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商业很残酷,孩子
作品:《PUA我?知道什么叫态度姐么?》 傅司寒那句咬得极重的“我的”,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
但激起的涟漪却并未如他所愿,扩散出宣示主权的波纹。
涟漪撞在姜黎身上,被她那身利落的职业套装和不动声色的微笑,吸收得干干净净。
涟漪也撞在了顾晏身上,只是在他金丝边眼镜的镜片上,折射出一道更加玩味的光芒。
空气凝滞了三秒。
作为风暴中心的姜黎,终于有了动作。
她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然后将目光从傅司寒移向顾晏,再转回傅司寒,像是在做一个复杂的评估。
“傅总。”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打破了这莫名其妙的对峙,
“按照我们的日程,九点半,是您与顾总的正式会谈时间。”
“而现在,是九点二十七分。”
“从刚才顾总踏入办公室,到您说‘介绍一下’,总共耗时,一分三十秒。”
“这段时间,属于会谈前的非正式寒暄,还是属于因‘挖墙脚’这一突发事件,而产生的额外危机公关服务?”
她微微偏头,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补充道:
“这关系到,这部分时间的费用,应该由傅氏集团承担,还是应该由信达资本的顾总,作为‘商业骚扰’的发起方来支付。”
“我需要明确一下,方便入账。”
“……”
周岩默默地,向后退了半步,试图,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他悟了。
姜顾问的脑回路里,根本就没有“情感纠葛”这个分区。
所有的人际关系,最终,都会被导向一个问题:
这钱,谁出?
傅司寒的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锅底黑,进化到了爆发前的暗红色。
他用尽毕生自制力,营造出的、那种“我的女人不容觊觎”的霸气氛围,
被姜黎一个“谁来买单”的问题,冲刷得,连地基都不剩。
什么占有欲,什么警告,在此刻,全都显得像个笑话。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捍卫主权,而是在竞拍一件……
不对,是防止自家一件昂贵的资产,被当着面撬走。
可偏偏,那个意图撬墙角的顾晏,还发出了低沉的笑声:
“有趣,太有趣了。”
顾晏推了推眼镜,目光灼灼地看着姜黎。
那份毫不掩饰的欣赏,几乎要凝为实质:
“姜顾问,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他完全无视了傅司寒能杀人的眼神,自顾自地对姜黎说:
“你提出的问题,我来回答。”
“这笔费用,我付。”
“我不仅愿意支付这所谓的‘商业骚扰’费用,还愿意为你支付,从傅氏集团离职的全部违约金。”
顾晏转向傅司寒,笑容温润。
可他话语却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傅司寒最不愿面对的现实。
“傅总,你为姜顾问开出的合同,我看过圈内道听途说的版本,条款严苛。”
“薪酬虽高,但本质上,你买断的是她的时间,而非她的价值。”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信达资本不同。”
“我们正在寻找的,不是一个高级雇员,而是一位合伙人。”
“我们提供的不只是薪水,还有期权,以及一个,真正能让专业人士施展才华、而非处理雇主私人琐事的平台。”
合伙人。
这三个字,比任何金钱数字,都更有分量。
它代表着尊重,代表着平等的地位,代表着从“工具”到“主人”的身份转变。
这正是傅司寒一直以来,下意识拒绝给予姜黎的东西。
他享受着她带来的便利,却又本能地想要打压她、掌控她。让她停留在“替身”和“顾问”这些被定义好的身份里。
顾晏的提议,精准地戳在了他的软肋上。
傅司寒的拳头,在西裤口袋里,握得死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想发火,想把顾晏和姜黎这两个失控的因素,统统从办公室里扔出去。
可他不能。
与信达的合作,关乎傅氏未来三年的战略布局,他比谁,都清楚顾晏的分量。
更不要说姜黎了。
傅司寒笃定,自己只要敢违背她的意愿,动她一根手指头——
别的不说,首先就会吃上一耳光。
这就是姜黎,一个超级不好惹的危险角色。
......
