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风动,心动
作品:《PUA我?知道什么叫态度姐么?》 酒吧经理态度特端正,他听说之后立马就赶了过来,身后跟着两名高壮的保安。
他冲姜黎示意了一下,随后就对着地上还在哼唧的油腻男,声色俱厉地喝道:
“王总,您喝多了!来人,送王总下去醒酒!”
两名保安听令上前,动作麻利地将人架起来。
那男人还想挣扎,对上经理那副“你再闹就别想在三亚混”的眼神,瞬间蔫了,被半拖半拽地带离了现场。
经理转过身,对着姜黎九十度鞠躬,满头大汗:
“这位女士,非常抱歉,惊扰到您和您的朋友了。
今晚您的消费,全部免单,另外我们重新为您和您的朋友安排一个视野最好的观景位,您看可以吗?”
这番处理,滴水不漏。
姜黎螓首轻点,算是应允。
整个过程,她脸上那副温和的笑意就没变过。
仿佛刚才那个眼神结冰、出手狠厉的人根本不是她。
苏泽远一行人,眼睁睁地看着这位相当年轻的女孩,以一种近乎碾压的姿态,轻描淡写地终结了这场闹剧。
他们仨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款震惊,和一丝……敬畏。
这位【黎明资本】的姜总,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啊。
好像和他们想象中,那种坐在会议室里听PPT报告的投资人,不太一样。
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
很快,服务生引导他们来到一个更僻静、视野也更开阔的角落卡座。
新的果盘和酒水被迅速送上,桌上还多了一小瓶精致的香薰。
淡淡的白茶香气,很快驱散了先前那令人不悦的小插曲。
“别站着了,坐吧。”
姜黎率先坐下,姿态放松地靠进沙发里。
那条香槟色的长裙裙摆顺滑地垂下,在灯光下漾开一片温柔的光。
她指了指酒单:
“想喝点什么?这里的特调鸡尾酒不错,有一款叫‘深海遗梦’的,颜值和口感都很有意思。”
她语调轻快,仿佛刚才发生的事情,不值一提。
这种强大的气场和情绪控制力,让苏泽远内心再次震动。
他定了定神,拉着两个已经有点手足无措的同伴坐下。
“姜小姐,刚才那个……”
苏泽远想客套一下。
“嗯?”
姜黎抬眼,澄澈的眸子在夜色灯火下像盛着揉碎的星光,
“刚才风太大,吹跑了只苍蝇而已。
我们谈正事。”
她轻描淡写地将事情揭过,却又无形中划下了一条清晰的界线——
闲杂人等,不配浪费她的时间。
苏泽远身边的技术宅,一个叫陈宇的男生,忍不住小声问:
“姜总,您……您会功夫?”
姜黎端起面前的无酒精莫吉托,抿了一口,薄荷的清凉漫过舌尖。
她闻言笑了,那笑容在晚风里显得格外明媚动人,冲淡了她身上那股生人勿近的距离感。
“谈不上功夫,学过防身术罢了。”
她半真半假地解释道,
“毕竟一个人在外,总要有点保护自己的能力。
女孩子嘛,还是强势一点,比较不容易吃亏。”
这话说得坦然又洒脱,瞬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气氛,终于彻底松弛下来。
苏-泽远看着她,心头那点最后的拘谨也烟消云散。
他推了推眼镜,主动开口:
“姜小姐,说实话,在接到您的邮件时,我们很意外。【黎明资本】这个名字,我们很陌生。”
“因为它今天才刚刚拥有第一个潜在的投资目标,所以你当然陌生。”
姜黎的回答直接得让人猝不及防。
她没有像传统投资人那样,先夸赞一番他们的项目,画一张宏伟的蓝图,而是直接摊牌:
“我不是什么背景深厚的资本大鳄,【黎明资本】也不是。
你们可以把我理解成一个……拥有启动资金和专业眼光的,个人天使投资人。”
这份坦诚,远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场面话更具说服力。
姜黎的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泽远:
“所以,我不想听你们背诵商业计划书里的数据,那些东西我在邮件里已经看过了。
我想听点别的。”
苏泽远一愣:
“别的?”
“对。”
姜黎点头,手指在玻璃杯壁上轻轻敲了敲,
“我想听,你的故事。
为什么是海洋?为什么叫蔚蓝之心?
