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甜丝丝的想念

作品:《撩糙汉!养崽崽!重生七零赚疯了

    春天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阶梯教室的木质课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林晚晚抱着刚从图书馆借来的《供销实务》,小心翼翼地避开过道上的痰盂,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晚晚,你这笔记本快成山货百科了。”


    夏小橘凑过来看,只见泛黄的纸页上一半是工整的课堂笔记,一半是用红铅笔勾勒的山货包装草图,“‘商品定位’旁边画核桃,‘渠道管理’下面标着榛子产地,教授看到准夸你活学活用。”


    林晚晚笑着把笔记本往中间推了推,指尖划过“4P 理论”那页:“你帮我看看,我把教授说的法子套到咱们山货上了 —— 产品就是纯天然山货,价格分试吃装、常规装、家庭装,渠道先做校园代销再进省城百货大楼,促销搞‘买三送一’,这样行不行?”


    夏小橘用手指点着“促销策略”那栏,麻花辫上的红绸带轻轻晃动:“试吃装一定要做小包装,一两装正好,两三角钱一袋,学生随手就能买。上次我给家里寄糖,我妈还说小包装送人不寒碜。”


    正说着,教授踩着布鞋走进教室,黑板擦在讲台上敲出清脆的响声:“今天我们讲产品故事的重要性 —— 好东西要会吆喝,把产地的好、工艺的细说清楚,就像咱山东的苹果、陕西的枣,为啥能出名?因为人家把好名声传出去了!”


    林晚晚的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移动,墨水在纸上洇出小小的黑点。


    教授的话让她眼前浮现出寒假里的场景:


    陆战北在后山的雪地里收榛子,冻得通红的手指掰开果壳,露出饱满的果仁给她看;张婶在仓库里用筛子分拣核桃,念叨着 “这可是咱红星大队的宝贝”;大黄蹲在炒货机旁,尾巴摇得像面小旗子,等着被赏一颗刚出锅的琥珀核桃。


    她在草稿纸上画下连绵的山峦和潺潺的溪流,写下“红星大队?深山直采”几个字,旁边用红笔标注:“每颗榛子都来自海拔800米的山林,手工采摘,柴火慢炒,零添加”。


    上课她认真听讲记笔记,下课她就去实地调研考察。


    周末的校园代销点挤满了凭票购物的学生。


    货架上的饼干、糖果都用粗麻绳捆着,林晚晚蹲在柜台前数了又数:卖得最好的是油纸包的水果糖和小袋饼干,都是能揣在兜里随时吃的。


    她拉住刚买完东西的学弟:“同学,要是有山里的核桃、榛子,一两装的,包装上印着产地风景,你会买吗?”


    学弟剥开颗水果糖,含在嘴里说:“咋不买?上次我妈托人从老家带的核桃,纸包着一塌糊涂。有好看包装的话,既能自己吃,也能给同学分着尝。”


    旁边的女生补充道:“对啊对啊,印上好风景,让人知道这真是山里来的好东西。”


    这些话被林晚晚认真记在笔记本上。


    回到宿舍,她连夜列了份详细计划:


    ①设计一两装试吃包,用牛皮纸包装,印上山松鼠图案;


    ②推出 “核桃 + 榛子 + 山楂” 组合套餐,用油纸捆成小份,买三送一;


    ③请美术系同学帮忙画产地风景,印在包装背面;


    ④包装右下角印 “红星大队?林记食品坊” 字样,盖红色小印章。


    台灯下,她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画完最后一笔松鼠尾巴时,窗外的天已经泛起鱼肚白。


    梧桐树的影子投在纸上,像极了红星大队后山的轮廓,她忍不住用指尖描摹着树影,心里甜丝丝的。


    要是陆战北看到这只抱着榛子的松鼠,肯定会笑着说 “比雪球还胖”。


    周一一早,林晚晚把计划递交给系里的创业指导老师。


    老师戴着老花镜,一页页翻看她的笔记本,看到里面夹着的山货照片和手写的成本核算表,忍不住点头:“林晚晚,你这不是纸上谈兵,是真把学问用到实处了!这个小包装想法很好,符合学生消费习惯,我支持你申请‘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


    申请基金的过程并不容易。


    林晚晚改了五遍申请书,熬了三个通宵准备答辩材料。


    答辩那天,她把山货样品用红布包着,小心翼翼地放在讲台上:“各位老师请看,这是我们红星大队的山货,没有添加剂,柴火慢炒。我们想通过小包装试销,让更多人尝到山里的味道,也让乡亲们多赚点钱……”


    她边说边展示手绘的包装草图,眼里的真诚打动了在场的评委。


    最终全票通过,给她批了500元创业基金。


    拿着这笔“启动资金”,林晚晚和夏小橘直奔小商品市场。


    她们在纸行挑了半天,选中带着细纹路的牛皮纸:“这个摸着厚实,像山里的树皮,有咱们红星大队的味道。”


    又在美术用品店买了红色印泥和颜料,请美术系同学画了松鼠和山涧的图案,做成模板。


    回到宿舍,夏小橘已经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另外一个室友李梅从柜子里翻出家里寄来的红绳。


    林晚晚小心翼翼地打开印泥盒,刚要动手,张蓉抱着书本从外面进来,看到满桌的牛皮纸和颜料,眉头不自觉地皱了皱,嘴角撇出一丝嘲讽:“哟,这是要开小作坊啊?就这土兮兮的包装,谁会买山里的野果子?”


    林晚晚的动作顿了顿,指尖捏着印章轻声说:“试试才知道,我们的山货味道很好的。”


    夏小橘连忙打圆场:“张蓉你看,这松鼠画得多可爱,美术系同学特意设计的呢。”


    张蓉哼了一声,转身坐在自己的书桌前翻书,眼角的余光却忍不住往这边瞟。


    夏小橘负责用模板印图案,刷子蘸着颜料在牛皮纸上轻轻一刷,憨态可掬的松鼠就跃然纸上;李梅给印好的包装袋系红绳,她手指灵巧,三两下就打了个漂亮的蝴蝶结,红绳在牛皮纸上格外显眼;林晚晚在每个袋子右下角盖“林记食品坊”的红章,印泥鲜红,和牛皮纸的质朴相得益彰。


    油墨香气混着从纸包里飘出的核桃酥甜香,渐渐弥漫了整个宿舍。


    “真香啊,”李梅咬了一口刚开封的核桃酥,含糊不清地说,“比供销社卖的饼干还香。”


    夏小橘也拿起一块递到张蓉桌边:“张蓉尝尝?陆战北特意按你的口味做的,少放了糖。”


    张蓉头也没抬:“不用,我不爱吃这些零嘴。”


    可翻书的手指却停了下来,鼻尖微动——那股坚果的焦香确实勾人。


    没过多久,隔壁宿舍的同学闻着香味跑过来:“你们在做什么好吃的?这包装真好看!”


    “是红星大队的山货,下周在代销点试销,一两装才两三角钱。”


    林晚晚笑着介绍,拿起一个印好的包装袋展示,“背面还有山里的风景呢。”


    同学们围着看新鲜,你一言我一语地预订,很快就记下了二十多个名字。


    张蓉坐在角落,看着被人群围住的林晚晚,看着她眼里闪烁的光芒和认真的神情,翻书的动作渐渐慢了。


    她想起林晚晚为了抢选修课名额跑了三趟办公室,想起她熬夜改申请书时台灯下的背影,心里那点不屑忽然松动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