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变更

作品:《开局暴杀未婚妻,帝位舍我其谁!

    不爽归不爽,宁天倾还是接过奏折打开看了一下。


    “嗯,干的不错。”


    奏折上写的是前两天岳飞与雄霸李白等人联合做局,让大盛损失不小。


    “曹正淳。”


    宁天倾加高声音:“传信岳飞,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将南离收入囊中。”


    “是,陛下。”


    曹正淳在院外依旧恭敬,直到退出很远后,才直了直身子。


    “这大盛,看他们有多少底蕴可以消耗。”


    宁天倾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不屑的轻笑。


    这次折损了五个不朽境,再加上百里城等一众大将被一网打尽,大盛在南离已经不成气候。


    再加上郭开临走前使计陷害厉无望,大羽当面他们也不再占优势,可以说大盛的败局基本已经定下了。


    “就是不知道,大盛的那个大坑里,还有多少底蕴。”


    毕竟做了万载霸主,大盛的底蕴依旧不可小觑,宁天倾还是不得不多考虑。


    “对了,郭开回来还没安排他的位置呢。”


    宁天倾陷入沉思,郭开这种人物,放在身边就太可惜了。只有留在外面,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你们先玩,朕先出去一趟。”


    “是,陛下。”


    柳鸣蝉等人还是懂事的,没有不满,只是乖巧的对宁天倾福身。


    宁天倾离开院子后,淡声道:“天机山主在哪?让他马上过来见朕。”


    “是,陛下。”


    问罪如同一个影子一样,只要没有离京做事,就会跟在宁天倾的身边。


    宁天倾坐在一个凉亭里,看着凉亭下无数锦鲤笨拙游动。


    “陛下。”


    天机山主快步走到凉亭外,对宁天倾躬身行礼。


    “坐。”


    宁天倾摆摆手,道:“你知道天堑大陆在哪吗?距离九州天下多远?”


    “具体的不知道,只知道大概在东南方向,最起码百万里之遥。”


    “百万里,还可以。”


    宁天倾得到想要的答案挥挥手,让还没来得及坐下的天机山主离开。


    “去让郭开郭开见朕。”


    郭开前几天回京,宁天倾见了他一面,就让他好好休息。


    这么长时间没有安排他的位置,属实是不知道该怎么安排。


    郭开处理政务,辅佐君王能力并不出众,可他那油滑的性格,和恬不知耻的拍马屁在整个前世的历史上,几乎也无人能敌。


    宁天倾又不缺情绪价值,用不着郭开拍马屁,索性直接给他安排远一点,就算是下一步闲棋。


    “臣,郭开,见过陛下。”


    没等多久,被问罪直接揪过来的郭开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宁天倾的身前,语气无比的诚挚。


    “郭爱卿平身。”


    宁天倾慢悠悠的摆手,说道:“朕有一个事,思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去做,不知你认为该当如何。”


    郭开匍匐着的身体又矮下去几分,立刻接话道:“臣愿为陛下效死。”


    “那好。”宁天倾腾的一下站起身,沉声道:“你可知,九州天下并非是这个世界唯一有人存在的地方?”


    “臣不知。”


    “在距离九州天下东南百万里之遥,有一座更加庞大的大陆,那里强者如林,比九州天下的强者更强得多,朕对那个地方心有不安,所以想让你前去打探消息,最好是能在那里潜伏下来,给朕创造攻打那里的机会。”


    郭开听的一愣一愣的。这件事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不过既然是陛下吩咐的,那不管怎么样,他都要做到。


    “臣遵旨,必定不负陛下皇恩。”


    “好,那你准备一下吧。这次没有随从,只有你一人,随时可以出发。”


    郭开离开别院,他什么时候走宁天倾不关心,他只关心郭开去了之后会不会直接被人杀了。


    “以郭开的机智,就算有凶险,他也能化险为夷,甚至还会逢凶化吉。”


