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竞标
作品:《满门冤种听我心声后,全员都颠了》 然而,就在他们做出决定的这一刻,秦丫丫又急了。
【哎呀!别啊!娘亲!二哥!你们怎么就不懂呢!退出才是真的死路一条啊!】
秦婉和秦文韬同时一僵,难以置信地看向背对着他们玩的不亦乐乎的小姑娘。
还不算完?
【你们以为躲过去就没事了?天真!】
【后来王家临时顶替这承办权,他们用我们秦家原本的方案,办一场空前盛大的花灯节,讨得皇帝龙颜大悦!】
【皇帝一高兴,当场就赏了王家一个世袭的罔替侯爵,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大加赞赏五皇子,夸他慧眼识珠,为国举贤!】
【你们想想看,那是什么场面?五皇子得了天大的脸面,声望力压七皇子!贵妃那个老妖婆在后宫更是横着走,谁敢惹她?】
【而我们秦家呢?作为七皇子公开的钱袋子,在这场争斗中灰溜溜地丢了人,还让七皇子也跟着丢脸,更会成为贵妃一党的眼中钉肉中刺!】
【后来他们会对秦家用更阴的招!查税找茬安插罪名……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间,就把我们秦家给整垮!更憋屈!】
一番心声,如同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得秦婉和秦文韬彻骨冰寒。
两人面面相觑,从对方的眼中,都看到了深深的骇然与无力。
原来如此……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陷阱。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进退维谷,左右都是死路的阳谋!
参与,他们就用一把大火,让你身败名裂,成为罪人。
不参与,他们就踩着你的退缩,登上高位,然后回过头来,用权势将你慢慢碾死。
无论怎么选,秦家的结局,都早已被他们写好。
“好……好一个毒计!”秦文韬咬着牙。
秦婉的眼中,是淬了冰的冷静与狠厉。
她纵横商场半生,何曾受过这等被人逼入绝境的屈辱!
“他们想让我们死,我们偏要好好地活!”秦婉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不仅要活,还要活得风风光光!”
秦文韬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娘的意思是……”
“既然横竖都是一死,我们为何不放手一搏?”秦婉冷笑道。
“儿子明白了!”秦文韬重重点头。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就可以提前做好万全的准备!将计就计,反将他们一军!”
只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秦婉眉头再次微蹙:“韬儿,我们准备再周全,可这承办权,如何能确保一定落到我们头上?”
“王家有贵妃在宫里吹枕边风,工部上下,怕是也有不少他们的人。傅大人虽说公正,但他一个人,恐怕也难以左右最终的结果。这第一步要是迈不出去,我们后面所有的准备,可就都成了空谈。”
十日时间,弹指即过。
京城里,关于花灯盛会承办权的议论,早已是沸反盈天。
这不仅仅是一场商业竞标,更是七皇子与五皇子两大阵营,在皇商领域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地盯着。
招标的地点,定在了临江月酒楼。
这酒楼,是长公主的私产。
长公主殿下,乃是今上嫡女,驸马傅迅的爱妻,七皇子赵清贤的一母同胞的亲姐姐。
将地点选在这里,意思再明白不过,今日之事,只论实力,不看情面。谁敢在这里寻衅滋耍横,便是跟长公主过不去,跟整个皇室的颜面过不去。
一时间,京城各大商号的掌柜们,心思各异地备了厚礼,驾着马车,从四面八方涌向了临江月。
临江月今日不对外开张,三层高的酒楼被完全包下,门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热闹得堪比上元节。
秦婉带着人到的时候已过了辰时。
四角悬挂着精致流苏宫灯的马车,不疾不徐地停在了酒楼正门前。
马车的形制看似低调,但识货的人一眼便能看出,车身上雕刻的云纹,是宫中造办处都难得一见的“浮雕透影”手艺,光这一辆车,便足以抵得上一家中等商号的全年进账。
“是秦家的马车!”
人群中,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
刹那间,原本嘈杂的门口,竟诡异地安静了片刻。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过去。
车帘被一只素白的手掀开,秦家如今明面上的掌舵人,是二公子秦文韬,他率先下了车。
他如今面如冠玉,气质清冷。
三年时间的历练,早已让他褪去了少年的青涩,一举一动间,沉稳干练,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气度。
他转身,恭敬地将母亲秦婉扶下了马车。
秦婉今日穿了一身暗紫色绣金凤纹的锦袍,长年执掌巨富而养成的威严气势,显得格外有压迫感。
她目光沉静,扫视全场,那些与她目光相接的商户掌柜,无不心头一凛,下意识地垂下了头。
最后,一个俏丽的丫鬟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跟在了二人身后。
秦丫丫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阵仗,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可爱得让人心都化了。
【哇哦!这阵仗也太大了吧。】
【瞧瞧那些人的眼神,人生如戏,全靠演技啊!】
秦丫丫一边好奇的打量着,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
这时,一个穿着临江月管事服色的小厮,快步从门里迎了出来,一路小跑到秦婉面前,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
“秦夫人,秦二爷,我们家主人特意吩咐了,雅间已经给您备好,请随小的来。”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群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这秦家不愧是皇商,这面子,给得也太大了!
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还有什么指望呢。
秦婉淡淡颔首,并未多言,跟着小厮往里面走。
只是秦文韬却被人拦住了。
秦家树大招风,如今又是七皇子跟前最得力的钱袋子,自然成了无数人想要攀附的对象。
今日来此的商户,十有八九都不是为了那遥不可及的承办权,而是为了能跟秦家或是王家攀上一点交情。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个道理,谁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