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清玥下山,初探红尘

作品:《让你代管道观,没让你肉身扛天雷

    清微观内,山风徐来,竹影婆娑。


    夜凉如水,月华似练,将整座小小的道观都笼罩在一片清冷而又圣洁的光辉之中。


    李道玄盘膝端坐于那株被天雷劈开,此刻却在【悟道茶树】的道韵滋养下,于焦黑的残躯之上,顽强地生出几缕新绿的千年古槐之下,气息悠长,与天地自然,仿佛融为了一体。


    他的呼吸很轻,很缓,几乎微不可闻。


    每一次吸气,山间的草木清气、夜空的星辰之力,便化作肉眼难见的涓涓细流,被他吸入体内。每一次呼气,则带出一缕微不可查的浊气,消散于无形。


    整个人,仿佛已经化作了这方天地的一部分,成了山,成了风,成了那株于寂灭中重获新生的古槐。


    筑基期的境界,在他的体内,如同一轮初升的曜日,光华内敛,却蕴含着磅礴无边的力量。法力在他的经脉中缓缓流淌,温润而厚重,每一次循环,都让他的根基愈发坚实,对大道的感悟也愈发深刻。


    然而,此刻他的心神,却并未完全沉浸在这宁静的修行之中。


    一缕神念,早已借助那无远弗届的【望炁术】,悄然越过了层层山峦,如同一只无形的眼睛,高悬于武当之巅,俯瞰着那座灯火通明的佛门祖庭——金顶,莲花禅院。


    在他的灵觉感知中,那里,俨然是另一番景象。


    原本,莲花禅院上空汇聚的佛门香火气运,虽也算得上是鼎盛,但其形态更像是一片祥和的、弥漫的金色云海,温润、平和,带着普度众生的慈悲之意。


    那是千百年来,无数信众虔诚的祈愿与香火,所共同凝聚而成的信仰之力。


    可现在,这片祥和的金色云海,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它正以一种极其迅猛,甚至称得上是狂暴的速度,向内收缩、凝聚、提纯!


    原本松散的云气,变得无比凝实,仿佛从气态化为了固态。那温润的金色光芒,也变得刺眼、锐利,充满了侵略性。


    最终,那庞大的香火气运,竟渐渐幻化成了一尊怒目圆睁、手持降魔杵的……金刚法相!


    那金刚法相宝相庄严,却又威严毕露,眼神之中,再无半点佛门应有的慈悲与祥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了审判、排斥与敌意的……锋芒!


    一道道无形的、由纯粹的意念与气运所凝聚而成的锋锐之气,从那金刚法相之上迸发而出,如同一柄柄出鞘的利剑,撕裂夜空,其剑锋所指的方向,精准无误,正是他所在的,这座于群山环抱之中,毫不起眼的……小小的清微观!


    “呵呵,有趣。”


    山风拂过,吹动了李道玄额前的发丝。


    他缓缓睁开双眼,那双深邃如星空的眼眸之中,没有丝毫因被挑衅而产生的紧张与凝重,反而,掠过了一丝,如同棋手看到了一个走出了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妙招的对手时,所流露出的……淡淡笑意。


    这莲花禅院,倒也不全是庸碌之辈。


    竟然懂得,将千百年积累的、散乱的信众香火,通过某种秘法,凝为一体,化作攻伐之兵。


    这股力量,虽然本质上依旧是外力,是无根之萍,但其瞬间爆发出的威势,恐怕足以让任何一位初入筑基的修士,感到头疼。


    只可惜,他们用错了地方,也……选错了对手。


    佛道之争,自古有之,在任何一个世界,都未曾停歇。


    他既要在这末法时代,重立道门,光大传承,那么,与这占据了武-当山千年香火,早已视此地为自家禁脔的“地头蛇”,掰一掰手腕,本就是意料之中的,必经之路。


    避无可避,也……无需再避。


    不过……


    李道玄的唇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他并不打算,亲自下山。


    一来,他刚刚才突破至筑基期,这是一个全新的生命层次,他体内的力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蜕变。境界虽然凭借深厚的底蕴得以稳固,但依旧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沉淀、打磨,将那暴涨的力量,彻底地,一分一毫地,化为自己身体与神魂的本能。


    他需要的是静修,而非争斗。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对付那群,在他眼中,不过是些道心蒙尘,早已被凡俗香火与名利所腐蚀的……凡僧,还无需他这尊,已经初步窥探到“大道”门径,被系统认证的“真仙”,亲自动手。


    那,未免也太抬举他们了。


    用一柄能够开山断海的宝刀,去杀一只  backyard  里咯咯哒的鸡?


