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许大茂看病

作品:《四合院之傻子的梦醒了

    饭后


    许大茂忧心忡忡的回到家就找到许富贵,说了生孩子的问题,说要是真的干下去许家就绝后了


    老俩口一开始没当回事,一个小傻子知道啥,还懂医术


    许大茂说王浩已经能在中医馆坐镇了,他们才信,赶紧带着许大茂去医院问问医生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许家父子都是一个毛病,少精,能有许大茂都是意外,更别说还有个闺女


    如果长期骑自行车或者纵欲会导致无精,绝后


    西医说暂时没办法,只能多锻炼身体


    几人又跑了中医馆,老大夫看了看这俩父子,都是大长脸,确认了是父子,难得还没绝后


    给他们开了固本培元的方子,俩父子都可以喝,一样的症状,大夫跟老许说你必须喝,万一再有一个儿子呢,俩儿子保险点


    父子俩都快哭了


    回到院里,父子俩又找到王浩


    许大茂说道“王浩,你看看我这个方子怎么样?有没有效果?”


    王浩看看方子,又给他们把把脉说道“有效果,但是效果慢,而且费钱,我给你改一下,更适合你们俩,还能省钱,不然你即使有孩子家底也被掏空了,你们要是不放心也可以拿我的方子给大夫看一下”


    “怎么不放心,肯定放心,你去的那个医馆我也去问了,那大夫对你一阵夸,特别说了你开的方子比他的好”


    “光吃药也不行,还得针灸,你们俩先吃药加针灸一个疗程试试,在这期间会有冲动,但是不能房事,用手都不行,要克制”


    “我媳妇要不要看看,她这年龄还能不能要孩子”许富贵问道


    “问题不大,小玲才几岁,不过看看也好,调理一下更有助于生孩子”


    就这样许家三人开始了苦逼的喝药生活,每天后院都是中药味。


    12月10号菜部分能卖了


    王浩带着样品来到四九城饭店,和丰泽园找到经理谈合作


    丰泽园在西城区,四九城饭店在东城区,不冲突,菜不多,除了自己吃,两个饭店还得限量


    现在北方还没有条件做暖棚,六几年才开始有暖棚,四九城的几家高档饭店也有蔬菜供应,但是都是通过飞机从南方运过来的,一张机票都几百,何况是菜,成本不是一般高


    王浩所有的菜跟猪肉一样,一块钱一斤,两个饭店每天小青菜各20斤,黄瓜各20斤,韭菜各五斤,蒜苗各十斤,签好协议王浩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每天饭店有人过来,不用王浩安排人送货


    有人会说贵,普通老百姓是不会去吃的,要明白全聚德一只烤鸭还8块呢,六十年代更是涨到14一只


    回去到街道办备案了协议,找李主任开了个条,这个生意才算完成


    李主任看到价格瞪大眼睛“王浩,你这菜价格没写错?猪肉才一块”


    “没错,不好定价,最后商量按猪肉价格来算”王浩风轻云淡的说道


    “这也太贵了,那你这菜地一年得赚多少钱?”


    “李主任,你要明白菜地有大半年是亏钱的?


    “怎么还能亏钱,你这一天都卖多少钱了”


    “现在是贵,也就卖这几个月,天暖和时菜才多少钱一斤,一两分钱,一天卖的菜不够一个人工资,而且我们一天烧的煤比我们一个院的都多”


    “也是,还得养活这么多人呢”


    “李主任,咱们街道烈属加上贫困户总共有多少人”


    “你们院的现在已经不算贫困户了,烈属加上贫困户总共还有215人,你问这个干嘛?”


    “我是这样想的,我暂时先不收回成本了,给每人做一身棉衣棉鞋,一斤肉,二十斤玉米面”


    李主任一下站了起来,震惊的问道


    “真的?你可知道这是多少钱?”


    “一千五足够了,做衣服我们院有三台缝纫机,上次全院做棉衣就是组织到一起做的,非常快”


    “这个你不用担心,你确定要送?”


    “主任,你这话说的,本来这个钱,扣除工资,扣除成本,还得上交一部分到街道呢,这个不就是街道给他们送吗?”


