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嘴脸

作品:《PUA我?知道什么叫态度姐么?

    医院走廊里的对峙,以姜黎的完胜告终,但那股硝烟味却久久不散。


    姜母拉着女儿坐回长椅上,整个人,还处在一种巨大的震惊和后怕中。


    她看着女儿冷静地收起手机,条理清晰地安排好一切,恍惚间觉得,不过一夜,女儿像是变了个人。


    “黎黎......”


    姜母的声音还有些颤抖,


    “刚才……妈给你丢人了。”


    黎黎?


    姜黎闻言,心头一动。


    她记得,小说原文里母亲都是喊原主“阿黎”的,“黎黎”这个称呼,则是书外的现实世界里,妈妈会喊的小名。


    是了,是了。


    眼前的妈妈,不是书里的陌生人。


    爸爸妈妈,都跟着我一起到了书里。


    还好,还好我赶回来了。


    姜黎看着母亲鬓角的白发和眼里的惶恐,心头一酸。


    她敛去所有锋芒,声音软了下来:


    “妈,您说什么呢?是我回来晚了,让您受委屈了。”


    母女俩靠在一起,暂时寻得了一丝安宁。


    “对了,”


    姜母像是想起了什么救命稻草,急忙说,


    “钱的事你别太担心。我昨天给你三叔公打了电话,他一听你爸这情况,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说这次的手术费他全权负责,多退少补,让我们别再找别人借了,省得欠一堆人情。”


    “他还先让堂哥送了十万过来应急,真是大好人啊。”


    姜黎的眉头在听到“全权负责”和“别找别人”时,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三叔公,姜家出了五服的远房亲戚,叫姜建国。


    印象里,是个精明到骨子里的生意人。


    逢年过节,自家拎着大包小包去拜访,他回礼永远是一盒水果,连包装盒都像是去年回收的。


    这种人,会雪中送炭?


    姜黎心里已经拉响了警报。


    这套路,听着怎么那么像某些P2P平台爆雷前的温情宣传?


    承诺全包,却只给一笔小额启动资金,同时让你放弃其他求助渠道。


    等到你火烧眉毛、别无选择时,它再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开出真正的条件。


    这不叫雪中送炭,这叫趁火打劫。


    民间俗称,吃绝户。


    “妈,三叔公有说,后面的钱什么时候到吗?”


    姜黎不动声色地问。


    “他说资金周转需要点时间,让我别急。”


    姜母说着,脸上又浮现出忧色,


    “可我刚才给他打电话,一直没人接。”


    “你爸这手术,医生说越快越好,光是手术费和后续的康复治疗,就是个无底洞……”


    “钱的事,您不用担心。”


    姜黎打断了母亲的焦虑,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张银行卡,


    “这里面有三百万,您先拿着。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


    “三……三百万?!”


    姜母像被烫到一样,差点把卡扔了。


    她一把抓住姜黎的手,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严肃和恐慌,


    “黎黎!你跟妈说实话,你哪来这么多钱?你是不是……是不是做了什么傻事?!”


    在母亲朴素的观念里,一个刚毕业的女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挣到这么一笔巨款。


    唯一的解释,往往都通向最坏的那个方向。


    姜黎早有预料。


    她哭笑不得地从平板电脑里调出一份文件,放大递到母亲面前。


    “妈,您看清楚了。”


    姜母凑过去,只见文件抬头写着一行加粗大字——


    《傅氏集团私人法律及危机公关顾问服务协议》。


    下面是密密麻麻的条款,她看不太懂,但几个数字却像针一样扎进了她的眼睛。


    “月度顾问费:伍拾万元整。”


    “紧急危机处理附加费(家族纠纷调解):叁拾万元整。”


    “加班费:每小时壹万元整……”


    姜母的眼睛越瞪越大,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她揉了揉眼,又看了一遍,上面的甲方签着一个龙飞凤舞的名字:


    傅司寒。


    “这……这是真的?”


