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我媳妇最厉害!

作品:《撩糙汉!养崽崽!重生七零赚疯了

    她转身往烘干房走,帆布包叮当作响。里面装着从学校带的温度计和湿度计,是她辅修食品加工课时特意买的。


    烘干房里暖意融融,林晚晚把温度计挂在房梁上,又在榛子堆里插了根湿度计。


    “课本上说坚果烘干温度不能太高,60℃最好,既能杀菌又能锁住水分。”


    她盯着温度计,每半小时记一次数据,笔记本上很快写满 “19:30 温度 58℃ 湿度 25%”“20:00 温度 60℃ 湿度 22%”。


    陆战北在炒货车间忙得热火朝天。


    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火光映得他脸颊通红。椒盐要按比例配,盐和花椒炒香后磨成粉,撒在榛子时要转着圈匀,炒到外壳微黄带脆声才行。


    他时不时抓起一把榛子尝,舌尖被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吐 —— 得精准把握火候。


    钟声敲响时,烘干房的榛子终于达到标准湿度。


    林晚晚抱着榛子往炒货车间送,月光照着她的影子,在地上拉得长长的。


    刚到车间门口就被一股焦香裹住,陆战北正弯腰翻炒榛子,蓝布褂子的后背全湿透了,汗珠顺着下颌线滴进锅里,溅起细小的油星。


    “烘干好了。” 林晚晚把榛子倒在竹筛里,指尖碰了碰他的胳膊,烫得缩回手,“你歇会儿,我来炒。”


    因为是第一次接省城的大单,陆战北亲自上阵,连夜炒了很久。


    他直起身,腰板僵得厉害,却笑着摆手:“你去旁边歇着,炒货得有劲儿,我来。”


    他从灶膛里扒出点热灰,埋上两个红薯,“等会儿给你吃烤红薯,甜得很。”


    凌晨两点,车间里只剩下翻炒榛子的沙沙声。


    林晚晚的眼皮开始打架,头靠在墙角的麻袋上,手里还攥着检测记录。


    陆战北看在眼里,悄悄从仓库抱来件军大衣,轻轻披在她身上。


    军大衣带着仓库的烟火气,还有他晒过的阳光味,林晚晚往他身边靠了靠,像只找暖的小猫。


    “累了就靠会儿,我盯着。”


    陆战北把她往怀里揽了揽,指尖帮她理了理被汗水濡湿的碎发。


    炒货机的嗡鸣里,他的心跳格外清晰,像给她唱安眠曲。


    林晚晚却睁开眼,揪着他的衣角坐起来:“要累一起累。”


    她从帆布包掏出张纸,上面画着新的流水线图,“你看,明天咱们让张婶她们负责筛选清洗,李叔他们烧火,咱们专门盯烘干和炒货,这样能快一倍。”


    图纸上的箭头清晰,每个环节都标着负责人,连休息时间都写上了“轮流歇半小时”。


    陆战北看着图纸上娟秀的字迹,突然低头在她额头亲了下:“我媳妇真是我的活字典。”


    他把烤好的红薯掰开,金黄的瓤冒着热气,递到她嘴边,“快吃,补充体力。”


    红薯的甜香混着椒盐榛子的咸香,在车间里弥漫开来。


    林晚晚咬着红薯,看着陆战北重新翻炒榛子的背影,觉得再累都值了。


    灶膛的火光跳跃着,把他的影子投在墙上,高大又可靠,像这车间里最稳的柱子。


    第三天清晨,天刚蒙蒙亮,500斤椒盐榛子已经装袋完毕,码在仓库里像座小山。


    每个麻袋上都贴着林晚晚写的标签:“林记食品坊 椒盐榛子 生产日期 净含量”,红章盖得工工整整。


    公社供销社门口,王敏带着技术员已经在等了。


    她看到马车上码得整齐的麻袋,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你们真能赶出来。”


    技术员立刻上前抽检,随机打开三袋,用标尺量颗粒大小,又用天平称重,笔记本上很快记满数据。


    “王阿姨您尝尝。” 林晚晚递过刚开封的一小袋,掌心还带着榛子的温热。


    王敏拿起一颗榛子,指尖轻轻一捏就开了,壳薄得恰到好处,露出饱满的果仁,裹着均匀的椒盐。


    她放进嘴里嚼了嚼,咸香里带着坚果的清甜,火候刚好,不焦不生。


    “再来几颗。” 她连尝五颗,颗颗如此,突然拍了下桌子:“好!”


    连技术员都忍不住拿起一颗尝:“这火候正好,椒盐味浓淡适中,好吃!”


    王敏放下榛子,突然拍了下手:“好!陆战北,林晚晚,咱们签合同!”


    技术员立刻从包里掏出合同文本,王敏提笔就在“月供 2000 斤”那栏签了字,又在定金栏写“预付 30%”。


    “这是定金条子,拿着去公社信用社取钱。”


    王敏把条子递过来,看着林晚晚的眼神满是赞许,“大学生干实业就是不一样,懂技术、讲规矩、有魄力,以后咱们长期合作!”


    陆战北捏着定金条子,手都在抖。那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够他们再添几台炒货机了!


    他转头看林晚晚,眼里的光比灶膛的火还亮,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咙口,最后只化作一句:“我媳妇最厉害。”


    林晚晚被他夸得脸颊发烫,却挺直腰板对王敏说:“王阿姨您放心,我们每周都会送样品到百货大楼,保证品质不变。”


    她从包里掏出新的检测报告,“这是每批榛子的抽检记录,以后我们每次交货都附带这个。”


    王敏接过报告,看着上面详细的温度、湿度、颗粒数据,忍不住点头:“难怪你们的榛子品质这么稳,有这套标准在,我更放心了。”


    她上车前又回头笑,“下个月我来的时候,可得尝尝你们的新口味!”


    陆战北和林晚晚往回走时,阳光洒满山路。


    陆战北把定金条子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把林晚晚搂进怀里,抱了抱。


    “晚晚,” 他的声音带着鼻音,下巴抵在她发顶,“谢谢你。”


    谢谢你信我,谢谢你陪我,谢谢你把课本里的知识,变成咱们日子里的甜。


    林晚晚靠在他怀里,指尖划着他胸口:“以后咱们还要签更多合同,把‘林记食品坊’的牌子卖到省城去。”


    阳光穿过树叶落在她脸上,她眼里的光,比山路上的阳光还要亮。


    仓库院子里,乡亲们看到他们回来,立刻围上来问消息。


    陆战北举起定金条子晃了晃,声音洪亮得传遍晒谷场:“签了!月供 2000 斤,省城百货大楼长期要货!”


    乡亲们爆发出欢呼,张大爷笑得胡子都翘起来:“我就说晚晚这大学生有本事!”


    李叔的媳妇抱着孩子拍手:“以后咱们的山货不愁卖啦!”


    炊烟升起时,炒货车间又飘出了香气。


    陆战北在调试新的炒货机,林晚晚在旁边贴新的“操作规程”,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紧紧依偎着,像这烟火人间里最暖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