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再审纵火案
作品:《满门冤种听我心声后,全员都颠了》 “朕的清贤,与秦家丫头一同探讨格物之学,乃是朝廷佳话!何来‘心性不稳’之说?”
皇帝的目光扫过脸色煞白的王贵妃,语气虽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爱妃,看来你是多虑了。
如此聪慧伶俐,忠君爱国的孩子,是我大昭的福气,岂能送去道观蒙尘?此事,休要再提!”
一锤定音!
王贵妃身子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只能颤声应道:“臣妾……遵旨。”
经此一役,秦家彻底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其财力,有花灯盛会为证,其智慧,有“神童”秦丫丫为证。
其忠心,有“格物学堂”为证。
秦家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不久之后,由秦家出资,户部工部鼎力支持的“格物学堂”正式开学。
一时间,天下能工巧匠,闻风而动,纷纷涌向京城,为日后大昭的技术革新,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
秦家府内,秦婉与儿子齐聚一堂,感慨万千。
大哥秦文斌抚着妹妹的头发,清隽的脸上满是后怕与庆幸:“此次,多亏了丫丫机敏。”
二哥秦文韬则看得更远,他沉声道:“经此一事,我们秦家,已经和七皇子殿下,绑在一条船上了。日后,荣辱与共。”
四哥秦文智点头:“是机遇,也是挑战。往后的路,只会更难走。”
五哥秦文勇握紧拳头:“不管多难,谁想动我妹妹,先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众人看着中心那个还在啃着点心一脸无辜的小丫头,都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但大家心中都明白,这个家,乃至整个秦家的命运,都因她而改变。
未来的道路,机遇与挑战并存,他们必须更加强大。
秦婉坐在主位上,看着围坐一堂的儿女,脸上是久违的轻松笑意。
秦丫丫要吃橘子,大哥秦文斌就耐心地给秦丫丫剥着橘子,四哥秦文智和五哥秦文勇在旁边逗着她
二哥秦文韬则端着茶,笑着看着他们。
秦文斌将一瓣饱满的橘肉喂到妹妹嘴里。
秦文勇却又说起了宫里的事:“那王贵妃,也太歹毒!竟敢把主意打到我们妹妹头上!”
“行了,老五。”秦文韬放下茶杯,打断了他的话。
他现在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看似是赢了,但还没赢彻底。”
众人闻言,脸上的笑容都收敛了几分。
秦文韬继续说道:“王贵妃今日是吃了大亏,可只要她圣眷还在,五皇子还在,王家就倒不了。更何况,我们别忘了一件事……”他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们的爹,周润水,还在王家。”
周润水!
这个名字一出,厅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
秦婉的眼神也变得凝重起来,她缓缓点头,接过了话头:“文韬说得没错。王恒越蠢笨,不足为惧。但周润水,心机深沉,对我们秦家又了如指掌。他就像一条躲在暗处的毒蛇,只要王家这片草丛还在,他就随时可能窜出来,给我们致命一击。”
【娘亲说得对!】
正埋头苦吃橘子的秦丫丫,在心里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个渣爹,最擅长的就是隐忍和借力打力。这次王恒越吃了这么大的亏,肯定把账都算在了渣爹头上。以渣爹的性格,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一定会想出更阴损的招数,来重新获取王家的信任,同时报复我们。不把王家这片草丛彻底烧干净,我们就永无宁日!】
秦丫丫的心声,如警钟一般,敲在秦婉和几个哥哥的心头。
没错,必须主动出击,彻底解决王家这个后患!
秦文韬眼中闪过一道厉芒,他看向母亲,沉声道:“娘,纵火案的卷宗还在刑部,虽然王福扛下了所有罪名,但并非没有翻案的可能。儿子明日,想去一趟大理寺,找傅大人谈谈。”
秦婉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好。此事,就交给你去办。记住,我们如今与七皇子殿下荣辱与共,凡事多想一步,不可鲁莽行事。”
“儿子明白。”
次日,秦文韬备了一份薄礼,去了傅迅的府邸。
书房内,檀香袅袅。
傅迅一身常服,少了几分公堂之上的冷峻,多了几分文人的儒雅。
他听完秦文韬的来意,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
“文韬兄,你的想法,我明白。”傅迅亲自为他斟上一杯茶,缓缓说道。
“但此事,难就难在人证已经画押认罪。那王福一口咬定是自己所为,纵然我们心知肚明他是替罪羊,可是在律法上,没有新的足以推翻他口供的铁证,便无法重审此案。”
秦文韬急道:“可那晚纵火之人,明明就是王恒越指使!傅大人,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傅迅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随即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我听说,刑部审理此案的人是林侍郎?”
秦文韬如实答道:“正是此人,而且据我观察,这林侍郎也不是什么好人,在公堂上处处维护王家,想来和王家也早有勾结。”
傅迅放下茶杯,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王家盘踞京城多年,生意遍布各行各业,与朝中官员往来密切,又有五皇子和贵妃撑腰,想来……也不会少了这位林侍郎!”
秦文韬的眼睛,瞬间亮了!
他明白了!
既然从纵火案这个正面战场上无法突破,那就迂回包抄,从王家腐蚀朝廷命官这条线上入手!
只要能查出王家与林侍郎有不正当的经济往来,即便不能直接证明纵火案是王恒越主使,也足以给他扣上一顶“行贿朝官,扰乱国法”的大帽子!
届时,皇帝震怒,数罪并罚,王家不死也要脱层皮!
“多谢傅大人指点!”秦文韬豁然开朗,起身长揖到底。
傅迅坦然受了他这一礼,沉声道:“你我如今,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此事,交给我来办。你且回去,静候佳音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