就在傅司寒胸口,翻涌着惊涛骇浪,思考着如何扳回一城时。
他听到了,姜黎的声音:
“感谢顾总的赏识。”
姜黎的表情依旧职业,但眼神里多了一丝被点亮的、名为“商机”的光芒。
她将平板电脑,转向傅司寒,屏幕上赫然是她那份《替身服务协议》的电子版。
她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调出了其中一条附则:
“傅总,根据协议第七章第四条,关于‘竞业条款与人才挽留’的补充说明:”
“若在合同期内,有第三方公司向乙方(姜黎)提供职位,且该职位薪酬福利、社会地位、发展前景等综合价值,经评估高于甲方(傅司寒)所能提供者,”
“乙方有权向甲方提出‘价值匹配请求’。”
她抬起眼,毫无所惧地迎上,傅司寒冰冷的目光。
姜黎一字一句,清晰地解释道:
“也就是说,现在顾总提出的‘合伙人’邀约,已经触发了该条款。”
“傅总,现在您有三个选择。”
“第一,拒绝我的‘价值匹配请求’。
那么,我将支付协议规定的三倍违约金后,即刻离职,并保留接受顾总邀约的权利。”
“第二,您同意匹配顾总提出的‘合伙人’级别待遇。
具体条款我们可以稍后详谈,
包括,但不限于傅氏集团的相应期权、董事会席位,以及将我的职位从您的‘私人顾问’,变更为傅氏集团的‘首席战略顾问’。”
傅司寒的呼吸,停滞了。
董事会席位?
首席战略顾问?
她怎么敢的?!
姜黎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微微一笑,抛出了第三个,也是最有趣的一个选项。
“当然,考虑到傅总可能需要时间评估,以及维持现有雇佣关系的稳定性。”
“本协议,还提供了一个缓冲方案。”
“第三,您可以选择支付一笔【忠诚度维系奖金】,以暂时平息此次挖角风波。”
“这笔奖金的金额,通常为竞争对手年薪报价的,百分之三十。考虑到顾总提出的‘合伙人’价值难以估量,我友情取个整,”
“算您,八百万好了。”
她收回平板,脸上挂着“我为你着想”的诚恳表情。
“支付这笔奖金后,我们可以继续履行现有合同,直到下一次挖角的出现。”
“傅总,您看,哪个方案对您来说,性价比最高?”
周岩在一旁,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
他的世界观,正在被重塑:
原来,被人当面挖墙脚,不仅不用慌忙表忠心,还能反过来跟老板谈加薪。
不,这不是加薪,这是现场拍卖!
拍卖品,是她本身的强横能力。
来吧,为我竞标!
两个大佬在前面争得面红耳赤,她这个当事人,却冷静地在后面拿着计算器,核算自己的溢价。
这是何等强大的精神内核!
何等纯粹的……商业逻辑!
傅司寒,死死地盯着姜黎。
他从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看不到任何贪婪或者算计。
只有纯粹。
纯粹的,将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商业追求。
她不是在羞辱他,也不是在恃宠而骄。
她只是在……执行合同。
一份他当初嗤之以鼻,如今却把自己牢牢困住的合同。
这一刻,傅司寒忽然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他所有的权势、财富、地位,在姜黎面前,都成了她撬动杠杆的支点。
他想发怒,可会显得自己输不起。
他想拒绝,可顾晏还在一旁虎视眈眈,那眼神仿佛在说:
“你不要,我要”。
最致命的是,他发现自己……竟然无法想象没有姜黎的日子。
要是她离开了,谁来帮他处理姚安然和苏晚晴?
又有谁,帮他把那些乱七八糟的麻烦,变成一张张清晰的账单?
谁还能在他焦头烂额时,冷静地告诉他解决方案,顺便再挤兑他两句?
习惯,是一种比喜欢更可怕的东西。
他,竟然已经习惯了。
“八百万而已,我给了。”
“这笔钱,我会让周岩负责处理。现在,请你开始工作。”
“姜、顾、问。”
傅司寒面无表情,一字一顿。
他选择了那个看起来最屈辱,但实际上,是唯一能把姜黎留下来的选项。
“好的,傅总。”
姜黎立刻点头,脸上的微笑完美无瑕。
“感谢您的慷慨。”
“基于您的选择,在下一次挖角发生前,我的忠诚度,将保持在百分之百。”
她转向顾晏,略带歉意地微笑道:
“顾总,不好意思,看来我暂时还是傅总的顾问。”
“商业领域,价高者得,这是市场规律,希望您能理解。”
谁知,顾晏非但没有丝毫失望,反而笑意更深了。
“我当然理解。”
他深深地看了姜黎一眼,然后将目光转向面色铁青的傅司寒。
“傅总,恭喜你,成功留住了你的金牌顾问。”
“不过,市场是瞬息万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