回忆了一下当初过来做客时的感想,以及当年陆老爷子对夏家的帮助。
表面看着知理懂事,实际细细品味,就能察觉到暗藏在字里行间中的嫌弃与轻视。
他们家看不上陆芝的成分,觉得会影响夏家人的前途。
陆家从一个大家族沦落至此,家族底蕴,文化修养,在夏家看来都已经失去,陆芝配不上夏家的子孙。
有些话,你坦诚地说出来,彼此间的阶级不同,他们这边也不是不能理解。
像夏庭远这种,卖弄文采,洋洋洒洒写一大堆,到最后却做了最不堪的事情,简直就是恶心人呢。
白小彤:“我看了那信心里也不舒服,不过我更多的是觉得他不配。
当年夏老爷子费了多大的心思才结下了这门亲事,他们就这么随随便便抛掉了,早晚有一天,会因为今天的所做所为而后悔。”
白小彤说得很笃定,陆凌看着她笑,“媳妇,你怎么看得这么开?夏家甩掉了我们家这个人情包袱,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后悔。
现在,他们家没有任何顾虑了,夏庭远可以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为妻,两家人互助互利,他们家说不定还会上升一个台阶。
而我们呢……”
陆凌的声音里带着对当前困境的无奈与失落,“无法摆脱成分的枷锁,屈人之下,碌碌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