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篡权进行时,袁家真正的底蕴!
作品:《三国:致郁型谋士,曹操怒嫁长女》 “不是……这这这……至于吗?”
郭嘉看着眼前以乐进为首,张辽、徐晃为辅,赵云陈到打底的“保镖队伍”,嘴巴张的几乎能吞下一整颗坤蛋。
“怎么样奉孝,够意思吧?”
“为了保护你,连我表舅都在这支队伍里。”
许墨拍了拍郭嘉的肩膀。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从来都是只讲究结果而不在意方法。
此次袁术病重的机会,若是利用得当,可以为曹营牟取巨大利益。
毕竟,袁术本人的威望懂的都懂,非常虚浮。
袁耀与其父袁术比起来,更是相差甚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家那群族老要是突然出事,而且还是“袁耀”动的手,可想而知会造成何种动荡!
“奉孝,好好干啊,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争取再多给你造几个侄儿和侄女!”
听到这话,郭嘉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一想到许墨这厮的异性缘,郭嘉嘴角不禁抽了抽。
虽说,他郭奉孝以前是青楼小王子。
但现在年纪大了,见到许墨的美好生活,内心也不禁生出娶个正室夫人,安定下来的心思。
但郭嘉是浪子,他不想勉强,不愿意接受家族安排的联姻。
缘分这种东西,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遇上。
……
汝南
袁丞住处
一名三十岁左右年纪的青袍文士,正拱手站在袁丞身前。
“袁涣,你陈郡袁氏和我汝南袁氏,分开已有三代了吧?”
“说起来,你父亲也是个能人,官至司徒,可惜天不假年,病逝在任上。”
袁涣不卑不亢,笑道:
“陈郡袁氏不过是汝南袁氏的分支而已,事事还应当以汝南袁氏为主。”
袁丞眼中露出一抹讥讽,不屑道:
“这是你的心里话?”
“呵呵,算了,你是聪明人,老夫不想与你废话。”
“从十年前开始,你每年都来拜见老夫,嘘寒问暖,老夫都看在眼里。”
“也该给你一些甜头。”
“这样吧,老夫明天就让袁耀封你为淮南太守。”
“汝南袁氏和陈郡袁氏的恩怨,到这一代也该结束了。”
可能是人老了,难免会有念旧心理,也可能是袁涣数年如一日的举动,真的打动了袁丞。
汝南袁氏对陈郡袁氏长达三代人的封锁,在这一天彻底终结。
离开袁丞住处,望着天上的繁星,袁涣紧紧低着头。
杀父之仇,又岂是袁丞这老东西一句话就能翻篇?
他袁涣忍辱负重,就是为了让老东西放松警惕。
毕竟,陈郡袁氏真的干不过汝南袁氏。
司徒又如何?名列三公又如何?
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正确意思不是指袁家累计出了四个三公。
而是四代人里面,每一代都出了多名三公!
总数加起来,大概十几个吧。
其中,袁隗更是用一系列高端操作,奠定了汝南袁氏天下世家之首的宝座。
要不是汝南袁氏在袁绍袁术这一代产生分裂,袁丞做主把家产都给了袁术,袁绍袁术相互敌对。
普天之下,二袁联手,何人能敌?
反观陈郡袁家,被汝南袁家打上叛徒标签,发展受到严重限制。
袁涣作为陈郡袁家现任家主,向汝南袁家低头,是他不得不做的事儿。
而袁涣并不知道。
在他走后,袁丞陷入了深思。
袁耀那个废物,袁丞是真看不上。
早知如此,当初还真不如把袁家的基业交给袁绍。
但袁丞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看走了眼。
这种纠结的情绪,令这个时年已经八十多岁的老头,翻来覆去睡不着,彻夜难眠。
……
“什么!?袁涣那厮又去拜访曾祖了?”
袁耀听到袁胤汇报,不禁怒从心起,拍桌道:
“难不成曾祖对我有意见,竟然要提拔陈郡袁氏的那帮叛徒?”
袁胤赶忙劝阻:
“大公子,您消消气,事实应该不是您想的那样。”
“袁涣嘛,这人擅长拍马屁,每年都要来那么两三回,带上一大堆礼物去看望曾祖。”
袁耀还是觉得其中有古怪,疑惑道:
“可是,父亲前几日刚陷入昏迷,卡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过年不过节的,袁涣拜访曾祖做甚?”
这下子,袁胤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额头直冒冷汗。
就在袁耀不知所措之时,袁耀的堂叔,袁陟,奉袁丞的命令赶了过来。
没有多余客套,袁陟把袁丞打算举荐袁涣担任淮南太守的意思告知袁耀。
“怎么可能!”
“那可是淮南太守,不是一般的太守,岂能让这袁涣前去担任?”
袁耀怒了,他是纨绔子弟不假,但再纨绔,也知道淮南太守的重要性。
这淮南和其他地方完全不一样。
名义上它是一个郡,实际上却相当于三四个郡的地盘,相当于后世半个皖省。
而且,淮南土地肥沃,是重要的产粮之地。
历史上司马懿命令邓艾在两淮屯田,主要屯田的地方就是淮南。
淮南的生产总值,比起边疆地区的一整个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样的富饶之地,袁术袁耀父子当然要让它掌握在自己人的手上。
上一任淮南太守,正是袁术的亲信刘勋。
可惜,刘勋死在了吕布的箭下。
吕布这个最强背刺王,汉末第一弑父达人,硬是凭借一己之力,扰乱了袁术的所有布局!
新任淮南太守还没有任命,袁耀打算等父亲袁术苏醒之后再看看派谁过去比较合适。
没成想,袁丞竟然直接空降了个袁涣过来。
偏偏这袁涣还是陈郡袁家的人,属于是被汝南袁家排挤的对象。
“让袁涣担任淮南太守,是他老人家的意思,你袁耀胆敢违抗?”
袁陟也享受了一把狗仗人势的感觉。
背后有袁丞撑腰,就是硬气的很。
“不行!”
“淮南乃是重中之重,即便是曾祖的意思,我也不能同意。”
袁耀的脾气也上来了。
开玩笑,他可是曾经在许昌进修过一段时间,被许墨揍成猪头而仍旧笑嘻嘻的狠人!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哪能拱手相让?
“行!反正意思我已经带到。”
“你胆敢违背他老人家,代价可得想清楚!”
袁陟被袁耀的气势吓了一跳,不敢再与袁耀争执,留下这句狠话,转身就跑。
“老东西!趁我父亲昏迷,欺我年幼乎?”
袁耀学着袁术生气的模样,对着屋内一通乱砸。
看着袁耀怒火中烧的模样,袁胤咬着牙齿,向前一步提议道:
“大公子!为了阻止袁涣那厮的阴谋,让我去担任那淮南太守吧!”
……
PS:这几章涉及的袁家族人过多,这里简单梳理一下:
袁耀(袁术嫡长子)。
袁胤(旁系出身的袁术堂弟,袁耀身旁头号狗腿)。
袁丞(汝南袁家辈分最高,威望最大的族老,族老之首)。
袁涣(陈郡袁家现任族长,历史上在曹丕时期官至九卿)。
袁陟(和袁胤一样是袁术堂弟,但常年为族老们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