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离婚!闹事?白家敢吗?
作品:《大院厂花被反派资本家少爷拱了!》 李麦红态度坚决,不过白宝珠的话也不是没作用,送钱的事暂时先搁置了,等去完邹家再说。
中午的饭白小彤也得了两块鸡肉跟一些黄花菜,李麦红啃了鸡头。
吃完饭,白小彤睡了会,起床洗了头跟衣服,等到差不多快下班时,母女俩收拾了一下,拿了擀面杖跟瓷盆,风风火火骑着自行车去邹家所在的区政家属院。
她们这边刚出院子,守在巷口抽烟的小伙儿就去厂里通知陆凌。
陆凌扭了一下脖子,对旁边的几个兄弟伙道:“准备。”
……
半路时,李麦红教小女儿,一会的架要怎么吵,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白小彤不停点头,在吵架方面,她听妈的。
而此时的区政大院邹家。
邹母余群珍正点着儿子邹家耀的鼻子嫌弃他没出息。
中午邹家耀去医院那边看媳妇跟孩子,结果扑了一个空,问了一下才知道媳妇孩子已经被丈母娘接走了。
邹家耀有些慌了,想到昨天丈母娘吵着闹着要离婚的那些话,班也没心思上,提前回家将事情跟余群珍说了。
白家的家庭情况是上不得台面,他也看不上。
但白宝珠他是喜欢的,是真爱。
那是他从初中时就恋着的姑娘,不顾家里反对私奔去乡下吃苦,结婚还没几年呢,他肯定放不下,不愿意离什么婚。
邹家耀慌慌张张的,在想要不要去丈母娘家看看,认个错,把媳妇跟孩子接回来。
余群珍听得冷笑,手里削着苹果,很是鄙夷地看着儿子,“也就你傻,把这些事情当了真,怪不得当年会被她拐到乡下去,遇事都不长脑子的。”
邹家耀抿唇不吭声。
其实当年私奔去乡下,是他提出来的。
那时白宝珠还犹豫过,不想离家。
可上面有规定,多儿女的家庭只能留一个在城里,她不去以后就是她妹去,白宝珠最终还是跟他走了。
不然,他俩根本结不了婚。
这些事情邹家耀一直没敢跟家里说,怕被骂为了一个女人连爹妈都不要了。
邹家耀:“妈,宝珠都被接回去了,在娘家坐月子是不是不太好,给外面的人说道。”
余群珍面目狰狞,“说又怎么的?她要作就让她作呗,到时知道这招没用,自己就乖乖回来了。”
其实在得知儿媳妇生了个丫头之后,余群珍就有让她回娘家坐月子的想法,不然在这边谁照顾啊?
要是生了孙子,家里的饭她还能帮忙做一做,孙女就算了,她最近精神差,腰也不舒服,经不起折腾。
余群珍满脸淡定,笃定白宝珠不敢离婚。
那女人费了那么多心机才嫁到他们家,住这么好的房子,出门受人羡慕,又有那么好的工作,傻子才会放下这一切,回那个厂区家属院做市井小民。
在余群珍心里,儿媳妇就是作,趁着这次生孩子,在闹事儿,不想干活了。
邹家耀有些紧张地搓了搓手,“妈,昨天李麦红还让我收拾宝珠的东西,她要过来拿。你说,她不会冲过来闹事吧?”
白家穷是穷,但李麦红很凶啊!
昨天自己被打了一巴掌的事都没敢跟家里说,怕到时两家闹得难看。
为了维持两家的关系,邹家耀自认为很努力了,受了不少委屈。
余群珍皱眉看着儿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人家就是吓一吓你,你还当真了!闹过来就是撕破脸,白家才不敢呢。”
离婚多丢人啊,就算她再不满白宝珠那个儿媳妇,也没有直言表达过这种想法。
她倒是希望白宝珠主动提出来,可很显然她不会。
好不容易进了他家门,还有那么好的工作,傻子才会离婚。
这段日子,为了让儿媳妇听话懂事,邹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
给白宝珠安排的工作就是他们家精心挑选过的,但凡白宝珠在家里反抗不听话,她街道办公室的工作就保不住了。
一直拿捏着不想办法给白宝珠转正,就是邹家的手段。
当初白宝珠缠着儿子的时候,余群珍就找过去警告过,让她不要痴心妄想。
只是没有成功,为了能嫁到自家,那个不要脸的居然将儿子拐到乡下去了。
行啊!
这一局你赢了,进了我邹家门。
可后面的日子要怎么过,还得我这么当婆婆的说了算。
余群珍从白宝珠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在心里盘算着要怎么折腾这个儿媳妇了。
她的目的也达到了,见到儿媳妇那张憔悴跟麻木的小脸,她很开心,有时候甚至想,找个这样的好像也不错,能生儿育女,还能伺候他们一家子。
这年代不允许找佣人,儿媳妇就是佣人。
见儿子还坐在沙发上发闷,余群珍将削好的苹果递过去,“行了行了,不出一个星期,肯定会回来。你什么都不用做,等她回来,再好好骂她一通就行了。”
余群珍拿上菜篮子准备去外面买点东西。
之前这些事情都是儿媳妇做,这两天得自己干,她还有些不习惯。
邹家耀咬了两口苹果,“妈,我跟你一起去吧。”
他没别的本事,但能哄人,知道怎么讨人开心,不然当初也追不上白宝珠了。
母子俩脸上带笑,换鞋出门。
而此时的大院门口,李麦红捏住刹车,刚好也到了。
区政家属院啊,多么气派的社区大院。
门口有安保员,有大铁门,里面有花坛,有球场,单元楼也是前几年刚建成的,每户都有单独的厨房跟厕所,环境和条件相当不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白宝珠怀孕后回城也有大半年了,李麦红时不时就会过来找大女儿,但她每次都是路过,然后去街道办公室那边,从来没有进过里面。
邹家看不上她这个老寡妇,不进白家门。
李麦红有自己的傲气,同样没有踏入过区政大院。
可打心底她还是希望女儿能过得好,只要邹家按照礼节上门拜访,都不谈彩礼不彩礼的了,只要认这门亲戚,她都不会说什么。过年过节,该走动的还是走动,不至于想找女儿还要去单位,路过都不进门。
但很显然,她的期盼没有达成。
第一次踏入这里,没想到是这么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