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被猪咬了,为什么打狗针
作品:《不让奶团吃饱饭?掀桌!都饿着!》 陈阿妹想起小时候被大鹅追的经历,默默捂了捂屁股。
眼前这只小鹅苗敢追着体型比自己大几倍的野猪跑,长大后估计也是只‘狠角色。’
她偏头看了眼正撅着屁股、认真盯着篱笆里看的闺女洛盼盼,在心里默默为小不点祈祷。
祈祷这个调皮捣蛋的小不点,以后不会像今天这只小野猪一样,被大鹅追着跑。
小野猪很快发出惨叫声,像是在向篱笆外的几人求助。
“阿妹,你快进去把猪抓出来吧。”陈老太说,“再跑下去,猪和鹅都要跑死了。”
陈阿妹一边打开篱笆门,一边说:“应该让洛盼盼进来抓,谁让猪是洛盼盼放进来的?”
“好!我抓。”
小盼盼毫不迟疑,跟在陈阿妹屁股后面。
陈阿妹没好气回头看她,“你在外头看着吧,一会儿被猪咬了,还得去打狗针!”
盼盼仰着脸,眨巴着迷茫的大眼睛,“被猪咬了,为什么要打狗针?”
陈阿妹:“……”
她不再与洛盼盼废话,关上篱笆门后,拿着洛盼盼遗留在‘作案现场’的鸡笼,朝被追得嗷嗷惨叫的小野猪走去。
原本她对这只小野猪是恐惧的,毕竟是生活中没接触过的生物,但看到这只小野猪连鹅都怕,她瞬间觉得它没有什么威胁。
陈阿妹站在篱笆的一角,举着手里的鸡笼。
找准时机,往从她面前跑过的小野猪身上盖。
小野猪跑得太快,她手里的鸡笼口太小,没能成功盖住小野猪。
又尝试了几次,还是没能成功。
陈老太从篱笆外递了个抄网进来。
她接过直径足有半米的抄网,轻轻松松控制了小野猪。
小野猪在抄网里惊恐尖叫。
小鹅苗在抄网外信步闲庭。
陈阿妹将抄网里的小野猪倒进鸡笼,盖上鸡笼盖子。
提着鸡笼正要往外走,小鹅苗突然张开翅膀,朝她跑来。
几乎是下意识的,她提着鸡笼就赶紧往外跑。
“哈哈哈哈~”盼盼在篱笆外,扶着篱笆笑弯了腰。
陈阿婆一手抱着一个胖墩儿,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妈妈~你跟小野猪一样,怕小鹅苗呀!”盼盼对‘逃’出篱笆的陈阿妹说。
陈阿妹脸红嘴硬:“我哪里怕了,我是想赶紧做饭去。”
她装作若无其事,将手里的鸡笼放下后,将挂在摩托车把手上的菜取下来,朝家走去。
陈老太和盼盼看着她的背影。
陈老太笑着小声问盼盼道:“你知道你妈妈为什么只打算买小鸡小鸭回来养吗?”
盼盼:“为什么?”
“因为你妈妈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大鹅!你妈妈小时候,被大鹅啄过屁股,哭得可大声了!从此以后,她看见大鹅,都是绕着走。”
盼盼没想过自己无所不能的亲妈还有这等糗事,咯咯咯笑着,露出整齐雪白的小米牙。
陈老太也跟着笑。
笑着笑着,她笑容逐渐敛去,视线转移到篱笆内的小鹅苗身上。
“你看,你妈妈多爱你啊。明明自己怕鹅,还同意你养鹅。”
盼盼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敛去,似是若有所思地眨了眨眼睛。
晚上吃饭的时候,她突然认真地对陈阿妹说:“妈妈,咱们把小鹅苗送人吧。”
陈阿妹惊诧,“为什么?”
“因为妈妈你怕大鹅啊!”
陈阿妹愣住,很快反应过来是母亲陈老太跟盼盼说了什么。
她笑着对小不点盼盼道:“没事,妈妈现在已经不怕了,既然它已经来咱家了,那咱们就好好把它养大。
“现在市面上一只普通的大白鹅都得十几块钱呢。”
闻言,盼盼用力点点头,“那咱们把大鹅养大,卖钱!”
涟水镇逢二、五、八是圩日。
篱笆建造完成的第三天,也就是新历六月十七、农历四月二十八的那天,陈阿妹再次带着盼盼上街赶圩。
这次,母女俩一共买了十五只小鸡、十只小鸭回来。
小鸡小鸭被放进篱笆中,原本空荡荡的地盘立马变得热闹。
在一群叽叽喳喳叫唤的小鸡小鸭中,那只提前几天来到这个家的小鹅苗显得格外突出。
它昂首挺胸,走到哪儿,哪儿的小鸡小鸭就自动让开位置。
“妈妈,它是它们的老大!”守在篱笆外的盼盼兴奋地向陈阿妹分享自己的发现。
陈阿妹也发现了,笑着点头,“没错,它是它们的老大。”
盼盼又道:“我是弟弟们的老大!”
陈阿妹再次点头赞同:“没错,你是弟弟们的老大。”
母女俩相视一眼,盼盼嘻嘻笑出声。
家里有了小鸡小鸭、小野猪,村民们用来抵工钱的米糠一下就消耗得快了起来。
眼看袋子就要见底,却没有村民们来打米磨面,陈老太整日愁得紧蹙眉头。
她不敢跟陈阿妹提加工坊的事,怕陈阿妹心烦。
也做不到不管不顾。
于是趁着中午陈阿妹和几个孩子都睡觉的工夫,戴上草帽出门割猪草。
她打算在小野猪的猪食里拌上猪草,这样能起码减少一半米糠的用量。
篱笆里的鸡鸭鹅同样也能吃草,少吃点米糠粮食。
陈阿妹睡醒午觉,发现陈老太不在家,心里咯噔一声,以为陈老太不打招呼就回陈屋村去了。
她冷静下来,到陈老太住的房间一看。
发现陈老太的衣裳行李都还好好的衣柜里搁着,这才意识到陈老太应该是出去了。
家里有三个孩子,她走不开,没法出门去找,只能先在家里等。
等着等着,没等到陈老太回来,等到一个隔壁村的村民推着斗车来打米。
这是第一个外村顾客。
陈阿妹激动得心跳都快加速了。
给对方算加工费的时候,还主动抹了两毛钱的零头。
“你家打的米还真不错!”顾客笑着露出大白牙夸赞,“下回我还来你家打。”
陈阿妹按捺下心中激动,帮着顾客把斗车从平房中推出,“你别光自己来啊,帮我宣传宣传,让你左邻右舍都来我这打米。回头我还给你优惠!”
“哈哈哈~行,我今天回去就跟她们说,让她们回头也来你这打米!”
“那多谢了!路上慢点哈!”
陈阿妹一直将对方送出十几米远。
虽然才打了一包稻谷、两包玉米面,统共挣了不到十块钱,但陈阿妹抑制不住地开心。
她相信,有了第一个其他村来的顾客,肯定会接着有第二个、第三个……
“啊——!”
屋里突然传出盼盼的尖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