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这个我想要,那个我也想要
作品:《四合院这个放映员擅长寻宝铲地皮》 不管在哪个年月,你只要是上班族,总摆脱不了每周一循环的命运。
周一,疲惫的起床上班,灵魂略微有点出窍。
周二,整天漫无目的游荡,工作能一眼看到头。
周三,整个人都是灵魂错乱的,时间观念消失,认为今天不是周四就是周五。
周四,人一直犯困,凑合过吧,还能辞职咋滴。
周五,感觉终于有了盼头,灵魂开始归位。
周六,灵魂归位,准备下班。
周天,接着奏乐,接着舞。
当然了,这是正常上班族的工作状态。
对张物石来说,整个周都是接着奏乐接着舞。
对他来说,上班不摸鱼=没上班。
再加上他这工作性质,只要晚上不去放电影,白天最多跟着宣传科打打杂,他跟领导关系也不错,再加自己擅长摸鱼,他那一整天几乎都是闲着的。
闲来无事的张物石就这么坐在设备室的椅子上,喝着茶水,拿出纸笔写写画画。
被人问,那他就是在研究如何维修放映设备,其实是他闲着没事在写小说。
他的《凡人修仙》已经仿写到两百来章了,从一开始的七天憋出六个字到现在的一天一两章,他的进步是很大的。
写累了他就出去溜达溜达,上个厕所顺便溜溜腿,再带薪蹲个坑,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不想写了,就继续打磨他今年春天那一阵弄的狼牙。
慢工出细活,那28颗犬齿他还没打磨完呢,平日里没事干他就当个消遣,现在也做了十几个挂坠了。
等今年过年,自己就把这些挂坠给弟弟妹妹们当礼物,不花钱不说,孩子们肯定会喜欢,大人们也肯定会喜欢,毕竟都说狼牙这玩意能辟邪,让孩子戴上能求个平安。
平日里他除了上班摸鱼,还有着去兄弟单位放电影的任务,有时候也去学校、街道等地放电影,也算是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了。
只要有去放电影的任务,他中午就能提前下班,可以回家处理自己的事,晚上再带着放映设备去定好的地方放电影。
家里的老头老太太可算是有了消遣,只要放电影的地方离甘水胡同近,张物石就提前去通知老头老太太,到点了,他就领着一家老小去兄弟单位提前占位置。
去厂里看电影,一般都是员工家属可以进,外人是进不去的,不过张物石是谁啊,人家是放映员,放映员带家属去看电影,厂里人也不会拦着。
就这样,家里老头老太太的养老生活又多了一个消遣。
张物石还给自己找了一个活计,就是去学习医术。
他之前去兴旺村的时候收了四本旧书回来,其中就有一本《千金要方》,后来他就突发奇想,准备学一些医术。
只要他有放电影的任务,中午就会提前休班,他下午有了空,就会去孙老大夫家学一些东西。
人家孙老大夫对他这个人的印象很深刻,用俩字形容他,那就是“有钱”。
这小子不仅一口气买下他辛苦炮制了好久的六坛子虎骨酒,还不眨眼的买下了他那座甘水胡同的小院。
当张物石拎着礼物去找孙老大夫,说想跟着他学一些粗浅的医术,人家孙老大夫稍微琢磨一下就同意了。
还是那句话,孙老大夫年纪大了,想给自己的小儿子留点财产。
他虽然不收亲传弟子了,但收点学费,教这么个外门弟子也不算事,
只要张物石有时间,处理完家里的事,他就会溜达去孙老大夫家跟着学一些医术。
最近张物石开始琢磨,想要弄到孙老大夫家的那些医书。
“孙师傅,您收藏的那些医书,您老人家卖不卖?”
孙老大夫喝茶的手一抖,没好气道:“臭小子,我就知道你这小子没憋好屁,怎么,这就打上我那些医书的主意了?”
张物石嘿嘿一笑,辩解道:“孙师傅,我又不是不给钱,再说了,您要是实在心疼,大不了找人把那些医书抄一遍,只要内容不出错,我只要抄本就行。”
孙老大夫端着茶杯,仔细琢磨了一下:嘿,好像有搞头。
他喝了一口茶水说道:“等我考虑考虑。”
“行,我等您的信。”
孙老大夫一开始还不太乐意,毕竟那些书、那些笔记是他几十年的珍藏。
不过想到这便宜弟子说抄录本也行,人家还给钱,孙老大夫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毕竟人家小张给的挺多!
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
卖了自己精心炮制的虎骨酒,卖了甘水胡同小院,他这才凑够钱将自己老宅旁边的那座小院给买了下来,让自己小儿子住的离自己近一点。
现在他手头里的钱不凑手,他还想多搞点钱,给几个孩子多攒点,只能答应这么做了。
那些名声啊、坚持啊值几个钱?自己都这么大岁数了,半截身子入土了,能帮孩子划拉一些就尽量划拉一些吧。
“对了,孙师傅,您最近有没有炮制虎骨酒?”
孙老大夫摇摇头,好笑道:“你以为之前卖给你的那种虎骨酒这么好弄啊?先说那些上了年份的好药材,我以前在同仁堂坐馆,人在人情就在,有条件有路子,我才能收到那些好药材,现在退休了,好药材不好弄啊,好的虎骨也不容易弄到。”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继续说道:“要是我能再弄到好药材好虎骨,就我那手艺,弄一批跟上次一样的虎骨酒还是没问题的,还用收你这个外门弟子来气我?天天惦记我那点医书和笔记。”
张物石摸着下巴的胡茬,失望的点点头。
虽说他那里有六大坛子虎骨酒,算是很多的了,但好玩意谁也不嫌少啊,自己有个空间,能存不少好东西,再加上最近还弄到了不少钱,不早点花掉,他总感觉不得劲。
跟孙老大夫学了一下午的医术,张物石提出告辞离开,他晚上还要去放电影呢。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中午下班,下午去孙老大夫那里认一些药材、学一些医术,晚上就去各个地方放电影。
又是一个周末。
这天没啥任务,上午张物石正在院子里溜达腿,只见一群孩子兴奋的拿着水桶、鱼竿往外跑。
“哎,生子,干啥去?”
作为附近院子的孩子王,张物石肯定是要了解这群孩子们的动向的,万一有好玩的事,不叫他可不行。
“大哥,我们去钓鱼。”
“去钓鱼?去哪里钓?”
“去什刹海。”
前两年城里进行清淤工作,把护城河和各个观光湖里的淤泥都给清理了一遍。
这个时间点,河道干净的很。
即便护城河里有财宝,也要被清淤工人给拾去的,穿越者在这个时间点想去河里捞宝物,几乎不可能。
等过些年吹风,倒是有机会去拾好东西,这个知识点自己一定要记住了。
以前城里什刹海等地淤泥堆积、水少土多,甚至有人在那里种植水稻和粮食。
后来对城里的河道湖泊进行清淤,挖掘河道,加装护栏,这水里开始慢慢生长出各种鱼来。
两年时间,即便是小鲫瓜子也能长到巴掌大了。
什刹海、北海公园、中南海还有城里的护城河等地,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逐渐的能钓到大一点的鱼了。
等再过些年,就不用跑城外去钓鱼了。
北海公园和什刹海离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都很近,这群孩子结伴去钓鱼,也算是正常的事。
这年代孩子都是散养,最多嘱咐你两句不要下水游泳。
剩下的就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