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徐荣待死询战局,刘度惜才招降来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刘度抬眼看向被带进来的徐荣,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指尖下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
他悄然动用系统探查,信息中徐荣好感度50的字样一闪而过,刘度随即心中微微一松。
50点好感不算高,却也绝非敌视,看来这徐荣并非油盐不进,倒还有争取的余地。
徐荣站在厅中,虽身陷囚服、发丝凌乱,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姿态。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前厅的陈设, 雕花的梁柱、铺着锦缎的案几、墙上悬挂的宝剑,最后落回刘度身上,眼神里没有恐惧,反倒带着几分探究。
自被俘那日起,他便一直在反复回想西郊大战的场景,想不通自己为何会败得如此彻底。
他本是西凉军中少有的务实将领,不像李傕、郭汜那般只知劫掠,也不像张绣那般固执己见。
这些日子他没少观察刘度的军队。
虎贲军将士个个身姿挺拔,巡逻时步伐整齐,即便对待战俘也未曾滥用私刑。
更重要的是,他曾远远看到虎贲军路过街巷时,对百姓的财物秋毫无犯,甚至会主动帮老人搬东西,这与董卓麾下那些烧杀抢掠的西凉兵截然不同。
此刻面对刘度,徐荣心中的疑惑渐渐有了答案。
他败,无非两点:一是刘度自身的勇武远超想象。
那日西郊的埋伏,他与张绣、胡车儿等人亲自带队,本以为凭借人数优势和突袭之势,即便杀不了刘度,也能将其重创。
可没想到刘度手持青龙戟,在乱军中如入无人之境,所到之处西凉兵纷纷落马,他们几个将领联手围攻,竟连刘度的衣角都碰不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突围而去。
二是虎贲军的战力颠覆了他的认知。
他本以为朝廷军队多是些养尊处优的废物,西园军便是最好的例子,可虎贲军却个个如猛虎下山,寻常士卒都能以一当十,拼杀时悍不畏死,且令行禁止,指挥有序,分明是百战之师的风范。
徐荣私下里甚至想过,若是自己与一名普通的虎贲军士卒单挑,恐怕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也正是看清了这两点,徐荣对刘度的好感才悄然滋生。
在这乱世之中,能拥有如此勇武和治军能力的人,值得他发自内心的佩服。
尤其是见识过虎贲军的纪律和对百姓的态度后,他心中竟隐隐生出一丝渴望。
若是能加入这样的军队,或许比在董卓麾下浑浑噩噩更有意义。
可这份渴望很快又被他压了下去。
他太清楚自己的处境了,论名气他不如华雄;论资历,他在西凉军中不过是个中层将领,连董卓都未曾真正重视过他。
而刘度是汉室宗亲,如今更是手握重兵、深得天子与太后信任的大将军,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看得上他这个败军之将?
这些日子,战俘营里每天都有西凉将领和士卒被拉出去处决,刑场方向传来的惨叫声,成了所有战俘心中的阴影。
徐荣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减少,心中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此刻被带到刘度面前,他只当是自己的死期到了,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侯爷今日召徐某前来,可是要处决徐某?”
刘度闻言,放下手中的茶杯,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若是,你待如何?”
徐荣心中一凛,握着拳头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泛白,却依旧挺直了脊梁,眼神坚定地看着刘度:
“徐某征战多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是临死前,想求侯爷一件事,西郊那一战之后,战局如何?相国与袁绍,如今是何下场?”
刘度有些意外,没想到徐荣临死前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家人,也不是身后事,竟是战局走向。
他挑了挑眉,没有丝毫藏私,缓缓说道:
“西郊一战后,董卓的西凉军主力被我击溃,他带着残部往西逃去,如今应该已经到了长安。至于袁绍,他的西园军丢了粮草,损兵折将,像丧家之犬一样逃去了河内,短时间内怕是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徐荣听到这话,瞳孔微微一缩,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在西凉军多年,太清楚西凉军的实力了。
那是一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军队,即便面对关东诸侯联手,想来都有一战之力。
可刘度不仅击溃了西凉军主力,还将董卓逼得西逃长安,甚至连袁绍都被打得落荒而逃,这样的战绩,简直匪夷所思。
他看着眼前的刘度,心中的佩服又深了几分。
刘度年纪轻轻,却已有如此手腕和实力,不仅瓦解了西凉军,还稳稳占据了洛阳这中原腹地,分明已经有了成就霸业的根基。
徐荣长叹一声,脸上露出释然的神色,对着刘度躬身行礼:“侯爷雄才大略,徐某输得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请侯爷动手吧!”
刘度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摆了摆手道:
“谁说我要杀你了?我今日召你前来,是有一事想问你,你可愿意归顺朝廷,为我效力?”
“什么?” 徐荣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愣在原地,嘴巴张了张,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怎么也没想到,刘度身为大将军,竟会亲自招降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西凉败将!
在他的预想中,自己要么被直接处决,要么被发配为奴,归顺朝廷这种事,他连想都不敢想。
徐荣看着刘度,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戏谑或嘲讽,可刘度的眼神平静而认真,没有丝毫玩笑的意味。
前厅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传来的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徐荣的心脏砰砰直跳,脑海中一片混乱,无数念头涌上心头。
他想起了在西凉军中的不得志,想起了虎贲军的严明纪律,想起了洛阳百姓对刘度的拥戴,也想起了自己心中那份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刘度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给了他足够的时间思考。
他知道,徐荣此刻心中必定充满了挣扎,50点好感只是基础,想要让他真正归心,还需要给他足够的震撼和信心。
过了许久,徐荣才缓缓回过神来,眼中的震惊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激动和坚定。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对着刘度躬身,这一次的姿态比之前更加恭敬,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却无比清晰:
“侯爷若是不嫌弃徐某是败军之将,徐某愿归顺朝廷,从今往后,唯侯爷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