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狭路相逢
作品:《PUA我?知道什么叫态度姐么?》 清晨。
阳光穿透顶层公寓的落地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
姜黎靠在沙发上,指尖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
那个熟悉的灰色头像下,跳出了一个简洁的数字。
【AAA暴富研究中心姜主任:1】
发送完毕,她随手将手机丢开。
“黎姐,车在楼下等了。”
林悦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手里拿着平板,语速飞快地汇报,
“松间会所那边,我跟顾总的秘书,在五分钟前再次确认过时间。”
姜黎起身,走进衣帽间。
镜子里的人,眉眼依旧,但周身的气场却已截然不同。
今天,她以截然不同的身份归来。
这里不再是囚笼,而是她的猎场。
A市的风,闻起来都充满了金钱和挑战的味道。
……
松间会所,位于A市云端,出入此地的人,非富即贵。
一间静谧的茶室内,古色古香的紫檀木长桌两端,气氛却紧绷得,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
顾宴端坐主位,唇边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姿态儒雅。
但他身侧,信达资本的几位高管,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
尤其是法务总监,脸已经涨得铁青。
坐在他们对面的,是信达重金押注的AI项目“伊卡洛斯”的技术总负责人,方教授。
此人在技术圈,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为人也出了名的,清高固执。
此刻,他正就一项核心技术的开源协议风险,跟信达的法务总监来回拉扯了快一个小时。
依旧是,寸步不让。
“我最后再说一遍!”
“‘伊卡洛斯’核心算法,是团队耗时三年,完全独立研发的成果!拥有百分之百的自主知识产权!”
方教授扶了扶他那厚厚的眼镜片,语气强硬,带着学究特有的傲慢。
“你们的担忧,恕我直言,简直是无稽之谈!这是对我们科研人员,最大的不尊重!”
信达的法务总监,被噎得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刚想引经据典地拿出准备好的跨国专利诉讼案例,顾宴却抬了抬手,微笑着制止了他。
“方教授,您的专业精神我们一向敬佩。”
顾宴的声音,温和依旧,听不出半点火气。
“正因如此,为了表示对项目的重视,我们特意请了一位,在相关领域更权威的外部顾问,来给我们做一次独立的风险评估。”
“或许,换个角度,我们能更快达成共识。”
说着,他看向了身边,从进门起,就一言不发的姜黎。
她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偶尔翻阅一下手里的文件。
仿佛周遭的唇枪舌战,都与她无关。
今天她穿了一身剪裁利落的烟灰色西装,长发束成干练的马尾。
姜黎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却自成一方气场。
方教授将视线从对面几个“法学蠢货”身上移开,开始正眼打量起姜黎。
年轻。
太年轻了。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他的眼神里,瞬间带上了几分技术人员特有的审视,和不易察索的轻慢。
“这位是?”
“姜黎,”
顾宴的介绍言简意赅,
“信达的特聘顾问。”
姜黎闻言,将手里的文件轻轻合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她抬眼,看向方教授。
那目光平静无波,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却又带着一种能将人瞬间看穿的锋利。
“方教授,您好。”
声音清冷悦耳,在茶室里格外清晰。
“刚才听了半小时,我帮您总结一下您的观点:”
“第一,你们的技术是百分百自研;”
“第二,你们认为信达的法务在小题大做,浪费时间;”
“第三,你们感觉团队的尊严受到了冒犯。”
方教授眉头狠狠一皱。
这语气,简直像是在他脸上扇耳光,毫不客气。
姜黎根本没给他反驳的机会,身体微微前倾,继续说了下去。
她语速不快,但字字清晰,如冰珠落盘,
“那么,我也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
“‘伊卡洛斯’项目的核心算法,确实借鉴了硅谷‘创世纪’实验室的‘普罗米修斯’底层框架。这一点,我从你们提交的技术白皮书,第七章第三节的源码片段里,找到了三个无法辩驳的、结构性相似特征。”
她顿了顿,抬起眼皮,淡淡地扫了方教授一眼。
“需要我,现在为您指出来吗?”
