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许攸献策,劫粮为上?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夜晚的西园军大营,中军帐内灯火如昼,将帐内每一处角落都照得亮堂。
袁绍盘腿坐在主位的软垫上,猩红披风搭在肩头,指尖漫不经心地划过案几上的青铜酒樽。
帐内另一侧,许攸正端坐着,这位长相略带猥琐的中年谋士,打从一开始就守在帐中,此刻手里正捻着几枚竹简,目光落在上面却没怎么细看。
帐内的亲兵垂手侍立,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惊扰了主位上那位心思难测的将军。
“子远,今日可有什么要紧消息?” 袁绍率先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许攸闻言,立刻放下竹简,起身拱手:“主公,确有一事需向您禀报。”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了几分,“探子传回消息,昨日刘度的乔迁宴席上,荀彧、荀攸兄弟都亲自出席了。”
袁绍端起酒樽的手微微一顿,眉头微蹙:“哦?他们去做什么?”
“探子说,那兄弟二人全程陪在刘度身侧,席间对刘度的提议无不应和,看向他的眼神里还带着几分明显的敬重,瞧那模样……”
许攸压低声音,“分明是已经归顺了刘度!”
“啪!”
一声脆响骤然在帐内炸开。
袁绍手中的青铜酒樽猛地砸在案几上,酒水四溅,樽身当场裂开一道缝隙。
他猛地站起身,猩红披风在身后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眼中怒火熊熊:“荀家欺人太甚!”
“我袁家待他们不薄,先前让荀彧掌管玉玺,还推举荀攸做了天子近臣,这等恩遇,他们不思回报也就罢了,居然敢投奔刘度那个黄口小儿!”
袁绍在帐内快步踱着,腰间玉佩随着动作发出叮叮脆响,与他粗重的喘息交织在一起,
“刘度算什么东西?不过是靠几分运气混上冠军侯的位置,荀家竟看不出谁才是真命天子,真是瞎了眼!”
许攸站在一旁,看着暴怒的袁绍,脸上露出几分无奈。
他实在想不通,刘度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荀家这等底蕴深厚的家族下定决心归顺。
要知道荀家家学不凡,族中子弟遍布朝野,向来谨小慎微,从不轻易站队,如今却在刘度刚得势时便倾力相投,实在让人费解。
等袁绍的怒火稍歇,许攸才上前一步,拱手道:
“主公息怒,此事确实棘手。荀家在士族中声望不低,若是他们带头站队刘度,各地士族恐怕会迟疑观望,甚至跟风投靠,对主公您极为不利啊。”
袁绍的脚步停住,脸色依旧难看,却比刚才冷静了些。
他自然清楚士族支持的重要性,当年自己能在洛阳迅速立足,靠的就是袁家累世声望和士族拥护。
若是荀家真带了头,后果不堪设想。
“那你说,该如何应对?” 袁绍的语气缓和了几分,看向许攸的目光带着询问。
许攸连忙说道:“依属下之见,此事绝不能就此作罢。当务之急是把玉玺牢牢握在手中,那是天命象征,有了玉玺,即便荀家倒向刘度,天下人也只会认主公您为正统。”
他凑近几步,声音压得更低,
“过几日的朝会,主公可安排人手发难,就说荀彧兄弟私通外臣,顺势夺回掌管权,到时候名正言顺,谁也挑不出错来。”
袁绍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着,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为人向来自大,总觉得凭着自己的声望和数万西园军,足以震慑天下,玉玺在不在手中,似乎没那么重要。
但许攸的话也有道理,玉玺终究是个象征,握在手里总比落在别人手中强。
“此事…… 容我再想想。” 袁绍含糊应道,显然没把这提议太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除掉刘度和董卓这两个心腹大患,至于玉玺,以后有的是机会拿回来。
念头转到董卓身上,袁绍的脸色又沉了几分,看向许攸:“董卓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许攸回道:“那老贼越发嚣张了。属下派去的人说,西凉军在洛阳城里横行霸道,沿街劫掠,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听说董卓府中粮草快见底了,想来是打算靠劫掠凑足粮草,丝毫没有向主公低头的意思。”
“岂有此理!” 袁绍的怒火再次被点燃,猛地一拍案几,案上的竹简散落一地,
“他董卓不过是个边地武夫,若不是当年我袁家提拔,他能有今日?如今竟敢在洛阳如此放肆,真当我西园军是摆设不成?”
他在帐内转了几圈,眼中杀意渐浓:
“不行,绝不能让他这么嚣张下去。子远,你速速想个办法,给董卓点颜色看看!最好能让他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我抗衡!”
许攸心里暗暗叫苦,董卓麾下的西凉军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匪,战斗力极强,想要讨到便宜谈何容易?
更何况西园军虽多,战力远不及西凉军。但他也知道,此刻说丧气话只会火上浇油。
许攸眼珠转了转,试探着说道:“主公息怒,董卓势大,硬碰硬怕是讨不到好。不如…… 从他的粮草下手?”
袁绍眉头一挑:“哦?怎么说?”
“董卓粮草短缺,定然会派人去外地调粮。属下查到,他派去长安调粮的队伍不日就要返回洛阳,咱们可在半路设伏,劫了他的粮草。到时候董卓军中无粮,自然会不战自乱。”
许攸躬身说道。
袁绍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意动。
劫粮确实是个好主意,既不用与西凉军正面交锋,又能打击董卓锐气,一举两得。
“此计甚好!” 袁绍拍了拍许攸的肩膀,脸上终于露出笑意,“就依你之计行事。此事交给你去办,务必干净利落,别留下把柄。”
许攸连忙应道:“属下遵命!定不辜负主公厚望!”
袁绍重新坐回主位,示意亲兵添酒。帐内的气氛缓和了许多,烛火也仿佛安稳了不少。
许攸看着袁绍端起酒盏,心里却总有些不安。
刘度刚得荀彧兄弟相助,实力大增,若是他们插手此事,后果不堪设想。
可他见袁绍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终究还是把担忧咽了回去。
夜色越来越深,西园军大营的灯火渐渐稀疏,只有中军帐内依旧亮如白昼。
袁绍的笑声偶尔传出,带着志得意满,仿佛已看到董卓无粮溃败、刘度俯首称臣的景象。
却不知,一张针对他的大网已悄然张开。
他自己的粮都不安稳呢,居然还幻想去劫董卓的,简直是痴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