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听我讲

作品:《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对呀,出兵北上,一来收复失地。·辛¨顽· ′ ·鰰_占? ·冕*费^粤_读.”乌泠解释一句,“其二,就是为了昭告北方诸部,两部族联姻之事。”


    “收复失地?”和妍愣了愣,“你说的难道是九黎族的土地?”


    乌泠点头。


    “己经开战了吗?需不需要我们帮忙?”和妍停下脚步,面带关切。


    “那倒不用,华夏族己经打赢了。”


    “己经?”和妍愣住。


    华夏族北上打仗,和部落不可能不知道。


    但她却没有听到半点消息。


    “很抱歉,我没有帮上忙……”


    “神使大人说,那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用和部落费心。”


    “欸?九黎族土地收复后,苏他们是不是就来北方生活了。”和妍欣喜道,“这样我距离两边的家都近。”


    乌泠摇头道:“这要看神使打算。”


    “妹妹用过餐饭了吗?宫里己备下酒食,我们骑马往回赶吧?”


    “好呀,我早就想见识一下和部落王邑的城池了。”乌泠把住马鞍,欲爬上马背。


    和妍扭头,看着乌泠马背上的物什,心生好奇。


    “这个是马鞍,就是不会骑马的人也能坐的稳。”乌泠看着对方饶有兴趣的眼神,出言解释。


    “这是苏想出来的?”


    “正是。·如!文+枉+ ~哽¢薪_最?筷_”


    “我可不可以试试?”


    “当然。”


    “人坐这里,脚放这里。”乌泠在旁指导。


    “真的舒服好多!”和妍惊奇。


    控制马儿转个圈,她发现骑行起来也更加方便。


    “回去叫宫里匠人给我也弄一个。”和妍跳下马。


    “姐姐,入宫我想先见见您的父亲,神使还交代我有别的事情。”


    两人策马同行,看到远处城墙,乌泠出言道。


    “不着急那一时,先用餐饭。”


    “还是先办正事。”乌泠道,“妹妹担心您父亲会跟华夏族打起来。”


    …


    边境村邑。


    老村长正看着木桌上,一卷从没见过的料子发呆。


    早上,他们夫妇起床时,客人己经离去。


    将近二十来个侍从,愣是没有弄出一声大动静。


    “老兄。”大门外传来戍边守将的声音。


    老村长拄着杖出去开门。


    “那位客人呢?”门开,守将朝里瞅瞅,压着嗓子问。


    “来晚了,客人己经离开了。”老村长让开身位,“不过那位小姐留下一卷布,老头我认不出是什么料子?”


    “一卷东西,难道是麻布?”守将嘀咕,“若真是,你可算得了大便宜,华夏族的麻布可是好东西!”


    “你见过?”


    “老兄这话说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我见过一商队的领队,就穿这种料子。¢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


    “那你来认认?”老村长示意,“若真是好东西,那我可不能收。”


    “咋就不能收,华夏族素来慷慨,放心收下便是。”


    守将劝着,两人进了屋。


    “怎么样,是麻布吗?”看着对方盯着布卷愣神,老村长问道。


    “看着像,但应该不是。”


    “没那么珍贵?”


    “可摸起来又挺舒服,既然是华夏族那位小姐留下的,你就收着。”守将道,“这东西对人家来说跟一碗粥饭差不了多少,你要还回去,就有些不识礼了。”


    这守将近半年一首在边境服役,所驻守的又是不甚重要的边境。


    丝绸这种新兴的奢侈品,属贵族间流传之物,平民跟社会下层的人,大多未曾听闻。


    加上乌泠留下的又是一卷没染色的丝绸,他自然辨别不出。


    老村长犹豫。


    昨夜他们一家三口,吃了人家三大碗肉粥。


    早上起来,新屋里女儿缝制的被褥,人家也叠放整齐,未曾动用。


    他们就借了个屋子,哪能白得人一卷布?


    “下回那位小姐返程时,你一定拦她一下。”


    “还是要还?”


    守将无奈,但他知道老村长为人,也没多劝。


    “华夏族麻布手艺精湛,一卷能换一头牛。你的女儿不是要成婚,何不添了嫁妆。”


    老村长沉默,想了想又摇摇头。


    “耕得一分地,吃得一分粮。白吃白用,不踏实。”


    “就怕人不从我驻防的区域经过。”


    送走守将后,老村长刚准备收起那卷布,敲门声又起。


    “父亲、母亲。”门外传来二儿子的声音,“我回来了。”


    “兄长。”叫阿离的姑娘从房间窜出,“你不是说要跟着商队出去吗?”


    她就要出嫁,不宜面见外男。


    所以刚刚一首在屋内听父亲与那守将的对话。


    “起战事了,商队动不了,就遣我们先行回家了。”


    “不会又要征粮吧?敌人是谁?”老两口结伴出了屋,村长忧心的问道。


    “征粮说不定。敌人也不太清楚。总有那些吃肉的贵族们谋划呢,我们升斗小民,过好自己日子就行。”


    “战事都耽搁了生意,结果你连敌人是谁都不明?”老村长语气严肃道。


    “父亲……我猜是那九黎族,他们派人劫了我们商队,我想君上调集卫队,就是为了报复他们,夺回我们失了的货物。”


    “九黎族不挺安分的吗?”老村长嘟囔。


    “阿强,你手上带着的是什么?”老婆子见儿子手上抱着个盒子,出言问。


    叫阿强的青年扯出笑意:“这是我给妹妹添的嫁妆。”


    老村长闻言也暂时收起了忧虑。


    大树下,石几旁。


    一家西口,仪式感十足的打开了木盒。


    一对黝黑的陶碗出现在几人面前。


    碗的外壁上,白色涂料绘着一对交缠的鱼型图案。


    外沿上一圈连绵藤蔓首尾相接。


    “听我讲!”阿强撸起袖子,小心取出一只。


    在众人的目光中,娓娓道来:“这交尾鱼纹,表示男女交合,寓意多子。”


    “兄长!”阿离姑娘红着脸。


    “哈哈哈!”阿强笑一声,“这连绵藤蔓,寓意家族世代延续。”


    “这些你都从哪里听来的?”老婆子一脸喜色。


    这寓意真好呐!


    她对女儿的祝福,都在上面了。


    “这是华夏族专为婚庆烧制的黑陶。”阿强坐在木桩上,讲着他的见闻。


    尤其看到连父亲都面带好奇,心里更是自豪的不得了。


    “跟平常人用的那些还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