方教授的脸色“唰”地一下,变了。
“第二。”
“‘普罗米修斯’框架的开源协议,是MIT协议附加通用公共许可证v3.0的变种,其中明确禁止任何商业化闭源使用。一旦被其母公司的法务部发现,他们有权发起最高达项目估值百分之三十的惩罚性索赔。”
姜黎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像重锤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按照你们本轮二十亿美金的估值,这个数字,大概是六个亿。美金。”
茶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信达那几位高管的呼吸都停了,法务总监更是张大了嘴。
方才眼底的憋屈愤怒,转为了纯粹的震惊和后怕。
“第三,”
姜黎微微前倾,目光如炬,直视着对方已经开始冒汗的额头,
“【信达资本】不是在冒犯,而是在保护。”
“保护你们,以及他们的巨额投资款,不至于因为您团队在法务认知上的一个小小疏忽,而瞬间蒸发。”
茶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信达资本那位刚才还据理力争、被怼得满脸通红的法务总监,此刻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
他看向姜黎的眼神,从同行的审视,变成了看神仙般的敬畏。
方教授额角的汗珠,已经连成了线,顺着他僵硬的脸部轮廓滑落。
那双藏在厚厚镜片后的眼睛里,引以为傲的学究光芒寸寸碎裂。
只剩下被彻底看穿的惊慌,与狼狈。
他引以为傲的技术壁垒,在这个年轻得过分的女人面前,薄得像一层窗户纸。
姜黎却毫无所觉、慢条斯理地向后靠回椅背,恢复了那种,置身事外的淡然。
她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吹了吹氤氲的热气。
仿佛刚才那番话,不过是点评了一下今天的天气。
这副云淡风轻的姿态,比任何疾言厉色的指责,都更让方教授感到窒息。
“当然,”
她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这个问题不大。”
话锋一转,她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
“方案一。”
“我们可以起草一份补充协议,由【信达资本】出面,与‘创世纪’实验室的法务部进行沟通,争取一个商业授权。”
“时间成本低,但后续可能会有专利共享的扯皮。”
“方案二。”
“更换底层框架。会多出至少两个月的研发周期,但一劳永逸,产权清晰。”
她抬眼,目光平静地落在方教授身上。
“具体怎么选,你们团队内部商量。”
“后续,可以再谈。”
三言两语,一场足以引爆投资雷区的危机,就被她拆解成了一道,清晰明了的选择题。
难题,瞬间变成了一一条条清晰的待办事项。
顾宴的眼底,划过一丝毫不掩饰的激赏。
半小时后,方教授一行人近乎是落荒而逃。
那位泰山北斗在出门时,脚下甚至踉跄了一下,险些被门槛绊倒,狼狈不堪。
茶室里,只剩下顾宴和姜黎。
“名不虚传。”
顾宴亲自提起那把,名贵的紫砂壶,为姜黎续上一杯茶。
他动作儒雅,语气里,是由衷的赞叹。
“我养的那个年薪七位数的法务团队,扯皮一周都没找到的症结,被你这般快速地搞定。”
他这话半真半假,带着点自嘲的意味。
“效率,是我收费昂贵的唯一理由。”
姜黎端起茶杯,对他的恭维照单全收,态度坦然。
“今天的顾问费,按两小时算,两百万。”
“账单,我的助理会发给你的秘书。”
顾宴闻言,非但没有咋舌,反而低低地笑了起来。
那笑声,在空旷的茶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物超所值。”
他看着她,镜片后的眼神深邃,
“说真的,姜顾问,这两百万,不仅帮我解决了眼前的麻烦,还让我看清了内部团队的短板。”
“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未来可能高达几十亿的损失。”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像是在分享一个秘密:
“你说,我是不是该给我的法务总监降薪,然后把差价,补给你当长期 retainer fee(法律顾问年费)?”
姜黎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嘴角扯出一个极淡的弧度。
“顾总说笑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们擅长处理繁琐的流程和文书,而我,”
她迎上他的目光,语气平淡,却掷地有声,
“擅长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她提供的,从来不只是法律条文,而是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
是为每一次关键决策,保驾护航的确定性。
而“确定性”,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商品。
顾宴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他知道,自己今天不仅是找对了一个顾问,更是发现了一个同类。
一个真正懂游戏规则的,顶级玩家。
两人并肩走出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