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献礼结束

作品:《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当下有随从自箱中取出丝卷,挂于一旁木杆。?萝,拉¨小¢税~ +已¨发+布·蕞_歆?璋?踕/


    五卷紫色丝绸,在东方日光下泛着奢华光泽,如梦如幻。


    宝物一经展出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随后,又是五卷带着菱形或云纹的丝绸挂起,又引得众人连连惊叹。


    “紫色锦缎,纹络天成,用于君王燕居之服,五卷。”许玉匠抬手介绍。


    这十卷紫色丝绸,一半用于承祭冕服,一半用于君王服装。


    后宫妃子闻听,个个面上带了迫切。


    说白了,没有她们的份!


    比之更迫切的是卿大夫,他们更是没有资格。


    “青色丝缟,肃静无暇方显至诚,忠贞诚信者可用,十卷。”


    “水红丝缟,朝夕着之似凝脂,女子用为佳,十卷。”


    “……”


    “红纹白瓷,礼敬百神,承祭牺牲,宗庙之用为佳。”


    “蓝纹青瓷,质地温润,宜于赏玩。”


    “黑纹白瓷,宜于祭祀。”


    “长颈青瓶,宜置宗庙。”


    许玉匠每次提到宗庙、祭祀时,总会不经意的看看,站在二皇子身后不远处的大巫师。


    对方心有所感,两人数次目光交汇。


    大巫师听的心喜,放在袖间的双手手心,都不由发汗。/x~t,i¨a~n\l*a`i/.`c/o,m·


    这些精巧、美观的宝物,二分有一占了祭祀的名头。


    这中间若没有华夏使者的作用,他是不信的。


    许玉匠的介绍很有章法。


    除了几个特定之物,其他都说的模棱两可。


    那些用于赏玩,用于忠诚、敬业者的东西,上至皇室,下至卿大夫,无可无不可。


    那些浅色艳丽丝绸,精妙小巧瓷器,用于女子。


    至于是妃子还是公子小姐,亦无可无不可。


    等许玉匠介绍完。


    广场上众人无不心存窃喜。


    他们看着展示陈列的物品,交头接耳,皆称颂华夏宝物华美。


    展示完毕,许玉匠朗声歌颂炎皇功德,陈述臣服誓词的同时。


    眼睛则数次扫过妃子们站立的方位。


    当他发现故主未在其列,心内如滚汤烹煮。


    二皇子象征性的接过一件红纹白瓷西方尊,双手捧起:“皇权天授,西方来朝!”


    钟磬齐鸣,贞人唱诵。


    当下负责祭祀者,便取瓷器、丝绸,或承接牺牲,或包裹甲骨。


    置于宗庙,以祭先王、天神。


    “南部远邦华夏族来贡,祈求祖宗庇佑、天神眷顾,炎部落社稷长存,宗庙永续。?狐/恋¢闻\血_ !追+蕞`新·章!节~”二皇子告祭祖先罢,嘉奖华夏使团。


    “多谢小皇!”许玉匠听罢,拱手道,“敝族贡品用于皇室祭祀,乃无上荣耀,不敢居功。”


    “珍奇宝物世所罕见,华夏族进献良多,足见侍奉皇室之诚意!”二皇子道。


    双方说罢场面话,司仪宣布颁赐回礼。


    一件件事先准备好的青铜礼器被侍者捧出,除此外,还有不少玉器、贝币、龟甲兽骨。


    看着这些高规格的回赐,许玉匠心中有了几分底气。


    其后。


    二皇子亲自在大殿宴请许玉匠。


    席间,他似是不经意的说道。


    “贵部丝绸为贵族追捧,先前就有诸侯献上少量。”


    “如今贵部一次进献良多,实让皇室惊喜!”


    “这些宝物产量还不错?”


    “小皇未得上君命乎?”许玉匠反问道。


    二皇子一愣,他不知道有什么命令:“还请使者细说。”


    “敝族使者先前己经往东夷战场朝见上君。”


    “上君有命,让敝族献上所产宝物之大部,故而不敢怠慢,星夜来聘。”


    二皇子恍然,解释道:“东方战事吃惊,父君还未遣使言明。”


    “那册封寡君一事,小皇也不曾知晓?”许玉匠问完继续道,“敝族地处南疆,不为诸侯所待见。”


    “为此寡君献出不少宝物,才使得诸侯前来交易。”


    “此番上贡不为分毫回礼,只愿皇室能册封寡君。不求与诸侯同列,亦可为皇室属臣。”


    二皇子不语。


    册封诸侯的大事,他还没有足够的声望得以主持。


    “兹事体大,非父君回归不可。”


    “哎呀……周围强族觊觎敝族技艺,几欲灭蔽族而后快。”许玉匠哭丧着脸,“若有皇室册封,那蔽族便为皇室庇护,也好存社稷,以奉皇室。”


    “等到上君回归,恐宗庙倾覆,部族沦亡。”


    “小皇乃上君既定之储君,但行此事,下使以为并无不妥。”


    “容吾与留守大臣商议。”二皇子愣了愣,“不日,给使者答复。”


    酒过三旬。


    许玉匠看着盛放酒食的高级、成套礼器,呜呜哭出声响。


    这动静引的主位二皇子,以及陪同大臣们好奇。


    “使者何故悲伤?”二皇子问道。


    “因见这些宝贵器物悲伤!”许玉匠抹着眼泪。


    “倒是吾之过错!”二皇子挥手道,“来呀,取一套器物送至客馆使者住处。”


    “非也!”许玉匠摇头拒绝,“只是睹物而思往昔。”


    “哦?”殿内众人皆好奇。


    “不敢瞒诸位。”许玉匠支起身子拱手,“下使曾在这座城邑生活十多年之久。”


    “当初乃城北作坊一介工匠,不幸获罪流落。”


    “蒙寡君信赖,授以上大夫之职,充为使团主使,身份迥异,真是令人感慨。”


    殿内王公贵族面面相觑,这位以一己之力牵动皇邑人心的使者,原先身份居然那样低贱。


    工匠、奴隶买卖经常发生,这老匠人被发卖亦属寻常事。


    众人心怪之,却也没有刨根问底。


    “使者如枯木逢春,现身居高位,当心喜何故悲伤?”


    “那时下使穷困潦倒,沿街乞食,险些饿死,若非贵人扶持,早入土腐朽。”许玉匠叹息着,“如今虽在同一城邑,却是美食俱列,珍馐在前。”


    “让人唏嘘……让人唏嘘!”


    “使者所述贵人者谁?”主位上二皇子心喜。


    他不时上街扶危济困,或许救助过此人也说不定。


    “正要为此事求小皇!”许玉匠再拱手,“当日下使饿的头晕眼花,扑倒在地。”


    “恰好有人塞食物与下使。”


    “下使扑地叩谢,那仆从模样的人却答,莫要谢他,是宫中妃子怜惜下使年老无依,故而赏赐。”


    “下使求小皇,正为拜会后宫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