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我也想你,天天都想
作品:《撩糙汉!养崽崽!重生七零赚疯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林晚晚就要从大学毕业了。
穿的确良衬衫的同学们正围着公告栏讨论分配去向,“国营罐头厂福利好”“外贸公司能接触外国人”,每句话都像带着钩子,勾着对大城市的憧憬。
可林晚晚的目光越过人群,仿佛能穿透几百里路,看到红星大队那架爬满藤蔓的葡萄架。
“林晚晚!” 辅导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的文件袋晃出 “省食品厂” 的烫金字样,“最后问你一次,编制、公房、月薪三十七块五,这条件多少人抢破头,你真要放弃?”
他指着文件上的条款,语气里满是惋惜,“省食品厂是国营大厂,有最先进的生产线,你去了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比回村里守着个小加工厂有前途多了。”
林晚晚想起三个月前,省食品厂的技术员来学校做宣讲,投影仪里播放着自动化炒货生产线,不锈钢设备泛着银光,传送带匀速运转,那是她在红星大队的小加工厂里从未见过的场景。
林晚晚低头看着通知书上自己的名字,心思不知不觉就飞回了红星大队,飞回了那个有葡萄架、炒货香和陆战北的小院。
最终,她还是对辅导员摇了摇头,眼里已经没了半分犹豫:“辅导员,谢谢您的好意。但我还是想回去,红星大队的山货需要我,我的…… 家人也在等我。”
“家人?” 辅导员愣了愣,随即了然地叹了口气,“是那个在村里开炒货厂的小伙子吧?你呀,真是……” 话没说完,却也没再劝 —— 他看得出来,这姑娘的心早就飞远了。
走出校长办公室,林晚晚刚把通知书塞进帆布包,就被同宿舍的张蓉堵住了。
张蓉手里攥着件新买的的确良衬衫:“晚晚,你疯了?省食品厂啊!我哥在里面当车间主任,说进去就能评技术员,以后还能分公房!你回村里能有啥?除了炒货就是泥巴路!”
这话像根细针,轻轻扎在林晚晚心上,却没让她动摇半分。
她想起那年暑假在后山草地上,陆战北抱着她规划未来时眼里的光;想起他为了赶工给百货大楼供货,三天只睡了五个小时,眼底都是红血丝。
林晚晚掏出块水果糖递给张蓉,是陆战北上次寄来的,糖纸是透明的,里面裹着橙黄色的糖块。
“蓉蓉,你见过凌晨三点的公社吗?去年深加工厂盖房顶,战北推着板车去拉水泥,路上摔了一跤,膝盖破了还笑着说‘没事,不耽误工期’;张大爷家的孙子要交学费,把家里最后一袋榛子都卖给了我们,说‘信得过你们,能让山货卖个好价钱’。”
她顿了顿,声音软了下来:“那些山货不是普通的果子,是乡亲们的指望;那个小加工厂也不是破厂房,是我们俩一点点搭起来的家。留在省城是好,可没有他的地方,再大的房子也不是家啊。省城的房子再大,不是我的家;国营厂的设备再好,装不下乡亲们的指望。回去,我才觉得心里踏实。”
张蓉看着她眼里的光,把衬衫往她怀里塞:“真是服了你!这衬衫你拿着,回村穿也别太寒酸。记得写信,要是你那‘大事业’成了,我还能去蹭点炒货吃!”
林晚晚抱着衬衫,鼻尖一酸,用力点头。
火车哐当哐当驶过田野,林晚晚从帆布包最底层掏出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陆战北寄来的所有信。
她一封封展开,信纸边缘有的沾着炒货碎渣,有的带着机油印,字却写得格外认真:
“晚晚,今天给深加工厂装窗户,师傅说你画的尺寸刚好,一点都没浪费材料。”
“后山的野葡萄熟了,我摘了些晒成干,装在你上次用的玻璃罐里,等你回来吃。”
“张婶教我纳鞋底,我纳坏了三双布,终于纳成一双,就是针脚有点歪,你别嫌弃。”
……
最底下那封信是上周寄来的,信纸是从账本上撕下来的,末尾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葡萄架,旁边写着:“晚晚,我数着日子等你,还有三十天。”
林晚晚把信纸贴在胸口,嘴角的笑意藏不住。
之前每次寒暑假都是陆战北来接,这次她没有告诉他毕业放假的时间,自己提前回家,准备给他个超级大的惊喜。
火车转汽车,汽车转老乡的拖拉机,当拖拉机转过最后一道弯时,她突然看到了村口那抹熟悉的身影。
“战北!” 她几乎是跳下车,帆布包掉在地上都没顾上捡,朝着他跑过去。
风掀起她的衣角,带着田野的麦香,也带着归心似箭的急切。
陆战北的眼睛瞬间亮了,大步迎上来,一把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他身上的皂角香混着炒货的焦香,还是她熟悉的味道,只是抱得比以往更用力,手臂勒得她有点喘不过气,却让她觉得无比踏实 —— 这才是她想要的归属感。
“你咋回来了?不是说还有三十天吗?” 他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蹭得她有点痒。
林晚晚抬头,才发现他眼底的红血丝比信里写的还明显,下巴上的胡茬也没刮干净,却笑得像个孩子,“我还没去公社接你,还没给你煮鸡汤,还没……”
“我想你了。” 林晚晚打断他,伸手环住他的腰,把脸埋在他的胸口。
这句话像块糖,瞬间融化了陆战北所有的慌乱。
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哑得厉害:“我也想你,天天都想。”
林晚晚靠在他怀里,听着他絮絮叨叨的关心,眼泪突然掉了下来。
她抬头看他:“战北,我回来了,就不走了。”
大黄摇着尾巴跑过来,用脑袋蹭着林晚晚的裤腿,脖子上还系着她去年缝的红绸带。
陆战北捡起地上的帆布包,牵着她的手往村里走:“深加工厂都弄好了,烘干房的温度计按你说的挂在房梁上,炒货机是半自动的,你说的‘低温烘焙’能用上了。”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像在汇报成绩的学生。
陆战北的掌心粗糙却温热,牵着林晚晚的手往村里走时,指腹总忍不住轻轻摩挲她的指尖。
远处传来鸡鸣,把乡村的烟火气揉得格外真切。
“张婶昨天还来问,说要给你做你爱吃的荠菜饺子,等你回来尝鲜。”陆战北的声音里满是藏不住的欢喜,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些,“还有李叔,把他家新收的芝麻炒了,说要给你榨香油,让你拌凉菜吃。”
林晚晚听着他絮絮叨叨地说村里的事,嘴角的笑意就没落下过。
她侧头看他,阳光透过玉米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把他下颌线的轮廓照得格外清晰。
这是她日思夜想的人,是她跨越几百里路也要回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