    想了一会,宁天倾就不再理会。


    晚间,宁天倾带着众妃回到皇都,他出来游玩没有太多的时间,一天也已经是尽他最大的努力节省出来的。


    主要是大赢的事太多,征服几个州后,就连官员都有些不够用了,只能暂时破格提拔一些,等以后再补充了。


    宁天倾之前的大赢历任皇帝,都没有想过大赢有朝一日会有这么庞大的领土,根本就没准备足够胜任官员的读书人。


    现在扩张的太快,弊端就出现了。


    虽然几个州都被征服,可也正因为这样,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人企图颠覆大赢。


    “陛下,臣有本启奏。”


    次日上朝,掌管皇室宗亲的宗人府宗正横跨一步,站了出来。


    宁天倾挑了挑眉,奇怪的看向宗正。


    大赢目前应该没有什么事是需要宗正来插手的吧。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无后,臣恳请陛下能够尽快诞下皇子,以安朝臣与百姓的心。”


    宁天倾脸色一囧,他把这个事给忘了。


    一个皇朝的皇帝,最怕的就是没有诞下皇子,不然容易皇权旁落,他们这些大臣又该如何自处?


    “朕知道了。”


    “陛下,还望您三思。”


    宗正又告诫了一番,才退回朝臣队列。


    “陛下,如今我大赢已经占据九州天下超过一半,原本的制度已经不合适再用,还请陛下允许,臣等拟定一个确定可靠的行政制度。”


    诸葛亮这时站了出来,这件事其实是宁天倾和诸葛亮提前就商量好的,而且制度也已经做出了初步的构想,现在提出,只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朕准了,诸葛丞相与众位爱卿拿出一章程来,由朕过目。”


    “谢陛下。”


    两人的话一唱一和,有一些心思机敏者已经听出不对,可他们没有做声。


    宁天倾现在的威望太高,高到远超前面十几任皇帝。


    毕竟大赢能独占五州,还即将占据滦州,都是他的功劳。


    这种功劳,可以说现在宁天倾就算混吃等死一辈子,那也是能名垂青史的君王。


    其他人不知内情,有一些人的脸色就开始变得难看起来。


    大赢版图扩大,同时也滋生出了很多利益,有一部分大臣,已经将这利益画在自己的身上,若是改制之后,他们大权不在,那这利益该怎么办?


    三天后,依旧还是早朝。


    诸葛亮直接禀告:“陛下,这是臣整理出来的新行政制度,烦请您过目。”


    宁天倾大手一挥:“呈上来。”


    曹正淳立刻快步上前,接过诸葛亮手里的奏章,又递给宁天倾。


    朝堂下的群臣脸色有些说不出来的意味,都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贾诩站在人群中间,看着他们的神色,不由的轻蔑一笑。


    这也就是陛下体恤他们,要是他的话,就直接宣布,谁不服从直接杀了。


    还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


    简直开玩笑,以陛下的势力和威望,杀几个人,那还不是跟捏死几个小鸡仔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宁天倾接过奏章仔细的看了起来,看了一会后,闲着的一只手手指在龙椅扶手上轻点。