    “不一样,你当时搞这个,我压根没指望你上交,你能保证他们几家有稳定收入,不用街道办再为他们操心,已经是大功劳了,


    你提出的这个事有点大,我得上报,你这不是帮助几户,你等我通知,明天给你答复”


    “好的”


    第二天,市里的和东城区领导来到街道办,日报的记着也来了,领导对王浩进行了表扬,记者也对王浩进行了采访


    市里和区里商量决定报道时只说王浩个人捐助,没有提及他的养殖厂和大棚蔬菜,一方面这么贵的菜引起的风波不小


    另一方面,院里住着马大爷,不能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院子


    就这样王浩上了报纸


    不少资本家看到报纸都是一阵唏嘘,自己把那么多企业和房产都捐了,也没有报道,人家捐了一千多块却大肆宣传,人比人气死人


    这篇报道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个脑子不好的孤儿,带着5岁的弟弟,靠着补助过日子,不但帮助了自己院子里的困难户,还拿出积蓄帮助整个街道的烈属和困难户,


    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记住他,同时也带动了一股风,今年四九城所有烈属和困难户都有了新棉衣棉鞋,吃到了肉,收到了粮食,这股风正从四九城一点点向外扩散


    同时街道办的人都忙起来了,粮食,肉都简单,就是棉衣,棉鞋现做有点麻烦,买成品有点贵,也没那么厚,没必要浪费那个钱


    街道办安排人统计每个人的尺码,又把街道办的几间大房间腾出来,总共找来十台缝纫机,里面架上炉子,又找了几十个大妈,


    他们一听说这些是送给烈属和贫困户的,也不要工钱,还加班加点的干,总算用十几天时间把所有东西准备齐全


    这天王浩从外面回四合院,被闫埠贵拦了下来


    “王浩,这个报纸上说的是你吧?”


    “应该是吧?”


    “你这孩子,干了这么大的事也不说一声?怎么说咱们都是一个院的,我们也能捐个十块八块的”


    “你现在也可以捐”


    “现在捐也上不了报纸,你当时捐的时候我们跟着也能沾点光,现在捐也没人知道,钱不就打水漂了吗?”


    “闫埠贵,我最近是不是给你脸了?我捐钱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还教书育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的为人师表呢?你的师德呢?”


    贾张氏在家听到动静匆匆跑过来“闫老抠,你干嘛?欺负王浩是吧?”


    曹德仁跟宋轩也从家跑了出来“小浩,怎么回事?”


    “没什么事,就是最近没发火,闫老抠有点飘了,行了,都回去吧”


    东跨院,马大爷房间里,傻柱傻冒,贾大妈都在,还有二蛋


    今天他们才知道王浩捐物资,上报纸的事,都不是文化人,谁看那个


    “王浩,你不厚道,你说一声,我也捐点,要那么多也没用”傻柱说道


    马大爷说道“小浩这个事情做的对,有条件就去帮助一下别人,不光烈属,就那些贫困户,很多人都是因为打仗才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导致现在的困难,咱们国家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就得有个人带个头,才能让更多人去关注这些人,去帮助他们”


    “你们也别凑热闹,你们的钱是辛辛苦苦挣的,小浩这钱来的太容易,他也没准备留着,本来就准备给街道办的,捐了就捐了”


    许大茂说道“我们家现在天天喝药都快成困难户了,也没条件捐”


    贾张氏说道“十块八块的没问题,你一下帮助全街道的我们也跟不了”


    “你们不用多想,这次主要是我这园子里的蔬菜卖的有点贵,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但是有的人是肯定会知道,我怕有心人知道了会眼红,我几个的努力就白费了,我上了报纸,那些人就不敢有想法了”


    马大爷说道“小浩做的对,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有我在这呢,


    有些人有了点权力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真知道这里有新鲜蔬菜难免会利用手里的权力过来打秋风


    这个周末柱子来做一桌菜,我喊几个老兄弟过来聊聊天,跟他们通通气”


    “马大爷,你放心,安排的妥妥的”


    周末,来了六个老头,看了一圈都不想走了,都要搬过来,纷纷指责马老头不厚道,给马大爷气的吹胡子瞪眼的


    马大爷说道“你们来了也没地方,除了我这间房,别的房子都在育苗,一点空地都没有,来了睡鸡窝”


    几个老头又是一顿输出


    最后几人商量了一下,开春过来,明年再育苗,到时候把房子改成双层的,楼上育苗,楼下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