    “真的。每一笔收入都有转账记录和完税证明,完全合法合规。”


    姜黎收起平板,把银行卡塞进母亲手里,半开玩笑地说,


    “您女儿现在是金牌顾问,按小时收费的,所以您别担心钱。”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


    姜母捧着那张薄薄的卡片,感觉比一块金砖还重。


    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只剩下几个字在盘旋:


    女儿出息了……好像还出息得有点过头了……


    解决了母亲的疑虑,姜黎立刻切换回了“顾问”模式。


    她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催手术,而是直接找到了父亲的主治医师办公室,礼貌地敲了敲门。


    “李主任,您好。我是患者姜文海的女儿,姜黎。”


    她开门见山,


    “我父亲的病情,我知道很紧急。费用方面,您不用有任何顾虑。


    我只有一个要求,我希望我父亲能得到最及时、最顶尖的治疗。


    这是我的名片,如果有需要,请您帮忙联系国内乃至国外的顶级脑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产生的一切费用,我来承担。”


    李主任看着眼前这个一身职业装、气场强大的年轻女孩,再看看名片上“高级法律顾问”的头衔,原本有些公式化的表情变得郑重起来。


    他知道,这不是在开玩笑。


    强大的经济支撑,在现在这个情况,就是最坚硬的保护伞。


    在姜黎的强力推动下,医院的效率被提到了极限。


    专家会诊、手术方案敲定、术前准备,一切都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姜黎的爸爸姜文海,被推出了手术室。


    虽然还在昏迷,但生命体征已经平稳,正式脱离了危险期。


    姜母守在重症监护室外,看着仪器上平稳的波形,悬了一天一夜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然而,麻烦总是在你最松懈的时候,找上门来。


    就在这时,走廊那头传来一阵喧闹。


    姜黎回头一看,只见三叔公姜建国和他那个嗓门尖利的妻子周芬,正大摇大摆地走过来。


    “哎呀,大嫂!听说大哥准备做手术?我们这紧赶慢赶,应该没错过吧?人现在什么情况?”


    姜建国一脸关切,仿佛真是刚从工地上赶过来的。


    他老婆周芬则提着一篮水果,眼神却在ICU的门牌和姜黎母女身上滴溜溜地转。


    那目光里,算计和精明几乎不加掩饰。


    姜母刚想说“手术已经完成了,很成功,多亏了黎黎”,姜建国却抢先一步开了口。


    “唉,大嫂,你不知道啊,”


    他一拍大腿,满脸的为难,


    “为了给大哥凑钱,我把准备给工厂进原料的钱都挪出来了。


    可现在……这资金链眼看就要断了,不是三叔我不帮忙,实在是……太难了啊!”


    周芬立刻接上话茬,阴阳怪气地说:


    “就是啊,大嫂,我们家建国为了大哥的事,愁得一晚上没睡。


    我们也是好心,但亲兄弟明算账嘛,之前说好的,是借钱,这利息……”


    她顿了顿,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


    “你看,虽然之前谈好了利息,但我们现在也困难,都是担着风险的,还是坐下来商量商量,再调高一点儿吧?


    不然我们这后面的钱,可真拿不出来了。”


    图穷匕见。


    呵,这俩王八犊子还以为,姜文海到现在都没做手术呢。


    姜母的脸色一下子变了。


    她再迟钝,也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


    这不是来送钱的,这是来逼债,还要坐地起价的。


    还好,还好黎黎回来了。


    姜母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女儿,只见姜黎站在那里,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冷得像冰。


    “三叔公,三叔婆。”


    姜黎开口了,声音平静无波,


    “首先,感谢你们的关心。”


    “其次,我爸的手术费,已经全部缴清了,一分钱都没差。”


    姜建国夫妇俩脸上的表情僵住了。


    “什么?缴清了?”


    周芬的嗓门一下尖了起来,


    “你们哪来的钱?”


    “这就不劳您费心了。”


    姜黎懒得跟她废话,直接拿出手机,点开计算器,


    “三叔公昨天让人送来十万,说是借给我们应急。”


    “按照银行同期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45%来算,一天的利息是9块4毛5分。我给您凑个整,算十块。”


    “本金加利息,一共是十万零一十元。”


    “我现在就转给您。”


    她说着,就准备操作转账。


    这套行云流水的操作,把姜建国夫妇彻底搞懵了。


    剧本不是这么演的啊!


    他们预想的,是姜家母女走投无路,跪着求他们,然后他们再提出苛刻的条件。


    不仅能收回高额利息,甚至,还能图谋一下姜家那套老城区的房子。


    现在,煮熟的鸭子要飞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


    姜建国恼羞成怒,


    “我们好心好意借钱给你们,你们就这么打发我们?连句谢谢都没有?”


    “谢谢?”


    姜黎像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她抬起眼,目光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剖开对方虚伪的面具,


    “我爸病危,你假意承诺全包,却只给十万,目的就是为了堵死我们其他的求助渠道。


    然后在我爸手术最关键的时候玩消失,等我们山穷水尽,你再跳出来当救世主,开出高利贷的条件。


    三叔公,你这算盘打得,我在陆家嘴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