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荀彧二人的疑惑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随着何太后一声令下,满朝文武全部应声行礼。


    不过等到袁隗看了看人群中的两人,顿时流露出了一抹笑容。


    那二人年纪不大,年长一人看着三十左右,年轻那个也不过20出头的样子,长得都算儒雅俊秀。


    此二人乃是颍川大族荀家后起之秀,荀彧以及荀攸。


    他们也是通过袁隗的渠道,才能够入朝为官的。


    今日之所以能够参加朝会,也是因为昨日的谋划。


    既然太监们诛杀殆尽了,那么掌管玉玺和天子印信的符节令,还有传递消息的黄门侍郎,自然要牢牢把握在手里。


    跟三公这等大臣不同,这些旁枝末节的小官员,有的时候才是无数任免的关键环节。


    想到这里袁隗给了袁绍一个眼色,手指捕捉痕迹都指了指,文官行列最末尾的荀家叔侄。


    袁绍得到这番指点,也才明白怎么回事,知道此事重大的袁绍,也不敢有任何迟疑。


    刚才一番交锋,他已经被刘度的压制了,如今若是不能扳回一城,以后还怎么图谋那大将军之位?


    想到这里袁绍站出来,对着太后拱手说到


    “太后既然下旨,自然需要有人拟旨宣读,然先帝将相关职权都委任于太监,以至于牵扯出十常侍之乱,微臣建议将符节令和黄门侍郎,重新启用,以免重蹈覆辙”


    此刻袁绍的出击,才算是今日朝会的重中之重,只要拿下了这两个官员,后面不管是司徒也好,太尉也罢,丢了也就丢了。


    毕竟玉玺和天子传信的人,都在自己手里掌握着,又何愁不能大权在握?


    哪怕是司徒,也无法跳过符节令和黄门侍郎,直接对下面的官员发号施令的。


    何太后自然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只是觉得自己宣读旨意后,为什么不像往常一样,立刻就有人拿着圣旨出来。


    现在一听袁绍的话语,才算是明白是何缘故。


    不过她就算再怎么单纯,也知道玉玺的重要性,符节令掌管玉玺等皇帝各种印信,若是随便交出去,恐怕自家儿子的皇帝,就别想再坐稳了。


    可是转过头看了看站在儿子旁边的刘度,何太后清晰的记得,清晨之时刘度吩咐过,如果袁绍任命的是荀彧荀攸两人,那就同意即可。


    何太后对于刘度的话,自然是毫无怀疑的,所以赶忙对着袁绍冷冷的说到


    “那不知道袁将军有何人选,此职位事关重大,若不能令哀家满意,那玉玺还是暂时留在哀家身边把”


    何太后这时候也才想起来,昨日回到寝宫之后,就没有再看到玉玺等印信了,此刻仔细一想,她明白恐怕落入袁绍手里了。


    虽然没有天子身份,拿了这玩意也没有用,但是始终会让刘辩皇位不稳。


    也是直到这一刻何太后才明白,袁绍昨天的那些操作,可都是精心规划的。


    不光是扫除皇宫内的宫女太监,更是将玉玺都掌握在手,若不是刘度横插一脚,恐怕大汉朝堂就是袁家一言堂了。


    袁绍听到太后问题,顿时心中一喜,他还真怕刘度和太后,连这一步都算好了,要跟自己争一争呢。


    “臣举荐颍川荀彧为符节令,荀攸为黄门侍郎,此二人皆出自经学世家,可保印信无虞!”


    人群中的荀彧和荀攸,此刻再也不能事不关己,两人匆匆走到大殿中央,毕恭毕敬的行礼。


    刘度居高临下,仔细的打量了两人一眼,不得不说这叔侄二人,不愧是世家出身的,基因确实还不错。


    不过最让刘度欣喜的,还是两人的好感度,他现在早就养成习惯,看到任何人的第一眼就是先看简介。


    【姓名:荀彧】


    【年龄:23岁】


    【身份:守宫令】


    【好感度:60】


    【获得的吹牛效果:暂无】


    【姓名:荀攸】


    【年龄:31岁】


    【身份:黄门令】


    【好感度:70】


    【获得的吹牛效果:暂无】


    两人之中荀彧是守宫令,而荀攸则是黄门令,也就是黄门侍郎低一级的官职。


    之前因为太监的存在,荀攸这个黄门令和荀彧的守宫令,估计也是有名无权。


    令刘度惊喜的是,两人的好感度,全都达到了六十点以上。


    尤其是荀攸,更是有着70点的程度,这可是跟王允那老东西差不多了。


    想来今日朝会的发展,刘度也算是大显神威,算是博的了两人的关注。


    看到这里,刘度没有丝毫阻拦袁绍的想法了,毕竟确认了好感,以后定然能够拉拢的人,掌管玉玺传信的职位,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何太后在袁绍说完之后,不着痕迹的看了刘度一眼,眼神之中的惊讶,已经是无以复加了。


    要知道朝会之前,刘度就曾断言过,袁绍一定会提议荀彧和荀攸,担任这两个重要职位,此刻居然真的应验了。


    见识到刘度的神机妙算,何太后对于将这两个职位,交给世家子弟也才放心不少。


    有刘度这般足智多谋,不管有什么问题,想来也足以应对了。


    想到这何太后微微颔首,然后淡淡的说到


    “既然如此,就按照你说的办,荀攸荀彧即可拟旨将刚才的封赏落实!”


    荀攸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的不解。


    袁绍刚才介绍的时候,可是特意提及二人世家出身,何太后如今跟袁绍水火不容,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同意了?


    他们当然也知道,何太后的背后,就是今日光芒耀眼的刘度,除此之外不做他人想。


    而刘度表现的老谋深算,虽然年轻却进退有度,这才让荀彧二人都佩服不已。


    此刻居然答应了袁绍的计划,两人不由得猜测,难道自己高看刘度了?可是想到刚才刘度的以退为进,两人又觉得恐怕没那么简单。


    二人心中虽然想得多,但是手脚并不慢,荀彧很快从袁绍的人手里,拿过了玉玺,年少的他手捧传国玉玺,心中难免一阵激荡。


    心中不由得想到


    “若是刘度能够忠心汉室,恐怕大汉中兴有望啊!”


    而荀攸也是手脚麻利,很快写好圣旨和任命书,然后宣读了起来。


    至此,今日朝会算是圆满落幕!


    袁绍觉得自己赚大了,刘度则是笑看着荀攸二人,


    因为刘度分明看到,刚才宣读旨意时,荀彧两人的好感度又提升了少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