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驱车携美谋私意,曹府定计归谯县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邹氏乖巧地应道:“妾身等夫君归来。”


    不多时,尹氏便收拾妥当,换了一身更为华丽的衣裙,头上还簪了一支成色极佳的珍珠钗,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时更多了几分贵气。


    她走到刘度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夫君,妾身准备好了。”


    刘度打量了她一眼,满意地说道:“嗯,走吧。”


    两人并肩朝着院外走去,邹氏送到院门口,目送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才缓缓转身回了亭中。


    看着桌上尚未冷却的酒壶和散落的果盘,邹氏轻轻叹了口气 。


    夫君的心思,果然不是她们这些妇人能够完全猜透的,不过只要能留在夫君身边,为他打理好后院,便已足够。


    刘度带着尹氏坐上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驶去。


    车厢内,尹氏显得有些紧张,双手不停地绞着裙摆,口中喃喃自语:“太后会不会觉得妾身不够端庄?妾身该说些什么才好?”


    刘度看着她慌乱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伸手将她搂入怀中,轻声安抚道:


    “不必紧张,太后为人亲和,不会为难你的。你只需如实回答她的问题,保持端庄便可,有我在,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感受到刘度怀中的温度,听着他温柔的话语,尹氏心中的紧张渐渐消散,轻轻点了点头,靠在刘度的怀中,不再言语。


    马车在夜色中缓缓行驶,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的声响。


    车厢内一片寂静,只有两人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带着几分暧昧,又藏着几分对未知的期待。


    刘度靠在软垫上,闭上眼睛,脑海中却在思索着进宫后的事情。


    他想着与何太后见面后,该如何劝说何太后,将尹氏也给拉下水,让她也接入到唐姬跟何太后的遗物中。


    马车行驶得平稳而迅速,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隐约出现了皇宫高大的轮廓,宫墙在夜色中如巨兽般蛰伏,灯火沿着宫墙连绵不绝,透着庄严与肃穆。


    而与此同时,洛阳城内另一处府邸,曹府,却是另一番景象。


    此刻虽已深夜,曹府的正厅却依旧灯火通明,烛火跳动间,映照着厅内两人的身影。


    主位上坐着的正是曹操,他身着一袭深色常服,眉头微蹙,手中把玩着一只酒杯,眼神深邃地望着厅外的夜色,显然毫无睡意。


    在他对面的客座上,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此人赤着上身,露出一身结实的腱子肉,每一块肌肉都线条分明,一看便知是常年习武、出身军旅之人。


    他面容刚毅,五官轮廓与曹操竟有几分相似,让人不由得暗自猜测,这人与曹操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厅内除了他们两人,再无他人侍奉,连刘度多日未曾见到的卞氏,今日也没有在旁边作陪。


    自从那日与刘度暗中商议好,用怀孕的借口推脱曹操的过夜要求后,卞氏这段时间便一直待在自己的院落里,刻意营造出怀有身孕、安心养胎的假象。


    卞氏本就不是初次生育,对孕期的种种细节了如指掌,伪装起来自然毫无破绽。


    更何况,曹操向来对女人不算体贴,平日里心思大多放在朝堂与兵马之上,对后院妇人的关注度本就不高,如今更是很少去卞氏的院落探望,这怀孕的谎言,暂时还没有暴露的风险。


    曹操凝视着夜色许久,才缓缓收回目光,看向对面的男人,声音带着几分复杂的感慨:


    “子孝啊,你说我是不是选错了?这刘度崛起如此之快,若是我当日答应了他的招揽,恐怕现在早就已经飞黄腾达,便是坐上司隶校尉的位置,也并非没有可能。”


    原来,曹操对面这个一身腱子肉的男人,正是他的堂弟曹仁,字子孝。


    在后来的曹魏阵营中,曹仁可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守将,虽说他的武力并非天下无双,不及吕布、关羽那般冠绝当世,却尤其擅长防守作战。


    演义中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连曹操都一度想要迁都避其锋芒,


    可曹仁却率数千残兵,在被洪水围困、粮草断绝的绝境中,坚守樊城数月之久,硬生生拖到了徐晃的援军到来,最终击退关羽,保住了曹魏的南方屏障。


    他一生为曹魏镇守疆土,历经大小战役无数,从未有过重大纰漏,堪称曹氏宗族中最顶级、最可靠的将领之一。


    此刻,曹仁听了曹操的话,并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端起桌上的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平静地看着曹操,静静等待着他的下文。


    他跟随曹操多年,太了解自己这位兄长的脾气了,曹操胸怀大志,心高气傲,绝不是甘心屈居人下之人,方才那番话,与其说是在后悔,不如说是在抒发心中的郁结。


    见曹仁没有回话,曹操也不介意,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给自己满上一杯,才继续问道:


    “家里的资产变卖得如何了?那些招募来的兵马,可操练好了?”


    这话一出,便揭开了曹操心中真正的盘算。


    原来,曹操虽然人在洛阳,处境却远不如表面那般安稳。


    此前袁绍被刘度驱逐出洛阳,而曹操出身宦官之后,在朝堂上本就不受那些士族官员的待见,如今更是早已没了官职,成了无职无权的闲散之人。


    虽说他与刘度的关系还算不错,刘度也曾多次表达过招揽之意,但曹操早已拒绝过一次,以他的性格,自然拉不下脸再去主动讨要官职。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他早已暗中做了决定。


    离开洛阳,返回老家谯县,变卖家产募集士兵,趁着这乱世纷争,真正为自己谋划一番事业,而非在洛阳寄人篱下。


    曹仁听到曹操的问题,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坐直,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地说道:


    “兄长放心,家里的田产、商铺已经变卖得差不多了,所得钱财足够支撑初期的军需。”


    “目前我们已经征得五千乡勇,这些人大多是家乡的青壮年,底子扎实,我连日带着他们操练,从队列、阵型到基础的刀枪武艺,都已有了几分模样,算得上是初具气候了!”


    他说起兵马之事时,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显然对自己操练的成果颇有信心。


    五千乡勇虽然不算多,但都是同乡子弟,凝聚力强,再经过他的严格训练,足以成为一支能战之师。


    听了这话,曹操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满意地点了点头,下意识地站起身,走到窗前,目光再次投向夜色下的洛阳城。


    这座繁华的帝都,曾是他心中建功立业的向往之地,如今却成了他不得不离开的地方。


    他举起手中的酒杯,对着窗外的夜色,将酒一饮而尽,语气坚定地说道:


    “好!明日我们就启程回谯县!这洛阳城虽好,终归不是我曹操久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