    未免大材小用,也落了下乘。


    真正的棋手,从不轻易亲自下场搏杀,而是执子于幕后,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他的目光,穿过缭绕的薄雾,缓缓地,转向了庭院的另一侧。


    那里,月华如水,倾泻而下,将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染上了一层银霜。


    一道白衣胜雪的倩影,正手持一柄由后山青竹削成的木剑,在皎洁的月光之下,翩翩起舞。


    正是,他的师妹,苏清玥。


    她的身姿,轻盈而矫健,宛如月下的精灵。


    一袭素白的道袍,随着她的动作,衣袂飘飘,勾勒出少女青春而美好的身段曲线,宛若一朵于静夜中悄然绽放的雪莲,清雅绝俗。


    经过了这几日,不分昼-夜的刻苦修行,再加上,那灵丹、灵泉、灵蔬的无上限供应,苏清玥的修为,其精进的速度,用一日千里来形容,都毫不为过!


    那些足以让外界修行者争得头破血流的灵丹,在她这里,不过是如同糖豆般的零食。


    那蕴含着精纯灵气的灵泉之水,她可以敞开了当做日常饮水。


    每一顿餐食,都是蕴含道韵与灵机,能够伐毛洗髓的灵蔬。


    如此奢侈的修行条件,加上她本身便不俗的根骨与悟性,以及那一颗想要追上师兄脚步的坚定道心,共同造就了此刻的奇迹。


    她那原本还略显虚浮的炼气二层境界,此刻,早已彻底稳固,变得坚若磐石。体内的法力,也远比同阶修士要精纯、浑厚得多。


    甚至,李道玄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她丹田内的那团灵力气旋,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的临界点,隐隐有,向着炼气二层巅峰,发起冲击的迹象!


    她手中的竹剑,挥舞之间,虽然从招式上看,还显得有些稚嫩,乃是李道玄随手传授的一套基础剑法,并无太多精妙变化。


    但,一招一式,都暗合章法,法度森严。更重要的是,她的剑势之中,已经开始脱离了单纯的“形”,而是带上了一丝独特的“意”。


    那一剑刺出,如清风拂面;那一剑横扫,如流云舒卷。隐隐带着一股,飘逸出尘,不染凡俗的独特韵味。


    这便是道。


    是她自己的道,是她对天地自然最本真的感悟。


    随着她的修炼,她周身,那股属于修道者的、清冷而又纯净的气息,也变得愈发的……浓郁。


    那是一种,从灵魂深处散发出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双眸清澈,不含一丝杂质,肌肤在月光下,莹白如玉,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整个人,一眼望去,便如同一尊,不食人间烟-火,随时都可能乘风归去的……月宫仙子,美得,令人心颤,甚至会让人自惭形秽,不敢直视。


    李道玄静静地看着她那专注而又认真的可爱模样,看着她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在月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心中,微微一动。


    一个,比直接下山去“打脸”,要更加有趣,也更加……诛心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悄然成形。


    清玥,既已入道,那么,终究不能,一直待在这与世隔绝的清微观中,做一朵不谙世事的温室花朵。


    真正的道,不在山中,而在心中,在红尘中。


    是时候,让她下山,去历练一番,去见识一下,那凡俗世界的……波诡云谲,去感受一下,那红尘十丈的……人间百态了。


    这对她的道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磨砺。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未经红尘炼心,又如何能勘破虚妄,得见真我?


    他李道玄的师妹,未来的道门栋梁,绝不能是一个不知人心险恶的“傻白甜”。


    而且……


    李道玄的嘴角,控制不住地,勾起了一抹,如同狐狸般,充满了恶趣味的狡黠弧度。


    他几乎已经可以预见到那副画面了。


    金顶之上,佛光普照,高僧云集,名流汇聚。


    莲花禅院摆下如此大的阵仗,邀遍武当名宿,必然是做足了准备,想要在佛道辩论之上,将他清微观,将他这个新晋的“武当仙人”,狠狠地踩在脚下,以彰显他们佛门祖庭不可动摇的地位。


    届时,他们翘首以盼,等来的,却不是他李道玄。


    而是,由她,苏清玥,这个刚刚入门不过数日,年仅十八岁,在那些得道高僧眼中,不过是个“黄毛丫头”的少女,去代表清微观,应对那传承了千年,底蕴深厚的佛门祖庭!