    大殿内,除了他手指轻点的声音,就只有群臣们越加沉重的呼吸声。


    虽然之前已经大概商定,宁天倾看着诸葛亮整理出来的行政制度,依旧满意点头。


    这份行政制度与前世大明中后期的内阁制度几乎没什么区别。


    内阁统领群臣,下设三法司六部。


    拣选一部分能臣成立内阁,为内阁大学士,为首者成首辅,权力和宰相几乎相同。


    下设三法司,督察院,大理寺,以及通政使司,三法司受皇帝直接管辖。


    六部共分:兵部、礼部、吏部、刑部、工部、户部。其管辖职责也各不相同,又各不同属,没有相冲突的地方。


    其实中枢机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革,有一些官位无非就是换了个名称。


    最主要的还是地方,诸葛亮把每州分出三到四个省,设立三司平行的制度。


    布政司掌行政,按察司掌司法检察,都指挥使掌军事,三司互相倚重又互不统属,只归中央管理。


    省下面设立府,府下又设县,一切都按照省的制度来平行下放。


    还有一些诸如科举制度,为皇朝遴选可用的人才,这其中不仅仅包括读书人,就是能工巧匠或者修为高者,都可以参与文武考试。


    下面还有详细的屯兵制度,等等等等。


    奏章上面书写不下万字,宁天倾只是着重看了下重要的部分,剩下的大概扫了一眼后,满意点头。


    “曹正淳,复写多份,传阅给众爱卿。”


    “是,陛下。”


    今天的早朝上了很久,直到下午还没结束。


    众位大臣看完这份新的行政制度,不由叹服。


    难怪陛下登基后,就直接将诸葛大人提为太师,单从这一次,就可以看出其能力远超众人。


    哪怕是曾经的老太师也望尘莫及啊。


    “一切都按照诸葛亮奏章里施行,由诸葛亮统筹,四品以上的官员任命交由朕过目即可。”


    散朝后,宁天倾先行离去,群臣却围在了诸葛亮身边。


    在他们看来,这首辅之位必定是诸葛亮的无疑,他们还有一些不太懂的,向诸葛亮请教,也正好和这位未来首辅套套近乎。


    “诸位莫急,待咱们去偏殿,今日本官为诸位好好讲解一番。”


    这一讲就是到了天黑,直到天色彻底黑了下来,群臣才离开皇宫。


    中间宁天倾也吩咐人给他们送上茶水点心之类的。


    离开皇宫的群臣有的非常淡然,有的心思起伏,还有的神皱眉头。


    夜半时分,几个大臣的府上或是三五成群,或是三三两两的在密室里小声商谈。


    直到夜色快要过去,他们才匆匆离开。


    他们不知,他们这些举动,都被东厂的番子严密监视,送到了宁天倾的龙案之上。


    “不用管他们。”


    新的行政制度确立,这些大臣忧心忡忡可以理解,只要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宁天倾也不会去过多的苛责。


    七天后,滦州传来消息,整个滦州已经纳入大赢的版图,大盛两日前不知为何,突然收兵,全部龟缩回大盛本土,并在周围关隘囤积大军,看起来是放弃开疆扩土,顽固死守。


    宁天倾得到这个消息后,沉吟片刻,就告知曹正淳,让他传信给岳飞,不要进宫大盛。


    滦州推进太快,后续一切事宜还没跟上,现在进攻大盛,伤亡太高。


    那可都是他征召出来的人杰还有精锐啊,死伤太多他心疼得紧。


    “陛下,这是臣拟定的官员安排,烦请您过目。”


    还不等宁天倾处理完滦州一事,诸葛亮便进宫求见。


    “孔明,这些事交由你做就是,不必事事向朕禀告。”


    诸葛亮本来就是他征召出来的,对他百分百忠心,他现在事情太多,有的事能不理还是不想多理。


    手下用来干嘛的,就是用来排忧解难的,要都是自己干,那还要手下来干嘛。


    “臣遵旨。”


    把事情彻底交给诸葛亮后,宁天倾这才轻松一些。


    他现在对九州天下一点都不在意,现在的他想要统一非常简单。


    可......


    他和他手下的人实力还太低,若是真被天堑大陆的人发现这里,而没有自保之力,那就麻烦大了。


    不过还要等行政制度实施完成,再把驻守在外的人杰召回来送入封神台,让他们尽快提升实力。


    毕竟当时扯虎皮借阿玉的势,才稳定下来天机山主。可这终究不是自己的实力,靠外人,终究还是不行的。


    大赢停下进攻的脚步,让九州天下也难得的平静了很多。


    大盛和大羽都同时松了口气,大赢停滞不前,也给他们留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时间流转,又过了一年。


    这一年,大赢没有再征伐一寸土地,而是尽力的把之前征服的土地全部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