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个问题,偏离了所有商业谈判的轨道,直指本心。
苏泽远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身边的两个伙伴也安静下来,看着自己的老大。
良久,苏泽远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种独属于理想主义者的干净和热忱:
“我从小在海边长大。
我外公是个老渔民,是他教会我认识潮汐,分辨鱼群。
我童年所有的记忆,都和那片海有关。
它有时候很温柔,有时候……也很暴躁。”
他陷入了回忆,眼神变得悠远。
“后来我上了大学,学了海洋工程。
我看到的数据越多,就越感到一种恐惧。
海洋污染,生态破坏,能源枯竭……我觉得,我们正在亲手杀死那个曾经养育了我们的蓝色母亲。”
“‘蔚蓝之心’,不是一句口号。它是我的一个执念。
我希望,我们团队研发的波浪能转换装置,能真正利用海洋的力量,去提供清洁的能源。
我希望,我们的海水净化技术,能让更多缺水地区的人,喝上一口干净的水。
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能看到我小时候看到的那片……湛蓝色的,纯净的海。”
他说得很慢,也很平静,但话语里的分量,却重得惊人。
没有激昂的陈词,没有浮夸的愿景,只有一份朴素而坚定的初心。
姜黎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她看着眼前的男人,这个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干净斯文的年轻CEO,仿佛看到了一颗正在努力冲破土壤的种子。
脆弱,却充满了向上的生命力。
这和傅司寒那种建立在金钱帝国上的强大,截然不同。
那是一种从无到有,创造价值的,原始而动人的力量。
“你的技术壁垒我看过,很有想法。”
等他说完,姜黎才开口,一针见血,
“但你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成本。
材料损耗,后期维护,以及在高盐高湿环境下的设备寿命,这些成本,足以拖垮任何一个没有持续输血的初创团队。
你们,准备拿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又冷又硬,瞬间将温情的故事拉回了残酷的商业现实。
苏泽远身边的两个伙伴脸色微微一变,这正是他们目前最大的困境。
苏泽远却像是早有准备,他扶了扶眼镜,目光清亮地迎上姜黎的审视:
“所以,我们需要第一笔融资,不是为了扩大生产,而是为了完成我们新材料的最后一次迭代测试。
我们正在研发一种新型的海洋生物复合涂层,理论上可以将水下设备的核心部件寿命延长百分之四十,并且成本只有现有方案的三分之一。”
“理论上?”
姜黎捕捉到了关键词。
“对,理论上。”
苏泽远坦然承认,
“我们还差最后一步,也是最烧钱的一步——真实海洋环境下的长期动态测试。
我们需要钱,去租用一片海域,搭建一个实验平台。”
他说完,整个团队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姜黎。
成败,就在她一念之间。
姜黎靠回沙发,没有立刻回答。
她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里面晶莹的液体和翠绿的薄荷叶。
晚风拂过,吹起她颊边的一缕碎发,月光和酒吧的灯火在她脸上交织出明明灭灭的光影。
这一刻的她,美得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既有少女的明媚,又有超越年龄的沉静和压迫感。
苏泽远的心,也跟着那杯中的液体一起晃动。
他见过很多投资人,他们或精明,或傲慢,或圆滑,却从没有一个像姜黎这样,让他感觉……捉摸不透。
她可以前一秒雷霆万钧地制服一个流氓,后一秒又温和地笑着问你的梦想。
她可以在感性的故事里,精准地抛出最理性的致命问题。
她整个人,都充满了这种极致的反差和矛盾。
但这些特质却又奇异地统一在她身上,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令人着迷的人格魅力。
许久,姜黎放下酒杯,发出“叮”的一声轻响。
她抬起头,笑了。
那笑容,像初升的太阳,瞬间点亮了整片夜空。
“很有趣。”
她说,
“把你们的实验方案和预算,明天发到我邮箱。
如果没问题,下周,我的律师会带着合同来找你们。”
苏泽远和他的团队,足足愣了三秒。
然后,巨大的狂喜淹没了他们。
“姜……姜总!您是说……”
陈宇激动得差点站起来。
“我说,欢迎成为【黎明资本】的第一个合作伙伴。”
姜黎举起酒杯,朝他们遥遥一敬,
“合作愉快。”
她看着眼前这三个因为一句话而欣喜若狂的年轻人,眼底也染上了由衷的笑意。
这种感觉,和从傅司寒那里拿到八百万,是完全不同的。
那是单纯的劳资交换,是冰冷的数字。
而现在,她感受到的是一种参与创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