    这,本身,就是一场,充满了戏剧性的……降维打击!


    是最大的轻蔑,也是最狠的羞辱!


    用最小的代价,去造成……最大的轰动!


    先以身份的巨大反差,引爆全场,再以绝对的实力,碾压对手。


    这,才是他李道玄,所追求的,真正的……“显圣”之道!


    高调,而不失格调。


    “清玥。”


    李道玄开口,唤道。


    他的声音,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很轻,却仿佛蕴含着某种奇特的韵律,清晰地,穿透了那因竹剑破空而产生的“哗哗”剑风声,精准无比地,传入了苏清玥的耳中。


    正沉浸在剑法感悟中的苏清玥,娇躯微微一颤,仿佛被从某种玄妙的境界中唤醒。


    她立刻收剑而立,那因为剧烈运动而微微泛红的俏脸上,渗出了几滴晶莹的香汗,顺着光洁的脸颊滑落,更添几分动人的风情。


    她没有片刻迟疑,快步跑到李道玄面前,先是将那柄视若珍宝的竹剑,小心翼翼又恭恭敬敬地,放在一旁的石桌上,然后,才对着师兄,躬身行礼,声音清脆悦耳:


    “师兄,有何吩咐?”


    李道玄没有说话,只是抬起眼帘,平静地看着她。


    他的目光温和而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苏清玥被他这么一看,不知为何,心里竟有些小小的紧张,白皙的脖颈都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粉色。


    片刻后,李道玄才伸出手,将那封,由莲花禅院的僧人,毕恭毕敬地,送至山门之外的、制作精美的烫金请柬,随手递给了她。


    动作随意,仿佛递过去的,只是一张无关紧要的废纸。


    “这是?”


    苏清玥好奇地,眨了眨眼,伸出纤纤玉手,接了过来。


    请柬入手微沉,带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封皮是上好的锦缎,上面用金线绣着一朵盛开的莲花,卖相十足。


    她好奇地打开一看。


    只见上面用苍劲有力的笔法,写着一行行小字,言辞恳切,礼数周全,大意是邀请清微观观主李道长,于三日后,前往金顶莲花禅院,参加水陆大会,与寺中高僧,共论佛道玄理,以促进武当山佛道两家之和谐云云。


    可当她的目光,落在最中央那四个,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充满了挑衅意味的大字——“共论佛道”时,她那双清澈如水的杏眼,瞬间,便瞪圆了!


    一股怒气,不受控制地,从心底直冲脑门!


    “这……这帮秃驴!也太嚣张了吧?!欺人太甚!”


    苏清玥气得小脸鼓鼓,柳眉倒竖,原本清冷出尘的气质,瞬间被一种“同仇敌忾”的激愤所取代,煞是可爱。


    “什么共论佛道,这摆明了就是鸿门宴!他们看我们清微观香火旺了,眼红了,这是……这是在向我们下战书啊!”


    她挥舞着手中的请柬,为师兄,也为清微观,感到愤愤不平。


    在她心中,师兄是天上的神仙,清微观是她唯一的家,是圣地,岂容那群凡僧如此挑衅!


    李道玄看着她那副拼命维护自家山门的小兽模样,心中好笑,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云淡风轻的表情。


    仿佛那封战书,挑衅的,根本不是他。


    他只是淡淡地,说道:


    “三日之后,你,便代为兄,下山一趟。”


    平静的声音,落入苏清玥的耳中,却不亚于一声惊雷。


    少女脸上的愤怒表情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错愕与不敢置信。


    她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结结巴巴地问道:“我?师兄……您是说,让我去?”


    李道玄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肯定,以及,一抹深深的……期许。


    他缓缓吐出了后续的话语,为这场早已注定结局的“大戏”,定下了最终的基调。


    “去,赴了这场……‘水陆大会’。”