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三年09个月

作品:《四合院:八尺婴儿,念力镇禽兽

    材料很快备齐。


    何雨天亲自操作。


    他手持喷胶枪,众目睽睽之下,


    枪口对准第七号槽,对应绕组端部接头缝隙。


    念力无声无息辅助着,精准控制着胶液流向和渗透深度,


    确保每一丝受损缝隙都被完美填充。


    动作沉稳、精准,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娴熟和老练。


    最后,他麻利在指定位置,套上绝缘套管,用热风枪密封加固。


    整个过程,不到一小时。


    其实,他如果只是一个人,能维修的更快。


    “可以了,合闸试机!”


    何雨天放下工具,抹了把额角细汗。


    当演员太辛苦了。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电工颤抖着手,合上电闸。


    “嗡——!”


    低沉、平稳、有力,电机轰鸣声瞬间响彻整个车间。


    转子平稳启动,带动着水泵叶轮,开始缓缓旋转,越来越快,最终达到额定转速。


    电流表指针,稳稳停留在正常区间,再无一丝波动。


    那股恼人焦糊味,也彻底消失。


    “成功了!!”


    “太好了!矿有救了!!”


    “神了!真是神了!!”


    短暂死寂后,是震耳欲聋的欢呼。


    掌声响起来。


    矿工们激动跳了起来。


    技术员们难以置信看着仪表,又看看何雨天。


    咋回事?


    别人是外门看热闹,可他们是内行啊。


    他们怎么看不出来,是怎样修好的?


    矿长冲上来,紧紧握住何雨天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


    “何顾问!何顾问!太感谢了!你可是我们矿的大恩人啊!”


    陈志远更是用力拍着何雨天肩膀,笑得见牙不见眼,脸上满是骄傲:


    “好小子!干得漂亮!立大功了!我这就给部里打报告!”


    “这项目后续的优化调试,你必须给我参加!跑不了!”


    两个苏联专家站在人群外,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伞交给个子高的人撑,是他们认的理。


    最终也只能无奈耸耸肩,对着何雨天方向,竖了竖大拇指。


    庆功宴持续到深夜。


    何雨天借口学生身份不便多留,婉拒了矿上下半场招待,


    关键这个时候下半场不像后世,也没啥好玩的。


    陈志远亲自用吉普车,送他回了学校宿舍。


    躺在硬板床上,听着室友们均匀鼾声,何雨天意识沉入空间。


    今天那个大电机,在念力空间一比一模拟成型。


    只要有材料,他可以徒手搓出一个这样的电机。


    空间一角,那里静静躺着一份矿上开具的《重大技术贡献证明》,


    以及陈志远硬塞给他的,第一机械工业部八局“特聘技术助理”证件。


    看着这两份意外的功勋,何雨天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本想低调混个文凭就溜回四九城躺平,


    这倒好,才开学几天,就被卷进了部级项目,还成了什么特聘助理。


    他的名字也出现在,红头文件底下呈批件里面。


    不过……这种被人崇拜的感觉,似乎也不坏?


    至少,空间里那堆够吃三年的肉,


    加上这层技术身份,家里的饥荒之忧,算是彻底解除了。


    虎妞那堆肉山,是它的,他不会动。


    他翻了个身,意识退出空间,明天找虎妞它们玩。


    ……


    ……


    1963年春。


    冻了一冬黑土地开始松动,向阳坡上的积雪融化。


    哈工第一电机制造学校后山,那片墨绿老林子,也悄然换上了新绿。


    机修车间深处,最后一组测试数据被工整,誊抄在实验记录本上。


    陈志远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熬得通红的眼睛,又拿起那份记录,一个字一个字核对。


    良久,他才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中是压不住的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


    “成了!何工!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比设计预期还高出百分之八!咱们……咱们成了!”


    他口中的“何工”,正是穿着工装,斜倚在工具柜旁的何雨天。


    三年多的项目锤炼,让这个少年褪去了最后一丝青涩。


    身高蹿到了一米八一,肩背宽阔,身姿挺拔如林间白桦。


    眉眼间那份懒散还在,却显从容与自信,内敛而沉静。


    “陈工,您再核对一遍?”何雨天笑了笑。


    结果早在念力空间,无数次模拟推演中,就已注定,此刻不过是尘埃落定。


    “不用核了!错不了!”陈志远大手一挥,力道依旧大得惊人,


    “你小子!真是我们八局的福星!部里的嘉奖令已经在路上了!


    这次新型矿用深井潜水泵电机的研发成功,你是头功!


    没有你那手‘神眼’和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


    光那些内部绝缘缺陷和电磁兼容性问题,就够我们这群老家伙再折腾两年!”


    陈志远说着,从抽屉里郑重地取出一份文件,推到何雨天面前,语气不容置疑:


    “给!签了它!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科学研究院,第三研究室,


    正式技术干部编制!专门给你设的岗!房子、待遇,都按高级工程师标准走!


    四九城那边的手续我都替你打点好了!”


    红头文件,鲜红的公章。


    电器科学研究院,那是多少技术人梦寐以求的殿堂。


    正式干部编制,在这个年代,意味着铁饭碗、高地位、无限前景。


    车间里其他参与项目的技术员和老师傅们,都看了过来,眼中充满羡慕。


    一步登天,不外如是。


    可他们不知道,何雨天有钱啊。


    和坤埋的惊天巨富,只要他踩准时代的浪潮,


    一旦运用起来,可比一个高级工程师牛多了。


    最关键是他不想拥有996或007的福报,


    他只想工作一分钟,休息一星期。


    完全不工作也是不行,


    毕竟,他的幸福感,有一部分来自于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感。


    何雨天拿起文件,在陈志远和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他轻轻将文件推了回去。


    “陈工,好意心领了。”他声音带着一种不容动摇的坚定,


    “这个编制,我就不签了。”


    “什么?!”陈志远眼珠子差点瞪出来,以为自己听错了,


    “何雨天!你小子发烧说胡话呢?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电器院!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


    “我知道。”何雨天点点头,脸上笑容依旧温和,


    “地方是好地方,前程也是好前程。但,不是我想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