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稳健的父亲和叛逆的儿子,千年世家在此!
作品:《三国:致郁型谋士,曹操怒嫁长女》 “德祖,今日功课温习的如何?”
杨彪面露关心的向杨修问道。
受到“世子之争”的影响,杨修给人的感觉,是他出道时间很晚,年纪轻轻就因为鸡肋事件死亡,很是可惜。
但实际上,杨修出生于公元175年,比司马懿大了五岁,比诸葛亮大了七岁,比曹植大了整整十八岁。
死的那年,已经四十有五,是个中年人,而非什么少年郎。
历史上早在曹操迁都许昌这一年,杨修就已经被曹操征辟为司空府主簿,相当于是曹操的秘书。
换言之,杨修的出道时间比司马懿、诸葛亮、陆逊等人都要早的多。
但他这秘书的职位,一干就是将近二十年。
直到世子之争愈演愈烈,年近四十的杨修才得到机会,成为曹植一方的首席谋士。
杨修的晋升路线,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曹操有意为之。
但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杨修并非无才之人,压制了他近二十年,意义何在?
首先,弘农杨家颇具实力,但杨修又不是荀彧这样的曹营初始股。
曹操若是大力提拔杨修,很难保证杨修是效忠于他,还是效忠于亲爹杨彪。
别看杨彪手上暂时没啥兵权,但那是因为杨家没有决定亲自下场争霸的缘故。
不然,凭借弘农杨家的号召力,整个大汉能说一定比他强的家族,只有两个。
其中一个便是汝南袁家。(另一个小作者暂时不说,感兴趣的读者大大可以猜猜看,猜到了小作者评论区会回复你。)
历史上,弘农杨家这个家族,苟到最后,应有尽有。
别看他们在汉末时代,大隐于市,除了死于世子之争的杨修,剩下的人都很摆烂。
但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就是几百年后弘农杨家的族长!
千年世家这个称呼,用在弘农杨家身上,最为贴切。
作为一名手腕高超的君主,曹操充分考虑到弘农杨家的影响力,不会像提拔其他人才那样,肆无忌惮的任用杨修。
但世子之争的时候,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实质上都不可能拥有和曹操匹敌的威望。
他们二人,需要拉拢一些大世家的人才为己所用。
曹植获得了杨修的帮助,却也间接的害死了杨修。
不过,杨修死了之后,弘农杨家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到了曹叡曹芳甚至是西晋时期,家族还有多名子弟担任三公九卿,足以可见弘农杨家的底蕴。
除了家族影响力以外。
杨修年少之时就很自负,恃才傲物,给人一种很虚浮的感觉,也是曹操不肯重用他的另一原因。
说到底,曹操很务实。
在他看来,杨修就属于那种嘴皮子很溜,干起实事不一定靠谱的人。
可以当成是“曹魏版马谡”。
当然,杨修应该是要比马谡更聪明一些,但有的时候,光是聪明却没有情商,还不如不要这份智慧。
……
眼下,杨修面对杨彪的询问,如实答道:
“父亲,我杨家所有的藏书,我都已经烂熟于心。”
“父亲布置的功课,每天都有完成。”
“孩儿实在不知,究竟要把书读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出仕为官?”
“以我杨家的体量,举个孝廉,应该没有那么大的难度吧?”
看得出来,这一席话,杨修已经攒了很久。
父亲和家族过于稳健,这在杨修看来是缺少进取之心的表现。
明明那么多综合实力远不如杨家的家族,都在争先恐后的给族内弟子举孝廉,花钱找名师收他们为弟子。
杨家却像个乌龟似的,动都不舍得动一下。
杨修不明白,杨家为什么要这样行事!
见杨修急赤白脸的模样,杨彪训斥道:
“德祖,你可知现在是乱世?”
“天下形势尚不明朗,为父怎能让你冒险?”
杨修针锋相对:
“父亲,您的意思是要我继续整日卧在书房,和那些藏书为伴吗?”
“这样的日子,我真是受够了!”
“您觉得李傕郭汜不行,那现在换成了曹操,他也不行吗?”
“还有二袁,倘若曹操不行,父亲为何不把我送到二袁帐下为官?”
“明明不久之前,袁绍还特地派人写信送给父亲,邀请您去邺城做客。”
杨彪手指颤抖的指向杨修:
“德祖,你偷看为父放在书房里的信?”
杨修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冷哼道:
“父亲,我早就到了可以为你分忧的年纪。”
“我不是小孩,很多事情你该主动告诉我才对。”
话音未落,杨彪大吼道:
“逆子!”
“就你那毛毛躁躁的性格,我杨家要是交在你的手上,岂不是要断绝?”
被父亲这般辱骂,杨修脸色也很难看。
杨彪身旁的管家见状,连忙站出来劝解。
“大公子,老爷今天刚被封为司徒,就连曹操都只是司空。”
“这样大喜的日子,您就别和老爷置气了。”
管家的本意,是想告诉杨修,不要生杨彪的气,杨彪做的没错。
但这则消息传到杨修耳中,更成了杨彪软弱的体现。
曹操是司空,父亲杨彪是司徒。
连曹操都这么“畏惧”父亲,父亲却胆小如鼠,不敢争抢,简直岂有此理!
“爹,您太让我失望了。”
杨修怒拂袖子,摔门而出。
“逆子!逆子啊!”
杨彪气的上气不接下气。
他很恼恨,平日里对杨修太过纵容。
毕竟,他就这一个嫡长子,根本不忍苛责。
可父子俩的性格差距就是有这么大。
杨修忍受不了杨彪的作风,杨彪却认为晓之以情,杨修肯定能逐渐理解他的苦心。
“老爷,我这就去把大公子追回来。”
管家连忙带着几名家丁去找杨修。
但杨修这厮,像是个赌气的孩子似的,骑上放在后院的战马,就往外冲。
许昌街道上不能纵马,只能慢走,这条新定的规矩,杨修是一点没放在眼里。
走着走着,一队卫兵把杨修围了起来。
结束大朝会,准备绕着城池进行暴汗运动的戏忠,满脸不耐的被找了过来。
他刚被任命为许昌令,出了这样的事情,自然得他来处理。
“大人,这公子哥似乎是从司徒府出来的。”
“很有可能是司徒府里的人!”
卫兵把情况告知戏忠。
戏忠愣了一下,随即赶忙吩咐:
“快!动作要快!”
“把他带到尚书令府门口,这样的有缘人,过了这个村,再找下一个可就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